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闻见记·饮茶》浅注

2018-01-04 07:14郑明道
中国茶叶 2017年9期
关键词:陆羽茶道饮茶

□郑明道

《封氏闻见记·饮茶》浅注

□郑明道

近代茶文化研究者,多引《封氏闻见记·饮茶》一文,论述各自对茶史的解释,但多裁其所需,去其原意,将“见记”的作者观点扭曲。至今广大读者很少能读到《封氏闻见记·饮茶》的原文。余因空闲,录《四库全书·封氏闻见记》的全文,并作浅注,复其全貌,助读者了解唐代茶饮实况,免除似宋·陈师道所言:“夫茶之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被诱导为“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的谬说。

原文:《封氏闻见记·饮茶》(唐,封演撰)

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一本无学禅二字),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

注释:

晚采者为茗:郭弘农(276~324)著《尔雅注》“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本草》,唐高宗显庆二年(657)由孙无忌、苏敬等人修订的《唐本草》,为中医药典。

南人:指长江以南地区的人。北人:指长江以北地区的人。

开元中:唐玄宗李隆基第二个年号,共二十九年。中,约十五年,即公元727年。

禅教:是梵文中“禅那”的略称,意为“思维修”,此处指佛教。

不寐:不睡。不夕食:夕为日落的时候,或是傍晚,夕食就是晚餐,佛教有过午不食的戒律。

人自:此处的“自”字,为介词。意为大家自此开始都煎茶喝了。怀挟:怀为胸前,挟在胳膊底下,意为怀抱着茶具茶叶。

邹:山东邹县。齐:山东北部胶车半岛,战国时称齐国。沧:河北沧州。棣:棣州,治所在山东省北部阳信,后迁黄河北岸惠民县,汉称压次县。

京邑:京,国都;邑,“大曰都,小曰邑”。指城市。道俗:道,专职特殊群体,如宗教人士,有地位的官宦乡坤。俗,普通百姓。江淮:江,指长江。淮,指淮河。都是产茶叶主要区域。山积色额甚多:山积,堆积贮存。色额,各种各样。指多种茶品堆得山样高。

点评:封演的文章讲述的是“饮茶”,茶的名字,典出郭璞的《尔雅注》。因为茶叶有止渴,令人不眠的功效,佛教徒为参禅,不睡不食晚餐,靠饮茶达到支持目的。此时饮茶,由南方产茶区域向北方不产茶京邑传播,茶叶的贸易已形成商品经济。城市里开着专门卖煮好的茶汤店铺,像现代卖矿泉水或冰饮那样只要投钱不论何人,就可取饮。这种简易方便的饮茶,纯粹为了解渴提神,没有其他追求。

原文: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付。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到临淮县馆,或言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为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而止。

既到江外,又言鸿渐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子取钱三十(十一作七)文酬煎茶博士。鸿渐游江介,通狎胜流,及此羞愧,复著《毁茶论》。

注释:

陆鸿渐,即陆羽(733-804),字鸿渐。

《茶论》:是《茶经》早期的初名,因《茶经》初写於公元758-761年之间,初始暂定名《茶论》,至780年左右才正式定稿刊行,将近十年时间里有不断修改增补。《茶经》是在《茶论》基础上增补而成。

都统笼: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称都篮,以竹篾内外双层,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将二十四件茶具盛装在这个篮中,便于携系。

常伯熊:安徽临淮人(今安徽泗县)又名常鲁公,唐建中二年(781)曾作为入蕃使判官。

茶道:茶道这一辞,在辞书中未见,权威的《汉语》、《辞海》、《辞源》、《国语辞典》等辞书至今没有茶道一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茶道”一辞,指的是煮茶操作者的服饰仪表,表演技艺,使茶饮从味觉到视觉、听觉,从物质升华到精神享受,这叫“茶道”。

李季卿:据《旧唐书·九九》为李适之,之子,“季卿,弱冠举明经颇工文词,应制举登博学宏词科,再迁京兆府酃县尉……代宗即位大举淹抑,自通州徽为京兆少尹,寻复中书舍人,拜吏部侍郎,俄兼御史大夫奉使河南江淮宣慰,振拔幽滞进用忠廉,时人称之。”

宣慰江南:巡慰督察,江南即苏浙地区,其时间为广德二年(764)。据《全唐文》卷五三八卷裴度《刘府君(太真)神碑铭》云:“至广德二年,江淮宣慰史大夫李季卿荐左卫兵曹……”可证此年李季卿宣慰江南的正确时间。

黄被衫,乌纱帽:非官服,是时髦的流行礼服,似现代的黑色西装,红色领带,白色衬衫一样较为庄重。

野服:普通平常人所穿粗布短衣。

校摊:校为校对,校样,校仿,《汉书食货志》:“钱百万,贯朽而不可校。”摊,为展开平铺。

煎茶博士:博士是中国古代学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汉初,博士所掌为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后发展为专业专职,有五经博士,太常博士,太乐博士等精通多项的职称名。煎茶博士,贬指专门以煮茶为生的专业人员。

江介:指江边,沿江一带,曹植有诗:“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此处指江南地方。

通狎胜流:狎,亲近,亲热。《礼记、曲礼上》“贤者狎而敬之。”陆羽自唐至德初(756)安禄山叛乱,他加入难民队伍,逃亡江南,今湖州与李季卿接触时应在广德二年(764),他居江南已有七八年了,这期间陆羽与皎然、皇甫冉、刘长卿、皇甫曾、戴叔伦一大批名人文士交往,互相诗词唱和,这就叫通狎胜流。

《毁茶论》:今查不到原文,据“毁茶”两字,就是说陆羽今后不想再煎茶了。

点评:此文纪录了陆羽《茶经》早期叫《茶论》的明确例证。其内容茶之功效,煎茶灸茶之法,综合茶具二十四件,设计都笼贮之。携带方便,使爱好饮茶的人们都想购置一套,使茶饮从粗犷型向精细型过渡。

封演纪录一个推广饮茶的重要人物,常伯熊。他虽没有像陆羽写《茶经》之类文章,可他将陆鸿渐之论,广润色之。这似乎像梅兰芳演“霸王别姬”,将演义小说故事,润色得美奂美仑,比原作更受人宠爱,这就是润色的魅力。由于常伯熊的润色,使茶饮步入王公朝士的殿堂,成为高雅又时尚,提升茶饮成为奢华的氛围,封演将此命名为“茶道”。

封演笔下的茶道,通过常伯熊煎茶过程,“著黄被衫,乌纱帽”,即黄帔玄冠。煎茶者的服饰要整齐美观,英俊儒雅,首先让人第一印象,美。吸引人们的眼球,术语谓“亮相”。

“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这就是茶道表演的核心,整个过程要举止文雅,前后有序,彬彬有礼,舒坦大气。达到若歌若舞的艺术深渊。它超越茶饮的味觉,让人全神贯注於音、形之中,最终产生“左右刮目”全场几乎雀鹤无声地观看其表演。由求味觉愿望而达到视觉、听觉的精神享受效果,诱导人们饮茶的欲感,“李公为啜两杯”。这就是中国唐代的“茶道”。常伯熊倡导的是茶道在陆羽《茶论》基础上再加工,即“广润色之”,是“青出於蓝胜於蓝”的典型事例。

陆羽在李季卿前煎茶失败,是“身衣野服……教摊如伯熊”第一印象衣冠不整,貌陋而口吃。表演不及常伯熊而只“教摊”,被误认为是仿效他人,所以产生鄙之。原因是陆羽追求的是茶汤的味觉,而李公喜欢视觉,于是第一印象不佳,结果陆羽煎好的茶汤李公弃之,由此说陆羽的煮茶之法难称“茶道”。可以佐证中国茶饮的拓展不是陆羽一人之功,乃至宋代欧阳修编撰《新唐书》时,在“陆羽传”中“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再举杯。(连饮两杯)”这就是采录《封氏闻见记》内容。

请注意这个“杯”字,有把的叫杯,无把的叫碗或盏。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特别详解,“碗,越州上……若邢类银,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由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陆羽是十分讲究茶碗的选择。可是常伯熊不用碗,而择杯,证明唐广德年间,这茶饮二十四器并不严格遵循,或许这个杯是常伯熊“润色”行为的一个标志。

陆羽在李公煎茶受辱之事,亦被收录《新唐书》:“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应该说欧阳修没有偏见,陆羽煎茶之法不及常伯熊更能受士大夫们宠爱。

《毁茶论》至今未见只字留世,可能陆羽受李季卿之辱,盛怒之下,牢骚之笔。在封演的笔调下一个广游江介,通狎胜流之辈,被刻画成充满傲气。

原文:

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晚节亦不劝人多饮也。

注释:

患风:今系脑中风四肢疲瘫。

晚节:晚年,颜师古注,“晚节,犹言,末时也”。并不是指晚年的节操。

点评:这段十八个字,很少被茶饮文化者所采用。它涉及茶饮弊处,有损茶事。封演如实记载,显示他有唯物主义科学观。任何物质都有好坏的两面性,不能只讲好的一面,而掩盖坏的一面。事物有一个极限,超越了极限,就叫“过度”。现在少有专家会发表茶饮之不足事例,封演敢于如实记载在《饮茶》一文中,他是一位诚实的学者,实属敬佩。

原文:

吴主皓,每宴群臣,皆令尽醉。韦昭饮酒不多,皓密使茶茗以自代。晋时谢安诣陆纳,纳无所供辩,设茶果而已。

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始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亦足怪焉。

注释:

吴主皓:三国时吴国国君,孙皓(264-280),字元宗,浙江富阳人,后归降晋称臣,封“归命候”。

韦昭:就是韦曜,《三国志·卷六五·韦曜传》:“字弘嗣,吴郡云阳人也,(曜本名昭史为晋讳改之)少好学,能属文……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茗以当酒”。

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字安石,陈郡夏(今河南太康)人。后辞官隐居会稽东山与王羲之、高阳、许询、桑门、支遁交游。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后因再诏,任重臣,故由“东山再起”之成语。

陆纳:《晋书·卷七七,陆晔传》载,“陆纳,字祖言,少有清操,贞历绝俗,累迁黄门侍郎,本州别驾尚书吏部郎,出吴兴太守。”

古人:指唐代以前的人,亦就指三国时,吴、孙皓、韦曜,晋时谢安、陆纳等人。

溺之甚穷:淹没、沉迷不悟。

日尽夜殆:日尽,太阳落山了,天夜了。殆,始也。意指整天整夜。

中地:中原地区,指京都长安一带。

回鹘:原称回纥,维吾尔族,古称系西北,游牧民族。唐贞元四年(788)之前称回纥,后取“回旋轻捷如鹘(鹘为一种隼科类鸟燕子就称鹘)之义而命名。唐开成五年(840),部分三支,吐鲁番一带称高昌回鹘;葱岭及西楚河一带称葱岭西回鹘;河西走廊一带称河西回鹘。

点评:封演以批评的笔调,古人饮茶目的招待客人,或以茶代酒。而今像常伯熊那样没尽没了地泡在茶汤中。最终常伯熊落得个患风疾毛病。饮茶自唐贞元四年后,外传塞北回鹘游牧民族。唐代饮茶,本以药用解渴止困,提神不寐,发展成奢华的茶道。

原文:

《续搜神记》云:“有人因病能饮茗一斛二斗,有客劝饮过五升,遂吐一物,形如牛(一作肺)置柈中以茗浇(一本浇之下有尽字)之,容一斛二斗。客云:“此名茗瘕。”

注释:

《续搜神记》,又名《搜神后记》据《四库总目提要》说:“旧本题晋陶潜撰。明沈士龙《跋》谓:‘潜卒于元嘉四年,而此有十四、十六两年事。《陶集》多不称年号,以干支代之而此书题永初,元嘉,其为伪托。”据考此书系南朝人所撰。

斛:旧时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1279)改五斗为一斛。柈中:器皿名,通槃、盘。茗瘕:瘕,病名,如症瘕,指腹内患结块。

点评:这个故事虽有怪异,被封演所采录,说明一个患虚热病人,出现大量饮茶现象,这是患了“茗瘕”的毛病,茶饮不是一切都好。陆羽也读过《搜神后记》,他在《茶经》里只采录“宣城人秦精、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长丈余,引精至山下,亦以丛茗而去,俄而复还,乃探怀中橘以遗精。精怖,负茗而归。”而“因病能饮”的故事即被删去,这一有采有弃,足证陆羽写《茶经》,是极力提倡茶饮的好处,不说或少说茶之不足之弊。

《封氏闻见记》作者封演生平至今不详其氏里,只知唐天宝末进士,此“见记”成书,应在天宝以后数十年间,全书共有十卷,《饮茶篇》缉录在第六卷。全文总共496字,自茶的名字,茶的功能,茶饮流行、传播,从专卖茶汤而发展为“茶道”的典雅之程,事例有典,论据严峻,无丽藻饰词,显流畅易读。

封演与陆羽(733~804)同时代,他考取进士时,陆羽还只是一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尚在湖北竟陵。由此《闻见记》所录饮茶之事其真实性极高。《辞海》对此有所评:“所记故实,大抵详核;且时考辩,订正凝误,颇有史料价值。”

封演《闻见记·饮茶》同陆羽《茶经》一样,是唐代茶事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记载了茶叶已成为贸易商品。舟车运输,贮存堆积,各色茶品如山。并开店铺买卖,且又记录了茶叶与塞外以“名马市茶”,是茶叶走出国门的重要文史。特别详述了常伯熊润色《茶论》,创“茶道”,归结茶饮自追求味觉拓展成视觉、听觉等精神享受范畴,将中国茶饮文化推向高雅的艺术殿堂,封演之功不可抹矣。

猜你喜欢
陆羽茶道饮茶
陆羽品茶
寻迹万里茶道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不捧场的好朋友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茶道六百年》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第一次放孔明灯
月下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