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精神的居住区更新改造规划研究
——以武汉青山区红房子片区为例

2018-01-03 12:36管子仪李红润
城市观察 2017年6期
关键词:青山区红房子场所

◎ 刘 润 管子仪 李红润

基于场所精神的居住区更新改造规划研究
——以武汉青山区红房子片区为例

◎ 刘 润 管子仪 李红润

城市建筑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城市发展是历史文化和城市精神的有机延伸,然而推倒重建式的城市更新使场所精神难以延续。老居住区是其中一类蕴含着丰富的日常化、情感化、地域性的场所精神的区域。本文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文献梳理、归纳演绎等系统的质性研究方法,首先对老居住区的场所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并据此提出基于场所精神的老居住区更新改造的一般思路和方案;其次以武汉青山区红房子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寻红房子片区的场所精神以及更新改造所应采取的途径与方案,希望以此为城市老居住区更新改造提供一定借鉴。

场所精神 更新改造 城市文化 红房子片区 武汉市

一、引言

城市空间是社会和历史的构建,包含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情感意义,是体现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化与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如何看待和处置城市中的老建筑、老街坊,成为当代人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规模的用地置换中,由于观念和认识水平等多方面原因,历史上形成的大量具有保护价值的优秀工业附属居住区及其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1]。一些地区在发展中单一地关注土地经济价值,忽视老居住区的历史文化价值,采取“推倒重来”的方式,使其文化内涵未能得到有效挖掘和延续。这种常采用推倒重建的单一开发方式,不仅造成了财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破坏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纹理和社会网络关系,也严重破坏了该地区的传统风貌和特色。针对此种现象,本文以武汉市青山区红房子片区这一正在经历旧城改造的老城区为例,针对旧居住区更新改造中如何保护原有的地方文化、延续地方场所精神这一核心问题,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社会调研、归纳演绎等方法,尝试性提出基于场所精神的旧城更新改造的一般性规划,以期为当前城市正在大规模开展的旧城改造规划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也营造出更多有地方意义的空间场所。

二、场所精神下居住区改造规划的理论框架

(一)居住区的场所精神解读

1.场所与场所精神

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阐述到“我们所指的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即场所的本质。一般而言,场所都会具有一种特性或‘气氛’。因此场所是定性的,‘整体的’现象,不能够约简其任何的特质,诸如空间关系,而不丧失其具体的本性”[2]。场所内建筑的分布反映了其内部之间的互动与联系,同时,场所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结合人们的需求,发生演变,这些形态、颜色、建筑的格局分布等要素共同组成了“场所”。

“场所精神(genius loci)”这一概念来自古罗马,根据古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守护神灵(guaraian spirit)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2]。他们认为,场所精神是守护神灵赋予本体生命,并使他们具有独特属性的一种体现。即使是两个相同的建筑,地点不同、年代不同、使用者不同,它们的场所精神也不尽相同。当前,人们普遍认为“场所精神”是人随着时间的积累,而逐渐对这一场所产生的空间感和认同感。它是一个场所的象征和灵魂,它能使人区别场所与场所之间的差异,能使人唤起对一个地方的记忆[3]。人是场所精神的赋予者,同时,场所精神中的各种元素在知觉上彼此间的关系又给人以情感上的体验。

2.居住区的场所精神

每个基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事物和活动连接而成的网络,这个网络施加限制,也提供可能性,任何总体设计,无论多么带有根本性,总要同先前存在的场所保持某种连续性,了解一个地点需要时间和精力,老练的总体设计师经常为‘场所的气质’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4]。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空间构成,是体现特定过往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一类区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等信息,因而所形成的场所精神也便与其周边的、当前的城市空间呈现出显著差异。这也决定了对其改造应该在深入解读其场所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为此,本研究从实体、文化和情感三个虚实相容的层面解读居住区独特的场所精神。

实体层面:实体建筑空间是场所精神产生的物质基础,居住区的场所精神寄托于实体建筑之上,建筑给予人以安身之所,使人与场所产生种种情感联系。人生活在街道、院落这些具体的空间里,通过人与环境产生的情感上的互动与共鸣,唤起了人对于场所的情感联系。

文化层面:发展演变历程是场所文化的积淀,居住区的场所精神贯穿于其发展演变历程,在塑造过程中会受到地域性和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它是一种动态的表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结构和文化环境下,所体现出的精神也是各不相同的。

情感层面:人要有认知和参与才能形成对于场所的认同感和方向感,人是这个城市的主体,当人与其产生互动才能衍生出这个场所的内涵。居住区经历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对生长于此的旧人来说,都是满满的回忆,这些记忆或脉络是赋予不同区位老建筑、传统艺术、老居民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气息和生活方式[5],这是新建筑无法给予的。

(二)场所精神与居住区改造规划

场所精神是旧居住区改造规划的基础和提前,好的旧城改造规划应该是以场所精神为指导的,规划后的场所应该与规划前的场所具有文化上的传承(图1)。通过这种规划改造,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特有的老居住区,营造出富有独特历史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场所,充分挖掘历史、人文价值,充分发挥出其适应时代需求的作用[6]。

1.规划方向

商用型功能转型:符合时代特征的居住区更新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找出城市建设的症结,完善城市功能是城市建设规划者的使命。商用转型不仅为城市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带动其周边商圈的发展,更加促进了城市职能的完善。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商用转型方向做出了许多探索,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平遥古城、上海新天地、北京798艺术区、武汉昙华林与汉阳造等。这些富有浓厚地域文化的空间,重新唤醒了人们内对历史的关注和对富有情怀的创意空间的向往。

纪念性功能转型:纪念性功能转型是遵循每个城区的原有特色而进行的改造,这种转型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效益需求。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德国人摒弃了大拆大建的“除锈”行动,将其改造成了一个纪念型的文化体验中心。由此可见,这种纪念性功能转型不仅能提升工业区的产业文化氛围,让人们有新的渠道了解在自己生活范围外的各种社会生产活动,更能增加城市的特殊魅力和城市的长远经济发展动力[7]。

原功能转型:即不改变建筑原有的功能,只对老化或损坏严重的部分建筑进行修补,重建与优化处理。此种转型方式并不会在短期范围内获得经济效应和利益回报,但其却更有利于旧城区环境的绿色发展,有助于区域与使用者的良性互动,唤起使用者的情感认同,从而体现出鲜活的场所精神,使得旧区域与城市的整体发展和谐共生。如纽约大中央火车站的修复改造,就是典型的原功能转型案例,它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当地居民对往事的追忆,给人以心理上的抚慰,提高了人们在情感上的认同。

2.规划内容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剧,快速发展的居民区改造规划,太过于重视建筑本身的效果,注重流行的建筑风格提升当地的现代化形象,却忽视了软规划,导致当地的人文风貌与历史气息的缺失,同时也丢掉了城市的历史,牺牲城市的长远利益,使整个地域的建筑群丧失了独特的风味,给城市及其特有的文化写照造成永久的遗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8]。

在进行改造时,要在保留原有历史特色的情况下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以促进地域的发展。将建筑与当地的场地精神有机地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系统,而对于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我们应该充分研究该地区历史人文,归纳总结和提炼其场所特性的元素,力图使这些场所精神以某种形式体现在建筑的各方面[9]。而我们在改造的同时也力求一个可以对话的城市,这种对话不仅是物与物之间的对话形成的环境系统间的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形成规划政策的透明化,还要有人与物之间的对话,在规划中融入人们对于旧城的思想与情感,更加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保留与传承使建筑物更有人情味。

图1 基于场所精神的居住区改造规划研究框架

三、红房子片区的旧城改造规划

(一)研究区域与方法

红房子片区位于武汉市青山区西北部,北沿长江,面对天兴洲,隔江与江岸谌家矶相望,周围公园环绕,交通发达,生活设施齐全(图2)。1954年,党中央批准在青山建立武钢公司后,全国各地的钢铁工人及家属来到武汉,定居青山。武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几代人为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整个红房子片区都是在“一五”期间,国企宿舍自建的浪潮推动下,仿照苏联的工业生活区模式而修建的。红房子片区作为武钢的发展写照,见证了几代武钢人的生活变迁,它们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青山区的城市标签。

为获取有关红房子片区的资料,本研究采取了文本分析、社会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以及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研究初期,收集大量国内外有关城市更新改造的研究案例等理论性的书籍以及图片,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分类归纳。随后前往青山区的红房子片区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访谈,着重了解了老街区的分布格局、发展演化历史、建筑状况、现有开发与规划情况、原住民过往与现在的日常生活,以及原住民对红房子的情感态度等,并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更新补充。

图2 红房子片区范围与区位

(二)红房子片区的场所精神

所谓红房子的场所精神,从实体、文化和情感三个层面来概括和总结,是1950年代的苏式建筑、街坊和院落,在近60年的发展中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工业发展文化,是武钢人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寄托,其建筑形式、空间组织、街区形态以及蕴藏其中的街坊日常生活与文化(图3),同当代城市生产、生活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能够为当代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和文化感知[10]。

图3 红房子的场所精神

1.实体层面

青山区红房子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修建的,一般都是三层的砖木结构,外墙呈现红砖墙绿木窗形象,屋顶有平顶或带烟囱的斜坡屋顶加小窗,红房子排列整齐,每12栋红房子排列成矩形,围绕着中央的绿化带,从空中俯瞰一幢幢建筑交错构成了繁体“囍”字(图4)。“红房子”历史建筑彰显了青山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区建筑风采,且片区面积大、容积率低,对该区域的城市肌理、天际轮廓线和空间密度有重要调节作用,在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11]。

2.文化层面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红双喜的总体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中追求喜庆吉祥的价值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屋顶由红色瓦铺成“人”字形,象征红房子由无数“人”支撑,体现了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彼此友善以及人民的强大力量;“团结户”和仿“四合院”的格局,显示出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也显示出一种和谐的邻里关系。

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红色是革命的象征,红色的外墙,红色的屋顶,一片片醒目的红色,展现出革命年代的良好精神风貌,以及老一辈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各街坊的整齐排列、结合紧密,体现出武钢人团结一心,为武钢发展和新中国的建设而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同时作为苏联在1940年代居住区的主要建造模式,在“156”项目苏联援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这种独特的街坊文化成为当时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烙印。

记录文革时代文化。红钢城的老地名是“蒋家墩”,在20世纪60年代被革委会改名为“红钢城”;街坊的墙壁上是宣传毛主席语录和政治理念的地方,记录着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警示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3.情感层面

图4 红房子片区的空间形态与建筑

20世纪50年代末,来自中国各地的工人汇集青山,支援武钢建设,随着武钢的发展,工厂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邻里之间逐渐熟悉,来自不同地方的工人在此定居,他们的情感归属于一个具体的场所,他们已适应和融入新环境,已把红房子当做“家”,武钢人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判断已经与红房子密切相关。武钢工人在此定居后,方向感与认同感都获得充分发展,武钢人对红房子产生了真正的归属感(图4)。红房子在武钢人的情感世界里,承载着青山人的记忆,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奋斗史;见证着中苏友好时代,是两个国家共同的宝藏;印证着武钢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工业化进程,是城市发展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录着“一五”计划时期的艰苦与热情,传承着老一辈人的进取精神。

(三)红房子片区的规划导则

红房子片区交通发达,生活设施齐全,开发价值巨大。同时武钢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具有历史纪念价值,与它相关联的红房子片区记载了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传承了红色革命文化,其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地体现了武钢精神(图5)。基于这两个方面,我们对红房子的改造做出如下分析:

图5 红房子的演变

1.利益相关主体的规划

政府在红房子规划中的态度是将其作为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更新改造,在保护武钢工业遗传的同时发挥其滨江优良条件进行开发,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开发商在红房子规划中的态度是充分发挥其在滨江商务区中的重要位置,有意将青山滨江商务区东片打造成为华中金融创意中心,整体开发7-14街坊,作为其在武汉的示范性区域开发地产项目,十三、十四街坊作为项目启动区,七、八、十二街坊作为项目二期,九、十、十一街坊作为项目三期,八、九街红房子建设创意产业园,十四街建设金融中心[13]。

社区居民对“红房子”保护与利用的意向主要包括三种:超过一半的居民认为可尽快拆除,重建小区;少数居民认为“红房子”是武汉市重要的工业遗产,需保护修复。也有少数居民认为不用改造。此外11%的社区居民赞成逐步建成现代小区,并应该留下足够的时间以解决和平衡各方面利益,并给社区老年人留下足够的时间适应变化,其中,3%的社区居民同意迁移,将“红房子”建成社区博物馆;2%的社区居民赞同建造文化创意园[14]。

可见,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开发与保护意向各不相同,利益相关主体的规划是确保红房子片区多元化协调开发的重要基础。因此在规划中首先要针对利益相关主体进行沟通协商,明确各类主体的规模、对于更新改造的态度;其次找出各类主体的利益点所在并整合考虑,并结合更新改造成本估算寻找最优利益契合点。

2.更新改造方向选择

因武钢而发展起来的青山区,随着武钢和宝钢的合并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空前乏力。在此背景下,红房子更新改造对推动青山区更新发展、完善城区功能、确定发展方向、传承地域文化、发挥区域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红房子更新改造方向主要可向商用型功能、原功能和纪念性功能三种方向转型。

红房子片区具有重要的历史遗产价值。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曾经处于偏远位置的红房子片区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地带,对其进行商用转型无疑是提升青山区经济地位的捷径。尤其是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而遇到经济瓶颈的青山区,找到一条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商用转型之路,就可能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立足于红房子片区现状,对其进行一系列修复和改善施工,保持红房子原有风格特色,利用红房子的特殊历史来彰显青山区的文化魅力,借此带动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对周边区域商业发展也有积极效应;从根本上说,城市是为“人”所设计,城市需要大量公共服务设施来满足和适应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将青山区的独特历史魅力融入公共服务设施对人的游憩和身心愉悦更具价值。

3.更新改造规划内容与过程

在红房子居住区的更新改造中,应该注意将硬规划和软规划相结合,硬规划要做到合理利用现有的相关设施和房屋,有效开发,依据红房子的现实情况进行改造,注意内部结构的统一,不能破坏红房子片区原有的建筑格局,尽量使负面影响最小化。在改造前进行统筹规划,以求达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建设项目相匹配,同时还要做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完善以优化居民的居住环境。软规划则要突出红房子原有的文化内涵,保存红房子特有的历史文化气息,在红房子片区现有景观环境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更新改造,力求既能保留在现代化建设中与红房子相关的历史记忆,又能推进青山区的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新城环境的双赢,以达到综合收益。

在实现改造的过程中,不应仅是政府和开发商进行规划制定,更应提倡让社区居民参与其中,居民作为最直接的更新改造的接受者,对规划的具体内容可以提出相应的要求或建议。实行参与式的规划更能实现红房子片区的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对话,达到人与环境相融合,提高综合效益。在规划方案的制定中还要分析好具体细节,灵活处理各种问题,不受局限思维的影响,根据规划参与的意见及时调整规划方案。

四、结论与讨论

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更新、忽视场所精神的现象,本研究提出结合区域的场所精神改造代替简单的推倒重建的方式来解决城市历史文化延续的问题。从三个层面提炼居住区的场所精神,以武汉市青山区武钢生活区红房子片区为例,分析其改造现状,挖掘其场所精神,根据其区域特色提出更新改造方向,实现对红房子的有机再生,延续其生命周期,形成良性发展。本研究强调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中,应注重传承老居住区的历史文化内涵,把目光转向那些早已存在的、历经时间考验而生命力依旧的东西,去挖掘蕴藏在其中的持久不变的特质,延续城市记忆。发掘出老居住区的场所精神,通过更新改造的方式让居住区的场所精神得以延续,让一代又一代的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场所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更新是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趋势,而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基于场所精神的更新改造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现实性、迫切性、可操作性和必要性,在未来的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其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

(特别感谢王祎蕾、刘文斗、贺大为、望元庆等四位同学在本项目调研和资料整理过程中所作的贡献。)

[1]刘奇志,何梅,汪云,等.武汉老工业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0(07):39-43.

[2]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M].黄富厢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张位中.国内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研究——基于文化空间与场所精神理论[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13-16.

[5]陶希东.中国城市旧区改造模式转型策略研究——从“经济型旧区改造”走向“社会型城市更新”[J].城市发展研究,2015(04):111-116.

[6]姚海容.传统历史街区的更新——以上海龙华历史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及城市设计为例[J].规划师,2011(S1):60-67.

[7]柳婕.工业区住宅环境的保护与转型——以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中国江苏南京,2011.

[8]姜华,张京祥.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J].城市规划,2005(05):77-82.

[9]胡铮.基于场所精神的老旧建筑改造与更新[D].天津大学,2013.

[10]徐苏宁,王国庆,李世芬,等.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J].城市规划,2017(02):81-84.

[11]汪洋.武汉青山区老工业住区的衰退机理与保护更新研究[J].工业建筑,2014(09):11-13.

[12]亿房网.青山滨江商务区蓝图初显 青山版楚河汉街浮出水面[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63368430471157&wfr=spider&for=pc.2017-03-31

[13]韩忠,程雪松.武汉市青山区“红房子”社区居民保护与利用意向调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8):69-70.

Upgrading the Planning of Residential Areas Based on the Spirit of Place:A Case Study of Red House Area in Qingshan District of Wuhan

Liu Run,Guan Ziyi,Li Hongrun

Urban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record the path of cities’ development,which is often regarded as an organic extension of historical culture and city spirit.However,radical urban renewal makes the spirit of place hard to continue.Old residential areas with daily,emotional and regional spirit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rban space.Through field research,literature review and some logical thinking methods,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spirit of those old residential areas and puts forward the general ideas and programs of the renovation of old residential areas based on their spirit of place.It conducts a case study of workers’ residential area(namely the red house area) in Wuhan Iron and Steel Company,explores the spirit of red house area and the approaches should be taken in its upcoming renovation,since the city is planning to renew this area.It is hoped that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large-scale renovation of the old residential areas.

site spirit; renovation; urban culture; red house area; Wuhan

TU984.12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7.06.011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计划研究项目(Q20161004)。

刘润,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学。管子仪,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与改造。李红润,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

陈丁力)

猜你喜欢
青山区红房子场所
保卫红房子
保卫红房子
做少先队员的幸福摆渡人——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幸福南路小学教育联盟—校区少先队活动巡礼
小蜗牛晒太阳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武汉市青山区武东街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的调查
恋爱场所的变化
红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