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方法,体现段落学习的自主性

2018-01-03 02:11:21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诸葛珮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5期
关键词:赵州桥风车段落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诸葛珮

改进教学方法,体现段落学习的自主性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诸葛珮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都表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但由于每位学生的心智水平、认知经验存在差异,他们在发现、挖掘文本更深层的内涵时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方式,重视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想交流、碰撞和融合中开拓思维,激发段落学习的兴趣的欲望,提高自主学习段落的效率。

一、以串联词句为突破点,巧知大意

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加强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有效整合,是中段段落教学的重中之重。但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让学生体验概括过程的重要性,并及时总结方法。

在第二学段的课文中,主要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和说明居多。针对写人段落,首先要读懂写的人物及其性格特征;针对记事段落,则要重点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比如《搭石》中“换石”与“让石”所在的段落都属于承接段式,而用关联词自然地串句成段则是

本文的亮点所在,更应该称为学生逻辑概括的训练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设计以下的课堂训练,让学生在词语填空练习中自主体验概括的过程,体会文章表达的有序性。

1.用四个字依次概括过程。

(1)换石的过程:发现不稳—( )—找来搭上—( )—满意离去

(2)让石的过程:溪边止步—( )—( )—等对方过河—( )—( )

2.圈画出连接整个事件的关联词。

3.抓住关联词,朗读想象画面。

二、以趣味图示为逻辑点,概括段意

对于段落教学,概括段意永远是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诸多教师在进行该方面教学时往往会束缚于传统教学手段,过分追求概括的结果和答案的统一,无视方法的指导和点拨,无视学生的多元表达和概括。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概括能力必得不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笔者考虑到中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有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那么趣味图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学生对文章结构组成的感悟,又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概括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一个创造性表达的平台,可谓一箭双雕。

如在引导学生概括《触摸春天》段意时,教师则可设计如下的图示,让学生在概括填写、相互比较中进行多元概括,并感受表达的“言之有序”,从而对并列段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以拓展补句为发散点,理清层次

理清段落层次,将有助于学生对段落结构的掌握,理解句与句之间是如何有条理地连接在一起的,并为理解段式、运用段式奠定了基础。但为了引导学生切实有序地理清段落层次,笔者认为必要的拓展补句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

如因果段式(由表明原因和结果的句子组成的形式),教师首先应让学生弄清哪句是“因”,哪句是“果”,它们是如何连接起来的。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以“为什么”提出问题,第二句以“原来……”进行解释说明。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并指明原因和结果。在理解了内容和段式的基础上,还可拓展两个经典的因果段落,通过阅读、分析、比较、讨论,发现两个段落的相似点:先交代原因,后说明结果。同时让学生明白:在概括类似段意时,可采用“该段主要叙述了的原因。”这样的补充句子法。在此基础上,让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将这两段话重新组织,并相机强调:像这样的段落我们称为因果段式。相信通过这样的螺旋递进,学生不仅清楚了前因后果的关系,更感受到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再如特殊的过渡段式,以人教版三年级《赵州桥》为例,其中“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是十分典型的过渡句式,它将前后的内容清清楚楚地分为两部分。由于这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过渡句,因此,掌握该段式将有助于对全文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过渡句的剖析来理解段落结构:首先,初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赵州桥的哪几个方面;第二步,找出过渡句并且分析这段话共包含几层意思,并思考这两层意思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第三步,根据过渡句进行上下拓展。联系上文讨论“赵州桥的坚固可以从哪里体现”这个问题;细读下文,思考并讨论“从哪里又可以看出赵州桥的美观”;最后通过对全文的朗读,感受过渡句在文章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也许到这一步为止,很多教师以为段落教学已经结束了,但是笔者在实际课堂中发现依然有不少学生在平常的语文练习中找不出过渡句,或者不善于利用过渡句来概括段意及主要内容。因此,我们还可继续设计一些巩固练习:(1)ppt出示过渡句,让学生根据该句推测上下文的大致内容,接着出示原文,对照猜测的结果。(2)ppt出示内容并列、转折或者递进的两个段落,引导学生依据前后段落的关系补写过渡句。相信通过这样的巩固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扎实地掌握过渡句的结构规律,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同时又让自己在实践中学会了过渡句的使用。

总之,研究和理清句子之间的内部组织形式,有助于学生理解段意,理清段落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段式的能力。

四、以情景交际为延伸点,拓展写段

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迁移运用,并能创造性地表述。在段落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文本的段式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生活,先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训练学生有序表达的能力,在丰富有趣的活动情境中激发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如《做风车的故事》的第三小节,学生在理解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现场教学生做风车,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画、裁、剪、折、钉”等词引导学生进行复述,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做风车的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最后以“制作风车”为话题写段。

总而言之,我们教师唯有切切实实地紧扣个性化阅读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点意识,才有可能让段落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个性解读、教师的个性授课达到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自己层层剥笋似的深入、对点的开掘中掌握学习段落的方法,并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促进段落教学的个性化和高效化。

猜你喜欢
赵州桥风车段落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小读者(2023年23期)2024-01-05 12:45:40
你不知道的赵州桥
【短文篇】
小风车
心理小测试
纸风车
瞻仰三黄风车庙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6
小风车,转呀转
幼儿画刊(2018年3期)2018-04-09 06:16:32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散文诗(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11
学了就要用,不用就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