新媒体背景下民族地区媒介生态环境与民族语言传播探究

2018-01-04 21:28许琳齐菲
新媒体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传播新媒体

许琳+齐菲

摘 要 在新媒体技术逐渐普及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地区的媒介生态环境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文章主要研究在急剧变化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土家族地区所呈现的特点以及语言符号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土家语的传承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新媒体;媒介生态环境;土家语;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2-0016-02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颠覆了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成为主流媒体技术。民族地区也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受到影响。土家语作为我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之一,随着大众传播的全球化以及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 也逐渐受到冲击,其传承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湘西地区(主要龙山县靛房镇)土家族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媒介生态变迁与土家语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

1 媒介生态相关内容综述

1)媒介生态的概念。起初,“媒介生态”是由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并在他的书中《媒介即讯息:效果一览》进行阐述。后来学者波兹曼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解釋。从他们的关注点来看,他们主要是探究技术、媒介与社会成为媒介生态研究中三个重要的元素。笔者与其观念不谋而合,所以在进行媒介生态研究时,这三个方面都要有所阐释。“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就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就像是一个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媒介种群,在特定的时空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媒介群落,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的总和即是媒介的生态环境。”

2)传播效果。传播效果是传播行为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传播行为完成的重要标志。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其所提出的传播“5W”模式中提出:传播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他们分别为受传者、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他认为:“传播效果就是信息达到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所以传播效果就是传播行为质量的一个参考维度。

2 湘西地区(龙山县靛房镇)媒介生态环境

1)靛房镇概况。靛房镇是坐落于湖南湘西自治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龙山县城以南103千米,东临永顺县、西靠苗儿滩镇、北接他砂土家族的核心地带,同时也是艺术文化的聚集地。靛房镇距离保靖城区59千米,距离龙山城区77千米,距离永顺城区58千米。这里也是目前土家语保存较为完好地区之一,靛房镇高级中学也是湘西州双语教学的示范性学校,极具代表性。

2)靛房镇媒介生态环境。靛房镇隶属于龙山县,同湘西的其他县市一样,均有县级广播电视台或者新闻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均具备。据笔者查阅2013—2016年的《龙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实地考察可知,目前靛房镇的媒介生态环境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即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比率严重失调“2013年,电信业务总量为33 895万元,增长10.8%,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34 300户,下降1.22%”①呈现出“电视一枝独秀”的畸形发展格局,但在201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湖南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域覆盖工作方案》的通知后,湘西农村地区均实现了全网覆盖。在加上手机媒体的普及,Wi-Fi一词几乎深入人心,除了学校等公共区域部门之外,周围的餐馆、商店等均有Wi-Fi。“2016年,电信业务总量71 513.2万元,增长71.9%。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50 000户,增长57%。移动电话用户3 050 200户,增长40.2%。”②所以,“电视一枝独秀”的格局逐渐瓦解,可以说“网络、电视二元对立”的格局结构逐渐显现;同时,从媒介的使用目的上来看,靛房镇受众使用媒体的目的上主要还是以娱乐消遣为主,对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不了解也没有想要了解的热情,可以说是漠不关心。

3)靛房镇地区媒介生态环境现状探析。媒介生态环境与社会、技术和媒介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媒介、受众之间的互相协调,这些要素一旦出现不协调,媒介生态就会失衡,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会随之受到影响③。靛房镇地区媒介生态环境的失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媒介生态的发展平衡是需要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之中进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核心发展力量,这不但影响到媒介的发展,对于受众的文化水平和媒介素养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了该地区民众的媒介拥有量,同时也使得媒介的自身发展受到阻碍。龙山县靛房镇位于武陵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再加之位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都比较低,所以相比较城市地区,该地的媒介种类和数量以及媒介素养都会比较低。电视为主导,手机、互联网在不断发展。

(2)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已成为现实,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其他媒介的生存空间逐渐受到压缩,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优势远超于其他媒体,农村实现全网覆盖以后,受众获取信息成本降低,几乎是“人人有手机,家家有Wi-Fi”,但对于新媒介的接触和使用能力仍不高,新媒介素养与发达地区差距大。

(3)政府政策的变动。政治体制决定媒介体制,政策的制定与更改对媒介的发展和传媒生态的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非常重视广播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于是广播在农村开始普及。80年代中期,国家推行“四级办台”,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5年,国家推行“村村通”,电视媒介得到大量普及,2015年,政府颁布文件实现全网覆盖。种种迹象,政策对媒介生态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3 媒介生态环境与土家语的传承保护

1)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土家语传承保护所面临的困难。(1)媒介文化传承功能的埋没。从当前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靛房地区的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目的主要是以娱乐消遣为主,对于信息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热情不高。作为土家语传承的重点保护地区,利用媒介进行传承保护的应用较少。(2)当地民众的意识的被动性。笔者在湘西吉首大学和靛房镇高级中学发放问卷600份,实际有效回收543份。对其进行关于土家语和土家文化的了解掌握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语言类题不及格人数占83%、及格人数占16%、优秀人数仅占1%,文化类题了解人数占6%、不了解占94%,情况非常不乐观,在是否认为土家语和土家文化该继续传承保护这一问题上,43%的人持支持态度,13%的人持反对态度,46%的人持中立态度。同时,笔者也采访了湘西州吉首大学土家语传承保护研究项目的鲁美艳老师以及靛房中学校长秦远斌,并了解到国家对于土家语以及土家文化都十分重视,但是本地人却缺乏热情和主动性。

2)建议与策略。(1)政府部门要广泛利用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和推动,政府必须要起到重要的调节和带头作用。政府部门应该抓住目前的互联网发展和手机媒体快速普及的这一趋势,利用这一趋势进行文化的传播。比如建立“土家语、土家文化微信公众平台”,拍摄并播放土家语、土家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教学视频等……营造一個浓厚的文化传播和语言交流的氛围。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文化传承功能。(2)提高本地区人民语言保护的主观能动性。要保护濒危语言,本族群人民的应该是核心力量。如果自己对自己的本族语缺乏热情,那么客观环境再有利,也于事无补。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土家语的保护上国家很重视,专家学者们都很重视。但是作为“家长”的土家人,会排斥孩子学习土家语,认为学习土家与不利于孩子发展。家庭是最好的学习场所,父母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一定要从父母的态度入手,改变他们的态度。可以举办相关乡、镇的竞赛,宣传土家语的重要性,也提升学习热情。

注释

①《2013年龙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2015年龙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③李宏刚.新疆农村地区媒介生态环境研究.新疆大学,2007.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传媒报告,2003(2).

[2]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3):2-13.

[3]林文刚.媒介生态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J].中国传媒报告,2003(2).

[4]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EB/OL].http://www.cnnic.cn/.

[6]龙山县人民政府.龙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6)[EB/OL].http://www.xxls.gov.cn/.

[7]熊英.从土家人的语言态度看土家语濒危——坡脚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4):110-113.

猜你喜欢
传播新媒体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