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桂芳
专家名片
精密的医疗仪器,冰冷的手术刀,因为一颗仁心变得有了几许暖意。
时光荏苒,岁月更续,从25岁到87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魏克湘教授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如一枝静静散发芬芳的玫瑰,仁心仁术,播撒生的希望,谱写妙手回春和巾帼不让须眉的篇章。
身为新中国第一个泌尿外科女医师,半个多世纪以来,魏克湘教授见证了浙江省泌尿外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这位泌尿外科界的“铿锵玫瑰”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传授给青年医师。其所奉献毕生精力和心血的浙大一院泌尿外科,不断创新医疗技术,开拓推广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培养了一大批医疗骨干,救治了无以计数的患者。
医者:这是一项崇高的职业
我非常高兴有幸成为一位外科医生,这是一项崇高的职业。”现年87岁的魏克湘教授面对我们的镜头,道出她的肺腑之言。
魏克湘出生于医学世家。“自我记事起就想当个医生,童年办娃娃家我就以医生自居,这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我的外公、舅舅、舅母、母亲和姨母均行医。”魏克湘教授回忆,8岁那年家中遭日机轰炸,父亲与襁褓中的弟弟均被炸死,多人受伤,房屋被毁。“幼年丧父,自此就靠母亲和姨母开诊所行医养育培养了我们,更坚定了我要做个医生的决心。”
1953年,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魏克湘被分配到浙大一院。头四年在大外科轮转,最后被当时任科主任的杨松森教授抢到泌尿外科。
“浙大一院泌尿外科由我国早期著名的泌尿外科学家王历啜教授和杨松森教授于1952年创立,杨教授是我的老师。”说到自己的老师,魏克湘仍心怀感恩之情,她说正是有这样医德高尚、学识渊博、有很好专业素质的老师,才促其成长,完成志愿。
心灵手巧、天赋过人加上辛勤工作、潜心钻研,把工作当作责任更当成乐趣,年轻时代的魏克湘就小有名气。1962年,魏克湘从北京引入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随后在全省逐步推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魏克湘教授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参编《吴阶平泌尿外科》等著作。魏克湘教授历任浙大一院泌尿外科主任,担任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首届副主任委员、第二届主任委员、连续四届的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同时担任多年《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
尽管如此,魏克湘逢人便称,自己资质平平,甚至称得上有些笨拙。她认为学医、做临床医生不需要特别聪明的人来干,只要有良好的医德,勤奋肯干、肯吃苦、有爱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一心一意为病人服务,就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魏克湘教授还说,现在,医生与患者之间缺乏沟通和相互理解,往往是患者不理解医生基于医学知识做出的正确判断,医生缺乏为患者耐心解释、主动服务的意识,存在着相互不信任,以致产生诸多误解,所以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其实,患者遭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很希望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给予患者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個善意的微笑,都会使患者得到莫大的安慰。”
师者:毫无保留地给予
魏克湘教授刚到浙大一院泌尿外科时,科室里只有5名医生,担负全部教学、医疗和科研任务,病床开设仅50张。如今的泌尿外科发展远远超出了当时的预期,已经可以在一天内,完成4台达芬奇机器人手术。“这是全科人员密切合作、精诚团结、艰苦奋斗的成果。”魏克湘教授常说,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在医学领域中,协作精神显得格外重要,只有整个学界的进步才能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泌尿外科技术的推广、应用,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师者。
在浙大一院泌尿外科,受过魏克湘教授指导的医生数不胜数。年轻的医生来到这里,从一开始只承担操作相对较简单的手术到逐步接触一些难度较高的手术,每一步魏克湘都会细心地给予指导、考核。直到80岁,魏克湘教授仍坚持查房、坐诊,指导年轻医生。
“外科医学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悟性和创造性——创新,做一位好的外科医生需要不被书上的条条框框所拘束,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好的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现任浙大一院泌尿外科主任谢立平教授至今铭记恩师魏教授在20多年前的教导,病人情况是干变万化的,病情不尽相同,每一例手术都是新的挑战,因此在完成每一例手术后,谢立平教授都会认真思考,手术中有哪些需待改进的地方,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完美,在不断总结和感悟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做手术有时真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主刀的感受特别好,面对躺在你眼前的病人,全神贯注,像肩负使命的司令员,指挥战斗,真是重担在肩,使命神圣。”魏克湘笑称,自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她一直和学生说要珍惜,“有些手术者,技术虽然不错,但缺乏修养,遇到手术不顺时,脾气暴躁,动则骂人、抱怨人家,这样的医生是要不得的,使得助手战战兢兢,发挥不好,不能配合,对手术不利。外科医生要有外科医生的气质,手术台的风度,遇事要冷静、不急躁,要有应变能力,尊重助手,要有团队精神,单打独斗是开不好刀的。”
学者:以严谨的态度做学问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更何况医事本关乎性命,指悬命脉,差之毫厘,皆有可能失之千里。以严谨的态度来做学问,是魏克湘教授一贯的作风。
医事之“精微”,学识之“精研”;忌至粗至浅,忌道听途说。魏克湘教授上手术台有“四不”原则:不见过病人不上台;不亲自过问病史不上台;不翻过病历、看过化验单不上台;不看过片子不上台。划7J前必须有“三对”:对病人(怕走错房间);对位置(左、右侧);对片子。她说,对待病人,事必躬亲,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手术的终止不是在手术台上,而是把病人在病房安置妥当,方可离开。
在临床上,魏克湘教授对科里收治的重症病人,每次都组织全科学术讨论,让医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定出治疗方案。她常说,外科医生不应是“手术匠”,对适应证、术式的选择都要深思熟虑,并作出正确的决策。“我们为患者的治疗决策,宗旨是‘效益最大,成本最小,也就是要使病人痛苦最小,效果最好。”魏克湘教授反复强调,治病人不单是治病,手术不仅仅只注意疾病或某一器官的病变,更应考虑病人的体验与意愿,要为病人的健康和幸福着想。可做可不做的不做,可做小就不做大,还应注意到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问题。
长寿之道:知足常乐
如今的魏克湘教授,耄耋之年却精神抖擞,满头华发却思路清晰。只是背有些驼了,行走略有不便。
她说自己从不刻意保健,也不吃任何保健品。一日三基本餐以素食为主。如果一定要为长寿找个理由,那就是:要知足。
“以前整天忙忙碌碌,总感到时间不够,老希望一天能再多给我2小时多好!退休以后,就变得很从容,没有牵挂,没有压力,自由自在。可以花时间,沉着冷静地判断各种事物的价值,感悟人生,这是以往根本做不到的。”魏克湘教授闲时会用iPAD上上微信、看看剧,偶尔还会回浙大一院看看她的学生们,日子过得充实有味。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心,我一生虽然平平淡淡,但没有虚度此生,我会很珍惜余下的日子。“魏克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