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力生态文明建设

2018-01-04 08:30申丽琼
城乡建设 2017年24期
关键词:重庆市耕地全市

■ 申丽琼

重庆:发力生态文明建设

■ 申丽琼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同时,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绿色转型任务重。当前,重庆市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阶段,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产业仍占有一定比重,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较大规模。到2020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5万亿元,城镇常住人口累计增加200万左右。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对短时间内产业绿色转型提出了重大挑战。

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压力大。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肩负着保护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重任。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灾害多发,水库蓄水后加剧了滑坡、崩岸事件的发生频次,地质灾害预防形势严峻。

耕地质量提升难度大。重庆市多山地丘陵地貌,耕地以坡耕地为主,面积占比高达63%,且地块小而分散。由于“三废”、农药、化肥等不合理施用,使部分地区耕地污染严重,耕地质量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提升。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重庆市以习总书记来渝视察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土地、矿山、地质环境三大生态载体,统筹开发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有效助推了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做法如下:

一、以区域发展定位为引领,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一是按照不同区域差别定位要求,大力推进市、区县、乡镇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构建形成重点建设项目配置空间、地票落地增加空间、“人地挂钩”调整空间的用地布局优化机制,以国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二是将生态环保理念有机融入“多规合一”试点,形成一个区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更加优化。三是探索开展村规划编制,注重青山绿水保护,增强规划在村级层面的引导作用,实现生态保护规划引领向更深层面延伸。此外,按照“建设用地跟着产业和人口走”的原则,全市“一盘棋”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国土空间与产业布局、人口规模、环境容量协调匹配,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王兵 摄影

二、以筑牢生态屏障为主旨,严格国土资源保护

按照“保用地、保耕地、保矿产”总体思路,一是将环保项目用地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即报即批,应保尽保,对环保涉及的城市绿心绿带、各类生态保护区等按“只征不转”办理用地审批,不断强化生态环保产业用地保障。二是严格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三线”,大力实施耕地管控性、建设性和激励性保护,不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建设。三是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采监管,深入推进过剩产能化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小旧矿山坚决关停,不断强化矿产资源保护,2013~2016年,全市累计关闭煤矿662个,注销煤矿采矿许可证615个。

三、扎实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在“三生”空间优化、资源特殊保护基础上,对已破坏区域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原则,综合运用土地整治、土地复垦、矿山复垦等政策工具,强化生态修复。一是大力推进农田景观治理恢复和水环境保护治理,统筹推进山、水、田、林、湖生态修复和土地综合整治。2016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23万亩,涉及农村土地整治项目304个、规模103.63万亩、投资18.43亿元。二是通过地票、增减挂钩、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等制度实施,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在保障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复垦区生态景观的进一步修复。三是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加强废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渝北区玉峰山片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有序推进。

四、树立生态优先、绿色优先、循环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重点通过用地严管和日常巡查,构建适宜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一是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机制。牢固树立节约优先理念,强化建设用地总量和单位地耗约束性指标管理,积极创建节约集约模范区县,2016年全市有6个区县荣获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称号。二是强化工业用地标准控制管理。实施差别化用地产出强度标准,要求主城区不低于150亿元/平方公里,渝西地区不低于100亿元/平方公里,渝东北和渝东南不低于70亿元/平方公里。三是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登记管理。在对重庆市国土、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不动产登记职责机构整合基础上,全面建成市县两级不动产登记中心,实行土地、林木等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登记管理。四是强化日常巡查管理。不断夯实“四重”网格化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主城“四山”禁建区管制规定,强化地质环境监测和排查,严防人为工程破坏地质环境。

五、完善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注重后果严惩

在转变发展观念、完善体制机制基础上,通过强化后果严惩,确保各项制度有效落实。一是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二是联合市安监局印发《重庆市地质灾害与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调查认定处理暂行办法》,明确责任主体,进一步规范认定与处理程序,预防和减少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守土不尽责的领导干部敢管敢严、真管真严,对于敢于触碰生态保护红线的加大查处力度,切实做到各级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六、注重市场调节作用,发放地票

充分利用地票制度、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等市场化手段,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体现环境容量资源的价格属性、生态保护的合理回报、生态投资的资本收益,充分发挥国土资源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重庆经济持续全国领跑,2016年全市GDP增速10.7%,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依然较大。在建设用地资源有限情形下,实现绿色国土转型发展意义重大。建议立足全市实际,持续深入推进“人地”挂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用地模式。针对全市保发展与保生态协调难度大的问题,按照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倡导以人为中心,以环境容量为底限,以人定地、人随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节能环保用地模式。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猜你喜欢
重庆市耕地全市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耕地时节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