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期待视野和文本的召唤结构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为文学文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 本文主要从期待视野的历史性和文本的召唤结构出发,对西奥多·德莱塞的经典作品《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新的阐释,揭示了特定人物形象在不同读者环境中的不同接收效果。
关键词:嘉莉妹妹;德莱塞;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文本召唤
“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汉斯·罗伯特·姚斯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来的,后来在姚斯和沃尔夫冈·伊塞尔的共同发展和完善下造就了20世纪下半叶影响深远的一个美学流派——接受美学(马以鑫, 1995)。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接收作者的单方面塑造的人物与情节,而是主动的创造者,实现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可以说接受美学提高了读者的地位,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 接受美学流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此后便逐渐衰落,但接受美学已经融入了各种文学思潮,继续影响着文学批评与评论。
《嘉莉妹妹》从诞生之日起便生出了众多的争议,从接受美学理论来看,文学作品的争议产生的根源在于两方面,一是作品文本产生于读者期待各异的复杂社会背景下。二是作者在文本建构过程中创制了诸多的意义空白也是导致文学文本长时间受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1 历史性期待视野下的主人公
从接受美学意义上来讲,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面前绝不会以同样的面貌或印象呈现,在文学中,“根本没有独立、绝对的文本,它们犹如乐谱一样,只有依靠读者的“演奏”才能变成美妙的音乐”(赵冬梅,2007)。由此可见,读者的期待视野直接决定了读者对所读文本意义及形式的评价标准,而首批读者或文学批评家对于特定文本的评价往往也会影响到后世读者的心理期待。
起初对于《嘉莉妹妹》的不断争论完全可以归根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复杂社会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松动了禁锢美国的传统思想,但以传统基督文化仍影响深远。而小说中的男女主角嘉莉和赫斯特伍德与基督传统文化中的绅士淑女的标准明显相去甚远,按照基督教文化的期待视野必然要求嘉莉以身败名裂而终,然而德莱塞并没有因嘉莉的“堕落”而谴责她,反而使她凭借“堕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本应该处于主导地位的男性代表赫斯特伍德却以自杀而终。面对这样一个与传统期待相悖的男女主人公,小说难免会在当时受到来自美国文学界和社会的声讨。
另一方面,当时的美国妇女已开始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她们不再相信“妇女的责任是生养孩子”、“妇女生来就是做母亲的好料子”等信条。(蒋道超,2003)这种思想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而进一步发展。这就使得读者对嘉莉的形象有了新的诠释,所谓的“堕落”实际上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她的,她实现梦想的过程正是女性走向独立的过程,而赫斯特伍德不过是达尔文“适者生存”理论下的一个牺牲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嘉莉和赫斯特伍德都是社会和文化影响下的产物。
2 文本的召唤结构对期待视野的有力支持
英迦登指出文学艺术作品中“不定点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创作失误的结果。相反,在每一部文学的艺术作品中它都是必需的。”(英伽登,1988)那“不定点”或“未定处”又是依靠什么来实现的呢? 首先,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本身具有“非穷尽性”,其次,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肯定了它当中出现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现象。
嘉莉离开杜鲁埃投入赫斯特伍德的怀抱,似乎是为了“物”而出卖了自己。然而嘉莉真的是背弃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吗?在杜鲁埃心中,嘉莉到底是在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杜鲁埃经常光顾赫斯特伍德的酒吧,“既是渴望得到乐趣,又想在比他更加殷实的人中间崭露头角。”仪态稳重亲和的赫斯特伍德成了杜鲁埃认为是“值得结交的人物”。在杜鲁埃看来,漂亮的嘉莉只不过是他的一个附属物和炫耀的资本,是拓宽自己人际关系的砝码。嘉莉在杜鲁埃那里看到的是結婚无望。不能排除赫斯特伍德外在形象对嘉莉的吸引,但他承诺的“结婚”嘉莉似乎有着更大的诱惑力,如此看来嘉莉真的道德沦丧吗?
而赫斯特伍德是不是咎由自取呢?作为一名酒店经理,从外表看他拥有令人羡慕的一切,按照社会期望赫斯特伍德应该忠于家庭,尽享天伦之乐,不应该背着妻子去追求嘉莉,更不应该抛弃自己的家庭,卷钱与嘉莉私奔。然而,赫斯特伍德真的要为自己的出轨负全责吗?在作者叙述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很多的意义空白等着去挖掘。爱慕虚荣的太太,喜爱打扮和和不怎么关心家庭的儿女,多年来赫斯特伍德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中度过的呢?真的是表面看来的舒适温馨吗?所以当天真、漂亮、情趣高雅、感情细腻的嘉莉出现时,一切看来又都是在情理之中。
读者接受理论为读者理解《嘉莉妹妹》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不同的期待视野把人物形象从作家手中“解放”出来,或可憎或可怜或值得赞美,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都会在文本中找到自己所期待的形象,作品也因而变得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德莱塞.《嘉莉妹妹》[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加达默尔. 1992. 《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 蒋道超. 2003. 《德莱塞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罗曼·英迦登.1988.《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陈燕谷,晓未,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5] 马以鑫. 1995.《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6] 张磊. 2014. 从接受美学视角解读《嘉莉妹妹》[J]. 文学教育(上),(05):155.
[7] 赵冬梅. 2007. 传统命运的再定义——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嘉莉妹妹》[J]. 泰山学院学报.
作者简介:胡圆圆,女,汉族,山东即墨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二年级,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