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彩
(临沂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临沂276005)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代汉语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李洪彩
(临沂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临沂276005)
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传统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忽视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与语言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相脱节。我们以“创新课堂”建设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重视实践”的思路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拓展课堂教学维度,强化语言实践环节;紧紧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从教学方法设计上实施三个“延伸”,即“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学界向业界延伸”,构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学界业界一体化”之“三维一体”的钻石状结构模式,有效聚集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营造有利于该专业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语言生态环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代汉语;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现代汉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现代汉语作为该专业的语言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影响巨大,一定要开设好该课程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也有人认为这样的语言基础课程可以不再开设,因为大家平时说的、用的都是现代汉语,没必要再作为一门课程进行学习;甚至有人提出,该专业的现代汉语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从课程目标设置看现代汉语应该会使该专业学生受益终生,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却可有可无、甚至成为学生学期考试的一种负累。[1]
笔者在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授现代汉语课程多年,切实感受到学生的汉语基础较为薄弱而学习积极性又普遍不高的悖论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目前尚没有适合该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基本都在沿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模式,注重汉语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相背离。现实中的两大问题亟待解决:到底该不该继续开设现代汉语课程?如何教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通过走访、网络查询、学生咨询三种方式对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2014年全国专业排名前50的30所高校就“是否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包括10所211工程学校和20所普通本科院校。调查结果发现,在10所211院校里,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有4所(开设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有5所,两门课程都不开的是武汉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开设现代汉语课程的有12所(开设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有7所,两门课程都不开的是上海师范大学),分别占比40%和60%。开设理由主要有该专业学生原有的语言基础薄弱、现代汉语的专业基础作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生涯的长远需要等等。从调查数据上看,在普通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倾向于开设现代汉语课程。这些高校坚持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不仅培养播音员与主持人,还培养解说员、导游等相关语言应用人才,凸显了现代汉语课程的语言基础作用。
那么如何教授现代汉语才能走出当前的尴尬处境?目前学界针对该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研究比较少。一些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开始尝试探索,提出了重新编纂教材、教学方法革新以及不被学生重视的尴尬处境之剖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上影响不大,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我们力求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现代汉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入手,力求改变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我们认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不能模仿和沿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固有模式,因为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对现代汉语的需求与侧重有所不同: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和艺术素养方面的知识,熟悉教育教学法规,了解语文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具备独立进行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学校、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语文教学、教学管理、文秘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能力、相关语言文字理论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能力、同时兼顾语言读写等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文秘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理论基础。
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采、编、播、主持等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媒介素养,熟悉播音主持艺术创作的前沿动态,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传媒机构、教育机构、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文化团体从事播音、节目主持、配音、庆典司仪、讲解、节目制作、教学、广告等工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基于学生职业个性发展需要的多方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在培养学生学习、了解汉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语言文字理论不需要做深度探讨研究,而是侧重语音普通话训练、文字字体辨认、词汇词义分析、语法结构分析、修辞技巧的使用等语言应用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因此,我们结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探索创新,既注重夯实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汉语应用技能,让现代汉语课贴近专业人才发展需求,焕发课程活力。我们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号召,结合学校提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汉语课程属性特点建构了实践创新教学模式——聚集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营造有利于该专业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语言生态环境,强化语言实践环节,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从育人的角度去理解,其基本内涵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专业人才培养内容融“通识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具体来说就是围绕培养学生播音与主持艺术的相关“知识、能力、素质”这一核心,在传统教学规范架构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实施三个“延伸”,即“课内向课外延伸”“校内向校外延伸”“学界向业界延伸”,构成“课内课外一体化”“校内校外一体化”“学界业界一体化”之“三维一体”的钻石状结构模式(见下图)。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代汉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图
这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现代汉语课程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应用的教学模式,突出汉语的工具性特征,并与该专业的专业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相关业界的实习实训紧密结合,既注重现代汉语课程的理论性教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开拓了较多的汉语应用实践空间,把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活语言、应用语言来教,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拓展该专业学生的语言视野、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语言素质十分有利,对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也能够提供语言方面的帮助。我们认为,这个教学模式十分切合当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现代汉语创新教学改革需要。
现代汉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专业针对性强,教学步骤设计详细具体、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具体可以从现代汉语理论教学、课堂实训和开辟第二课堂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现代汉语理论教学(占三分之二课时。理论性的体现:课内、学界相结合)
从现代汉语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性质来看,理论教学仍然是现代汉语教学的灵魂,但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我们压缩理论课时,有选择性地进行精讲,并能够结合时代与社会、专业与行业语言发展特点,以学生通识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对汉语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夯实学生的汉语理论基础。
1.在保持现代汉语课程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删减一些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实用性不强的纯理论内容。力求紧密结合该专业人才发展需要,合理进行理论内容讲解的详略分配。语音的音位、词汇的义素分析两部分可以删除掉(如果有些学生考研需要研习,可以进行单独辅导交流)。因为这两部分属于纯理论性的内容,对于理论研究者特别有用,但是对于注重语言应用与实践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讲,建议删除。
关于内容讲解的详略分配,第一章语音,尽管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该部分与该专业核心课程《播音发声学》有些内容相近甚至重合,就没有必要一一精讲,我们选择略讲、串讲的形式,最后用一套语音综合练习来巩固知识要点,更多的是让学生每天坚持发音训练,保持对语音理论的理解与应用。词汇、语法和修辞这几部分我们要结合具体案例做详细讲解和剖析。因为词汇部分的内容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新生事物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十分密切;语法部分的理论内容则决定着学生对语言的架构、语言应用能力;修辞部分的内容学习直接影响到语言表达效果。词汇可以看成是一座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其储备的丰厚程度、专业前沿程度决定着语言大厦的建筑质量和建筑水平;语法是语言大厦的结构规则,学生对其结构成分、结构层次、中心语素与修饰限制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能力决定了播音员或主持人的逻辑停顿、情感酝酿和语感培育,也决定了这座语言大厦的设计风格与审美品味;而修辞手法与艺术地选择最恰切的语句形式并有效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最终实现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词汇的积累、语法的掌握、修辞的合理使用影响着一个人的语言综合驾驭水平,因此这几部分内容势必要着重讲解。
2.增加富有时代性、针对性、专业性的新内容,即能体现学科新成果、反映当前语言研究和语言应用实际的内容。如文字部分,增加汉字信息处理内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突出汉字自身的优势,改变以往因汉字结构复杂、难读难写难记难认、信息处理难以致要拼音化的提法,增强学生对母语汉字的自信;[2]词汇部分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的词语发展变化研究内容,像新词新语、外来词、媒体用语、网络用语等与社会、时代、专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知识内容,是词汇部分的新鲜血液,以恰当补充语言建筑材料储备,更加贴近专业、贴近时代;语法方面,增加新的语法现象研究成果介绍,比如副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短语结构(如“特知音”“最青春”)越来越普遍化、某些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现象(如“跑了老婆”“一组唱三个人”)、名词作状语(“焦点访谈”“书面委托”)等新的语法现象;[3]增加手机短信、微信、广告用语、新闻用语和校园日常用语等语料,使汉语学习与现实应用、专业用语密切联系,让学生及时关注、把捉最新语言现象,了解社会用语与专业用语的现实发展,培养与保持一种职业的语言敏感,从而对现代汉语教学与学习产生亲切感、实用感,使汉语学习不再僵硬死板,而是变得活起来,更加生活化、日常化。
3.根据教学需要邀请学界相关专家做学术报告,及时掌握每一部分内容的学术前沿发展变化情况,尤其是发展变化比较活跃的词汇部分和修辞部分是邀请讲座的主要内容。
比如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赵雪教授分别为我们做新闻语言和电视语言方面的学术报告,为传统的现代汉语课堂理论教学注入了新鲜内容,拓展了学习视野,并对该专业汉语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进行把脉。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既能保证理论内容讲解的前沿性、精细性,又能把“语言理论”与“语言生活”“专业用语”密切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二)课堂实训(占六分之一课时。汉语工具性的体现:课内、课外相结合)
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我们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课堂实训,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实践。主要途径是结合专业发展方向选取不同风格的语料,训练学生对语言材料的赏析、分析和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语言基础能力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进行课堂实训教学设计。
1.课堂语言材料赏析。我们选取一些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文学片段、新闻稿件和网络语言材料组成大量的课堂语料,根据教学中各章教学内容的特点,并结合专业培养方向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视角训练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
比如语音一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分组朗读某些片段以训练学生的声韵发声、情感处理、语句停连等朗读技能;感受不同语体风格的语言表达特点。在词汇一章学习后,我们选择一些语料片段,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这些语言材料中的词语锤炼之美,体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法一章学习中,我们选择一些语料片段,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这些语言材料中的句式结构特点,体会不同语体的语段的安排和语句风格。在修辞一章学习中,我们选择一些语料体会其中的情感运用和修辞技巧。通过以上的课堂实训,我们基本能够达到综合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分析语言和欣赏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将来的播音主持事业打下良好的语言播报基础。
2.课堂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在内容讲解过程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语言热点,设计一些课堂问题让学生讨论以锻炼其语言分析和即兴表达能力。比如词汇一章“词义的发展变化”部分,可以结合当前社会中流行的或正在使用的热词热语,设计几个问题供大家分析讨论:A.“洪荒之力”的词源分析、其含义在实际运用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其成为热词的语境特点及原因剖析;B.“蓝瘦,香菇”的语境来源,它能否被普通话词汇所吸收?C.“且行且珍惜”的词源分析及其成为流行语体的语境分析等。修辞部分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新闻播报、综艺栏目和网络视频中的片段,让学生分析讨论其长短句式的不同风格、修辞手法的选用以及表达效果的实现途径。让学生就这些热门问题展开讨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3.课堂习题训练。语言的学习重在反复应用,而汉语理论知识的巩固,需要设计习题进行训练。一方面以教材知识点为主,把每章的重要知识点设计成课堂习题让学生及时在课堂完成,巩固本章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另一方面走出教材,拓展学生的语言训练视野,如选择学生热衷关注的、粉丝量在800万以上的名人微博,就其不同行业、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下的语言风格、修辞特点、出现的妙句、语病进行分析;对一些热词和流行语体进行摹写造句;还可以提供一些研究性的题目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中‘不及物动词+宾语’现象剖析”“校园宣传标语中的校园文化分析”“从校园新闻稿件看校园文化”等让学生关注并搜集身边的语言材料,组成充分的论据资料,展开讨论、分析、论证。通过这些课堂训练,基本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实践操作和语言研究能力,优化与提升其专业语言基础能力。
(三)开辟第二课堂(占六分之一课时。汉语实践性的体现:校内、校外、业界相结合)
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更多的是在社会上和生活中。因此,根据语音的习得和运用规律,我们在现代汉语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训的基础上,以挖掘学生专业发展潜能、提高其专业发展能力为目标,走出学校课堂、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进行社会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
1.结合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我们以多种方式组织课外语言活动。如语音章节学习过后,我们组织一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年级范围内的朗诵会或演讲会,训练学生的发音和朗诵技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演讲兴趣,也是播音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途径。文字章节学习之后组织一次书法比赛,加强学生对汉字形体的熟悉与掌握,激发学生对母语汉字的热爱之情。全部课程结束之前组织一次体现汉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故事会、小品创作与表演等汇报活动。[3]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培养和增进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还能训练其语言应用技能、培养其独立解决语言应用问题的能力、挖掘其专业发展潜能。
2.组织开展某些专题性社会用语调查。如结合语音一章我们可以设计“汉语拼音的使用规范情况调查问卷”,指导学生在调查问卷的设计、分发范围、收回、分析、归纳等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学会调查报告的撰写。结合文字一章我们可以设计“商业店名社会用语字体是否规范”的调查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搜集语料,了解社会用字是否规范以及如何规范的问题。结合词汇一章我们可以设计“XX城市户外宣传用语调查”等,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范围,采用手机拍照的方式分组收集材料,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收集整理语料、如何分析归纳这些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尝试写成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笔者曾先后指导两批学生搞社会用语调查,做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汉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组织学生到业界进行语言应用实践。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语言实践教学与训练基础上,我们力求与相关业界联盟合作,加强学生对专业用语的实践。如利用学校资源的便利,让学生在校红色馆、博物馆等场馆进行解说练习,训练其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场馆解说能力和场面控制能力;让部分学生到校报编辑部进行实训,帮助组稿和校对文稿,把学到的语言文字理论用来指导语言应用实践,从而不断提高文字撰写、编辑和审稿能力。我们还联络了市科技馆、博物馆、市报社集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和素养,激发学生的语言应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十分契合的。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可以看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现代汉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建构完整、实现路径科学合理,是适合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促进现代汉语教师以“创新课堂”建设为载体,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重视实践”的思路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拓展课堂教学维度;有利于促使教师以任务为驱动,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不断改观该专业现代汉语课程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希望这项研究成果能为该专业其他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研发有所启示、提供参考和借鉴。
[1]穆延柯.痛苦与挣扎——谈当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现代汉语教学[J].品牌月刊,2015,06(下):245.
[2]张西方.教学创新的内容体系与创新性教学模式[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6):157.
[3]杨静.高校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1,(10):30.
An Innovation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or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
LI Hong-cai
(Communication School,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276005)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talents,the traditional contemporary Chinese teaching model ignores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objectives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the practica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language.Therefore,there is a severe disconnect with market demand and supply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talents.Taking “innovation classroom”construction as the carrier,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as of“optimize the class,strengthen the extracurricular,emphasize practice”,we create new student-centere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expand the dimensions of classroom teaching,and strengthen language practice.Centering o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major,we carry out three “extension” on the design of teaching methods:“extension from 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extracurricular”, “extension from on campus to off campus”,and “extension from academic circles to industrial circles”.Therefore,we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integration” diamond-like mechanism model: “integration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tegration of on and off campus”,and “integration of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circles”.This model could effectively utiliz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l elements and resources from on and off campus,create beneficial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talents in this major,strongly stimulat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and highly improve students’professional ability,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Contemporary Chinese;Practical Teaching;Model;Innovation
徐元绍
G420
A
1009-6051(2017)06-0122-08
10.13950/j.cnki.jlu.2017.06.014
2017-08-29
李洪彩(1972—),女,山东临清人,临沂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