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潇 林晨 相静宜 雷霆 王港龙
摘 要:文章以上海市为调查点,对调查点养老院、福利院及社区的失能老人照料现状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研究上海市失能老人的生存现状、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料需求、失能老人养老照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方案,旨在为提升我国城市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料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一、问题提出
失能老人是指因为年老而患有疾病,甚至导致伤残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吃穿住行等室内活动,日常生活无法自己完成,主要依靠别人的帮助,甚至完全不能自己独自生活的老人,这些老人需要家人给予心灵上的慰藉和生活上的照顾。
我们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间前往上海市徐汇区的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和上海市徐汇区宛贤敬老院,对从事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从业人员和老人家属进行调查访问。我们通过在上海市徐汇区的调查,探查上海市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现状,阐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为提升我国城市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料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二、上海市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现状
1.现状概述
2016年,上海市户籍人口1442.9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35.95万人,占总人口的30.2%。本市老年人口中,14.6%是失能人口,其中完全失能人口在所有失能人口中高达32.8%。上海市有600余家养老机构,包括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和养老公寓,这些养老机构对普通老人和失能老人同时开放,失能老人没有得到更完善特殊的照料。在这600余家养老机构中,仅有90余家提供医疗护理服务,针对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养老机构更是少之又少。从2012年起,上海市政府把筹建社区日间托老机构作为实事项目。2016年,上海曹家渡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正式成立,与传统的老年人日托所相比,该项目以中轻度失能失智老人为主要接收对象,为街道、医院、机构的三方合作公益項目,因此失能老人不仅能得到更好的照护,费用的负担也能得到缓解。上海市对失能老人养老照护的优惠政策在渐渐倾斜,但现有的条件无法满足失能老人的需求。
2.当代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逐渐多元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料需求必定会有所增加并呈现一定的转变。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高龄人口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尽管生活水平不断改善,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但仍有80%的老年人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有20%的老年人身体机能有缺损,缺乏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顾能力,这些失能老人可能长期需要不同程度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失能老人对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日常生活照料需求以及医疗护理需求也更加迫切。
三、上海市失能老人养老照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养老行业飞速发展,为很大一部分的老人提供了安度晚年的居所和养老照料的服务。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失能老人的养老,还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正常需求。
1.失能老人经济条件有限,物质支持来源渠道少
(1)家庭规模缩小,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责任重。由于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上海市的“四二一”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数量庞大,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每个家庭成员照顾老年人的负担较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养老功能已经不断地弱化。对于失能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来说,日常生活照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失能老人配偶健在的话,日常照顾的责任往往落在其配偶身上;如果配偶身体不好甚至不健在了,那么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料就会落在子女的肩上。由于子女不多,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老人。
(2)失能老人疾病缠身,医疗照护费用支出过大。失能老人之所以失能是因为各种慢性疾病所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帕金森症都可能会导致失能,有些失能老人可能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失能老人的养老不仅是治疗病症,还要养护身体以延长寿命。因此,除去日常生活照料的费用,还有吃药就医、定期检查的费用,虽然有医疗保险的支持,但是医疗保险可以报销的只是一小部分,一般的家庭难以支付长期费用。
(3)专业养老机构的照料费用较昂贵,进入门槛较高。调查显示,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老人有专业护理人员的照料,每个老人都有独立的房间配置,条件非常适合失能老人居住。但入住门槛较高,一般的老人都无法得到入住资格。而与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相距不远的宛贤敬老院入住门槛不高,但居住的老人较多,居住环境较差。上海市的养老照料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的形势与失能老人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距离。
(4)政府经济支持力度薄弱,难以改变失能老人生活困境。经济问题是现代社会家庭养老会面临的较大问题,失能老人所在家庭的经济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服药就医的质量高低。目前的上海市没有给予失能老人特殊的补贴,一般老人的补贴标准无法使失能老人的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
2.失能老人生活水平低,生活照料支持有限
(1)失能老人养老照料服务项目有限,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通过调查发现,上海市对失能老人提供的服务非常有限,在生活照料中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日常服务,失能老人缺少精神世界的满足。对于现在失能老人比较急需的具有一定知识含量的如精神需求以及法律、医疗等需求却没有涉及,尤其是法律维权方面,对失能老人提供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较少。失能老人所在的一些社区服务中心,只能对简单的疾病进行处理,不论是医疗设施还是医疗专业人员都比较缺乏。失能老人年老体弱,很多老人都有慢性病,但是这些问题在现有的社区机构中却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2)养老照料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实地调查显示,从事养老护理服务的人员配备还很不科学, 大多数人员都不是专业的,这是当前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常态。从事照顾失能老人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下岗退休人员,他们不是因为热爱这项工作或者他们具有这方面的专长,而是因为这项工作门槛低,他们在没有别的更好的就业机会的前提下才选择了这项工作。与此同时,养老照料工作人员的待遇也比较低,没有吸引力。养老照料的服务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有待提升。一些服务人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工作积极性比较低。这就限制了整个养老照料服务质量的提高。
(3)社区照顾执行不到位,社会参与度不高。由于相关资金投入较少,所以在失能老人养老照料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一般还处于零散和自发状态。具体的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国家和政府,政府对失能老人的养老照料方面缺少关注,失能老人可能会面临投诉无门的困境。社会组织的力量介入比较少,方式比较简单,一般主要集中在社会救助方面。另一方面,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志愿者也非常缺乏。
3.失能老人自我调节能力差,精神慰藉支持欠缺
(1)失能老人情感需求强烈,得到的回应有限。失能老人在失能前后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很大的落差,难以很快接受自己的失能现实,若是情绪无法得到疏解,就不能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很有可能会患上抑郁症。而失能老人的子女亲属平时与老人之间的沟通也较少,难以发现失能老人的不正常情绪,因而老人会更加失落,甚至可能会引发老人的极端行为。
(2)失能老人精神娱乐活动少。从情感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失能老人若是生活在敬老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中,就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的家庭和亲人,缺少与家人的情感交流,使老年人缺乏家庭的归属感,逐渐产生生活的孤独感、失落感以及被抛弃感。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使老人变得郁郁寡欢,负面的心理日积月累,将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完善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对策
从失能老人需求角度分析,首先,随着上海市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长,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服务需求总量将会不断地增加。其次,由于上海市老年群体受到身体素质、文化背景、养老观念、收入水平以及家庭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养老服务需求也逐渐多元化和层次化。养老服务需求总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养老需求的差异性都会对当前上海市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性。在供给侧方面,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及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数量和质量逐渐不能满足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最后,现有的失能老人社区养老服务种类主要是以保障失能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为主,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养老服务种类应该更加多元化,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失能老人。
1.政策的引导
政策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政府在失能老人养老照料条件改善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社会工作的开展必定是要依照社会政策和制度的发布,并且在社会福利的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社会各阶层工作者应将其在社会工作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经验教训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改善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服务质量,推动社会政策的发展。
2.社区工作的推进
(1)加强文化宣传。社会工作者应该多进入社区宣传尽孝敬老文化,提高社区失能老人的社会关注度。敬老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迫于生活的压力、时间精力的缺失等各种原因,存在很多忽视歧视老年人的现象。失能老人因为生理机能的退化衰老,疾病缠身,生活难以自理,因此成为年轻人嫌弃的对象。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大力宣传敬老尊老爱老的文化知识,开展关爱失能老人的活动,动员其身边的人来帮助失能老人恢复健康。
(2)提供更多精神照料服务,改善社区邻里关系。应该重视失能老人精神方面的照料,主要是为失能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让失能老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失能老人拥有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排解他们心灵的郁闷和孤独。
(3)加强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失能老人养老照料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规划,养老服务人员的护理水平直接决定了老年人接收到的养老服务质量。从长远上来看,老年人接受到的养老服务质量优劣又决定了老年人能否长期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加强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建设对失能老人养老照料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建立社区失能老人服务站,提供服务热线。为了保障失能老人在社区内得到更加便捷、及时的医疗救助与护理,就需要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实现“医”和“养”的有效结合。“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模式不仅可以使老年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良好的医疗康复与护理服务,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还可以有效地对养老社区内的养老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此,为了推动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医养结合”的方式必不可少。
3.拓展筹资渠道
上海市政府应该提倡建立失能老人基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引导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到失能老人养老照料服务和资金筹集中来,使得社区的养老资金筹集渠道多元化。上海市政府可以鼓励不同规模的慈善组织及志愿者对失能老人进行资金捐助活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金的来源渠道。失能老人养老社区应该积极开拓发展养老照料服务的产业化之路,根据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养老服务需求,制定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实行有偿服务提供和抵偿服务提供,以此丰富养老社区的资金来源渠道,为实现失能老人养老照料模式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失能老人数量不断上升的新态势,因此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问题应该得到广泛关注。基于“未富先老”环境的影响,对失能老人社区照料问题的探究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上海市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现状、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的问题成因及解决对策。失能老人是弱势群体,更需要得到社会与家庭的帮助和关心,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限制,社会资源缺乏,因此如何整合社会机构多渠道的资源,完善对失能老人提供照料服务的内容是当下的重要课题,在中国如何寻求到一条针对失能老人养老照料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实地进行调查、访问,整理相关文献,借鉴国外经验,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失能老人社区照料的对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1]陈秀丽.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抗逆力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7.
[2]钱思寒.城市失能老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完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
[3]龍 静.我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问题探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
[4]张 铭.城市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料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6.
[5]张永梅.我国失能老人医养康护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