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与颠覆: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青年“丧文化”认同研究与对策思考

2018-01-03 10:41刘琤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身份认同思政教育

刘琤

摘 要 通过研究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青年“丧文化”的传播现状及其表征,从传播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心理学的理论角度分析高校青年“丧文化”的身份认同形成机制,引导人们辩证地看待青年“丧文化”的社会及文化意義;同时,从教育实践的三个方面,探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融合,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 丧文化;青年亚文化;身份认同;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9-0085-02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席卷了以互联网为主的媒介环境,曾经风靡一时的“小确幸”也随之被一种更为反讽、戏谑的“小确丧”所逐渐替代。根据其特点,“丧文化”可被界定为一种颓废、自嘲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产物。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达27.9%,占比最高,同时在职业结构上,学生群体占比达24.8%居首位。以“丧文化”为代表的网络青年亚文化,其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主体即被称作互联网“原住民”的这一代“95后”高校青年。

1 新媒体语境下“丧文化”传播现状及表征

自2016年风靡互联网的“葛优瘫”始,到悲伤蛙、长腿咸鱼、鲍比希尔、马男波杰克等表情包、动画角色,再到丧茶、丧服、丧乐、丧语录,作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已从线上转移到线下,成为高校青年的一种日常生活实践。借鉴青年学中有关文化结构分析,“丧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主要由三方面构成: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意识文化。

1)表意象征和物质消费品。“丧文化”的物质文化主要由表意象征和物质消费品两方面构成,前者主要体现在服饰、造型等方面,后者主要体现在书籍、影片、音乐等方面。20世纪40年代中期,芝加哥学派最早使用“亚文化”一词,指用过风格化的和另类的符号对主流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认同的附属性文化,具有风格化、抵抗性和边缘性特点。近来,越来越多高校青年身着“废人” “咸鱼” “脾气暴躁”等直白、丧气字样的T恤。作为一种可书写的媒介,“貌不惊人的T恤衫之所以能成为反抗主流文化的符号,首先在于它藐视并践踏了既定秩序在内与外套之间设置的分界线。”现代社会中服饰并不简单地为了实用性而存在,更大的目的在于通过穿着特别的服饰宣扬某种认可,表达自身情绪、意识。

2)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通过生产表情包、分享影视剧截图并配上文字、改写经典励志警句等方式,丧文化解构了主流价值观传递的正能量,比如“我可能是个废人”“咸鱼翻身,还是一条咸鱼”。李佳昕指出“丧文化”语言是颓废绝望式话语风格,包括对成功学的抵抗;对艰难生活的自嘲;对社会现实的讽刺。约翰费斯克曾提出有关快感的理论,其中包括生产者的快感,即通过对抗式意义的再生产,挑战主流社会的价值观。高校青年通过利用影视、动画片等熟悉的人物角色,通过配上自己的“心情独白”用颓废的话语获得他人默契式的认可,获得自我和他人的认同,产生共鸣,获得精神上的

快感。

3)意识文化。“丧文化”的流行社会心理、生活态度、审美品味以及文化传统等构成了意识文化。丧文化的出现代表着某些消极的社会心态,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反映了高校青年的心理现状:焦虑、缺乏自我效能感以及社会剥夺感。

中国古代有“三十而立”的说法,随着第一批“90后”即将迈入30岁门槛,“95后”也逐渐迎来毕业潮,来自社会对高校青年的物质压力有增不减,同时“90后”也面临着婚恋的压力,网络上随处可见关于“单身狗”的自白“我从来不和女朋友吵架,前提是我要有个女朋友”。

2 高校青年“丧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我国社会开放层面日益扩大,高校青年的自我意识不断苏醒。英国文化研究中的伯明翰学派认为青年亚文化中的“抵抗”行为实际上是寻求一种认同的行为。身份认同包含两层含义: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

1)“丧文化”实践活动中的自我认同建构。根据米德的观点,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前者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后者只有通过和他人的意义交换才能得到,两者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自我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青年大学生通过对表情包的意义再生产这一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模式,例如截取影视剧作品中的人物并配上文字形成能够代表当时特定情绪的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中进行传播,引起同伴的“搞笑”反应,引发共情。UGC模式下形成的内容即成为“丧文化”流通中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提出文化资本是一种具体化的文化资源,是劳动实践的成果。通过自我意向与他者评价的统一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建构。

2)“丧文化”实践活动中的群体认同建构。董子明认为青年文化中所追求的自我价值在主流价值观念的社会评价指标面前无法达标,由此导致群体性遭遇挫败,群体通过自嘲与调侃达到心理上的安慰。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高校大学生在传达“丧”情绪时,与其他身处困境、压抑焦虑的用户实现互动交流,能够得到一种心理的慰藉和归属感。丧文化将抵抗视为一种寻求认同的过程,丧文化青年以独有的话语风格区分群际差异。“小确幸”和“小确丧”群体在话语风格上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在网络虚拟社区上引发舌战。丧文化青年群体通过与外部的对抗支持了内部的群体认同。

3 “丧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1)与时俱进,辩证理解高校青年丧文化现象。青年兴则国家兴。高校作为培育青年成长的摇篮,应充分认识到青年挑战性、多变性和价值观不稳定性的特点,与时俱进,及时了解高校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价值观,辩证看待,正确引导。青年丧文化具有两面性,高校应遵循青年心理规律,“软硬并施”,宏观层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警惕丧文化对青年思想的侵蚀;微观层面,高校各二级学院应发展各自创新力,利用青年喜闻乐见的UGC模式,包括丧文化代表动画角色、影视角色,传播主流价值,理解并尊重青年心理状态的同时,软性引导其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2)善其事利其器,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充分打通校园、二级学院的宣傳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QQ群以及校外媒体平台,发挥联动作用,抓点抓面,保证网络思政教育全覆盖。各媒体渠道应结合媒介传播特性,定制不同“丧文化”宣教内容,精耕学生思想教育领地,确保学生享受多样化、创新性强的网络舆论环境,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社区环境。

3)全员思政,提升高校青年网络素养,培养正确的网络三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行政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以及教学部门应制定全员思政方案,全方位地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网络三观。

4 结束语

互联网的出现为内心叛逆的青年提供了匿名而又便利的反叛渠道。“丧文化”作为一种青年亚文化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丧文化是当下青年宣泄其焦虑情绪、反抗社会主流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丧文化的过度传播具有颠覆主流文化的危险。高校作为青年思想教育的重地,要积极应对丧文化的挑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陶东风,和磊.文化研究[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马中红.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J].青年探索,2011(4):5-11.

[5]Tajfel.H. Different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London: Academic Press,1978.转引自张淑华,李海莹,刘芳.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21-27.

[6]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3-7.

[7]于风.丧文化传播中新媒体的角色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J].2016(23):81.

[8]赤桦.衣不蔽体: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青年亚文化身份认同思政教育
亚文化对青年人的创作影响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青年消费主体性的建构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青年亚文化研究的本土色彩与跨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