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歇烟深处,楠溪有人家

2018-01-04 05:24撰文罗元廷
厦门航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楠溪江永嘉村落

撰文_罗元廷

火歇烟深处,楠溪有人家

撰文_罗元廷

浙南永嘉境内,绵延着悠悠三百多里的楠溪江。从括苍山、雁荡山等山脉发源的楠溪江,无言地润泽着永嘉大地。江水两岸散布着大大小小200余座古村落,山水诗的唱和经久不衰,桃花源的遗梦散落这里。

楠溪江下游的两座小屿,站岸边远望水中奇岩,酷似狮子戏球,故名狮子岩(图片提供_永嘉楠溪江旅游风景区管委会 摄影_叶新仁)

溯源而上

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把我们带到了林坑村。沿楠溪江上坳段西岸的一条支流溯溪而上,古老的林坑村就藏在溪流尽头。拨开群山的重重掩映,我们踩着溪边的石子路走进村落,只见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丹青跃然纸上。林坑村位于浙江永嘉县最北端的黄南乡,相传最早的时候林坑村是由林姓氏族居住,后来不知何故,林姓人家与附近道基村的毛姓易址,毛姓家族在林坑村居住下来,但是村名仍然沿袭林坑,至今未变。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十六年前的一场意外让世人注意到了林坑村,在此之前由于江浙一带山峦阻隔,交通闭塞,楠溪江畔许多古朴的村落藏于深闺未被人识,也让村子里的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山地民居的原始风貌,林坑村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林坑村头的两条小溪合而为一,从村中交叉穿过。小溪的上游与中游,横亘两座古老的石拱桥,分别名为永安、永平。桥的两侧,爬满了袅袅的青藤小草。两岸山坡地上,一座座素墙墨瓦、造型轻巧的宅院仿佛与山地融为一体,间间屋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山野,无序中显自然,变化中见统一。村子里富有层次的老宅由低到高顺山势而建,随山势起伏。村子不大,只需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便可以徒步走遍全村。小小的村子被四周的青山、翠竹、松柏环绕,犹如蜷缩在自然母亲怀里嗷嗷待哺的婴孩,惹人怜爱。

林坑村以其野趣天成、朴实无华的竹林、溪流和山石构筑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人,一如楠溪江沿岸其他的古村落。在中国,如果说有一个地方最能体现耕读渔樵的人生理想,非楠溪江莫属。王羲之、谢灵运等人先后来到永嘉担任郡守,在他们看来,为师远远重于为吏,“助人伦,成教化”是他们施政的最高追求,正是在这样的风气下,造就了楠溪江发达的文化及耕读传统。

林坑村内具有百年历史的永安桥(摄影_罗元廷)

苍坡村宗祠内的社戏台(摄影_陆建华)

苍坡村是楠溪江最有名的古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白驹过隙,沧海桑田,苍坡却旧颜未改,仍然保留有宋代建筑的亭台水榭,宗庙寨墙,处处透着浓郁的古意。苍坡村在布局构思倾注巧思,承载文化的内涵,全村按照文房四宝布局而成:大地为平铺的白纸,池塘作砚,村内东西走向的主街名唤笔街,笔尖正对村西的笔架山。跨进溪门,便打开了苍坡村的历史书页,这书页便是村内左右两边的池塘,左边一页是西池,记载的是半耕半读的生活理想;右边一页是东池,记载的是对美好品德的传颂和对宗族神明的敬祀。千载岁月在弹指间稍纵即逝,多少悲欢离合在这里上演。而苍坡最厚重的一页,当数叶适。这个永嘉学派的创始者,八百年前随同父母迁居苍坡,在这里书写下中华学术的崭新篇章。永嘉学派与朱熹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楠溪江不仅是文人独善其身的家园,更是孕育永嘉学派事功学说的一方源头。

苍坡村是一个全封闭式的古村寨,院墙和寨墙,都是用石头垒砌而成的(摄影_罗元廷)

楠溪江上竹筏队队,渔人们还保留着用鸬鹚捕捉溪鱼的习惯(摄影_金肖武)

顺流而下

楠溪江流域自然环境封闭,流域内部千条溪流总归一江。江水不仅清而且净。沿江缓行,越往溪河深处,人烟渐少,江水愈见清澈,屡屡江风吹来让人迷了神智,分不清眼前的青山和映在水中的倒影孰真孰假。

“意未尝一刻不在山水。”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永嘉的山水,在此流连忘返。在画中诗意地生活,是许多人毕生未竟的残梦。不羁的灵山秀水在他们的挥毫之间,被驯服成妥帖温柔的文字,素简的村落做韵脚,而楠溪江便是贯穿其中的诗魂。

芙蓉村中的芙蓉亭是一座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屹立于芙蓉池之上(摄影_金肖武)

“在这里,什么时候洗菜,什么时候洗衣,都有规定的时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规矩,不破坏规矩,村里的水永远都是美的。”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前朝遗风在这里留下了蛛丝马迹。村民们按照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习俗规矩本分地生活,对于生养他们的楠溪江水,更是怀着敬意。他们独有一套朴素、简单的治水理念,来源于乡民们对自然的高度尊崇。他们了解关于生存的基本法则:唯有善待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回馈,让村庄与这青山绿水和谐共存。

陈氏大宗是芙蓉村的礼制中心,是血缘村落里最高品味的公共建筑。这里是族人供奉神灵先祖的宗祠,也是也是村中聚会议事的公共场所。宗祠、街巷、流水,几乎是每一个永嘉村落的共有元素。永嘉人把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化作人水合一的古朴情愫,融汇在村落的建筑布局和村民们的生活方式里。

悠然自得的乡间生活(摄影_金肖武)

丽水街全长300多米,旧时90余间店面长廊相连,长廊依水而建, 随水势蜿蜒,廊下挂着一个个红灯笼,和参天的古树绿影相向((图片提供_永嘉楠溪江旅游风景区管委会 摄影_金建国)

始建于初唐时期的岩头村丽水街,水的渊源千丝万缕,相传丽水街的由来得名于“利水”。岩头村村民们发展出了一套以水为骨架的建筑理念,结构融饮用、灌溉、洗涤、养殖、消防、造景功能为一体。全村的整体格局依照阴阳八卦和五行风水的传统布置,如同一部设计精密的仪器,千百年来始终有序地运转。如今,丽水古街留下的只有时光打磨的风雨长廊,挂满灯笼的街道,商铺冷冷清清,房檐屋瓦碎影斑驳。

得益于溪水贯穿其中,村子也平添了几分水的灵气。村中有识之士深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尊师重教,广开书院,先后设有水亭、启秀、琴山、普安、广化等书院,桥下叮咚的溪水声伴随着桥上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从唐至清,永嘉中进士者达700多人,人杰地灵;温州商人从这里出发闯荡世界,也秉承着水文化的温润气质。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髫小儿,嬉戏成群……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也许是楠溪江畔古村落群的真实写照。它们大隐于市,不煊赫亦不争抢,怡然自得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楠溪江水日复一日地流过这些村庄,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子民,沥沥徜徉在人们最纯净的心底,永不干涸。

猜你喜欢
楠溪江永嘉村落
父辈们
我们一定会胜利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人间福地楠溪江
楠溪江:永远的山水诗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