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真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0)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①
王天真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重症监护室,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研究基于护程序的整体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05~2017-02接诊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产后出血症状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可以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不但具有较低的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整体护理;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发症;满意度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产妇在胎儿分娩后的24h内阴道内流出的血液量超过500mL,其主要原因是宫缩无力,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1]。由于宫缩无力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又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据薛飞霞等人的研究[2]宫缩乏力性出血大约占所有出血的70%~80%,在进行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急需合适、有效的干预护理来帮助患者康复。本研究选择我院2016-05~2017-02接诊的7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护程序的整体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6-05~2017-02接诊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无家族病史。③无血液病。④无严重心、肝、肺等疾病。⑤积极配合本次研究。⑥年龄20~43岁,在我院分娩并建立档案。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肺等疾病。②有血液病及恶性肿瘤者。③产后24h内出血量不超过500mL。④不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对照组39例,年龄20~43岁,平均(28±3.34)岁;怀孕周36~42周,平均(36±2.30)周;怀孕次数1~6次,平均(2.65±0.53)次;分娩次数1~3次,平均(1.78±0.32)次;出血量>500mL,平均出血量(675.35±129.13)mL。观察组39例,年龄20~42岁,平均(28±4.34)岁;孕周36~42周,平均(37±1.02)周;怀孕次数1~5次,平均(2.55±0.63)次;分娩次数1~4次,平均(1.68±0.42)次;产后出血量>500mL,平均出血量(685.35±139.13)mL。两组患者在年龄、怀孕周、怀孕次数、分娩次数、产后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进行常规健康知识、理论、注意事项的教育和培训;每日检测血压、血糖;进行尿常规检测;定期进行换药。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具体包括:①心理干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容易患者产后心情抑郁、沉闷,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担忧和其内心的想法,从患者的角度疏导、开解患者,缓解患者心理负担;同时适当的与患者家属进行联系和交谈,增强患者家属信心,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②健康教育:每周二下午在我院会议室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1h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专业知识的培训,做好产后护理工作,避免因产妇自身行为不当或者家属照顾不合理而加重病情。③饮食护理:保证患者饮食的质量,做到少食多餐;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患者饮食的多样性以实现营养均衡;对于不同的患者,根据其自身状况制定食谱。④环境护理:保证患者所在环境的安全、安静、舒适、干净、通风。定期改变患者病房的格局,避免患者因长时间住院而烦躁。⑤病情护理:定时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检测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心电图;检查患者每日排尿次数、尿量、尿液颜色等;每日定时为患者换药、督促患者定时服药;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⑥探视干预:限制每日探视患者的人数和时间,保证患者具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⑦生活习惯的干预:督促患者早睡;监督不利于患者康复的生活习惯,例如:吃生冷的食物、喝饮料等。
①患者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出血治疗有效率=(显著患者例数 + 有效患者例数)/总例数×100%。②患者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失血性休克患者例数 +生殖道感染患者例数 + 席汉综合征患者例数)/总例数×100%。③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患者例数 + 较满意患者例数)/总例数(38例)×100%。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n(%)]来表示,比较运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医治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失血性休克、生殖道感染、席汉综合征等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分析[n=39,(%)]
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39,(%)]
70%以上的产后出血是由宫缩乏力造成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主要特点是: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干预。整体护理干预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干预模式,护理人员除了加强对病人自身病情的关注外,还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心理、饮食、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接受探视时间等因素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整体护理是以现代的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整体护理干预在多种疾病中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在患者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3,4]。故笔者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对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显示,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具有较高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94.9% vs 56.4%);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患者,其失血性休克、生殖道感染、席汉综合征等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21.1% vs 81.6%);接受整体护理干预的患者与常规护理患者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92.3% vs 58.9%)。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从心理、健康、饮食、环境、病情、探视、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干预,由传统的被动护理转化为主动的工作,有利于进行细致、全方位的护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促进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顺利康复。综上所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性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能够改善产后出血症状的治疗效果、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护理满意度,能够促进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单聪.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7):84-85
[2]薛飞霞.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整体护理干预[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2):92-94
[3]吴志娟.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7):892
[4]蔡茵波.内科病房整体护理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106-2107
王天真(1979~)女,河南郑州人,本科,主管护师。
R714.46+1
B
1008-0104(2017)06-0169-02
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