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艺术

2018-01-03 10:26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本能汪曾祺口味

吃的艺术

人类热衷于吃,与填饱肚子的本能不同,现代人的“吃”已经从“要能吃”进化到“要好吃”的类型,这是千百年来,人类进化出的特有技能。但地球幅员辽阔,仅中国这一个地方就有无限多种的食材的随机搭配。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电视纪录片的热播,我们才了解了,即便是摆在山沟沟某一小家庭餐桌上的日常小菜,都浸满了祖先的智慧,讲究的习俗,虔诚的宗教习惯,以及祖祖辈辈辛勤劳动的汗水。

电影《饮食男女》中,男主角老朱凭借自己台北名厨的手艺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本就颤颤巍巍的家庭关系,每日晚餐丰盛如饕餮盛宴,但儿女们迥异的性格和价值观,依然让本该其乐融融的餐桌一次次上演分裂和告别的舞台剧。但这并不妨碍失去妻子的丈夫期待用自己擅长的“做好吃的”的技能来弥补生活带来的空缺和遗憾,虽然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我们难以否认的是,吃,在中国,人们早已赋予了其比“吃”多得多的功能与意义。

“吃”,究其本质是动物本能,是指用手或工具(筷子,叉子,勺子等)把食物送进口腔,经过牙齿咀嚼后下咽经食道管进入胃里,再由消化系统完成整个消化过程。“吃”常和“喝拉撒”一起构成人类难以抗拒的本能组合,但当人类社会随着工具的进化不断向前发展时,“吃什么、怎么吃”这一话题逐渐被抬到桌面上来,尤其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工业社会,交通运输工具速度的飞速提升将各个地区的生产要素积聚,于是,食材的重新搭配,以及外来吃食的补给,都成为打破传统吃法,是“吃”进入到更高境界的主要推手。

吃的新玩法层出不穷,正当消费者被新花样搞得眼花缭乱之时,一股复古潮流又气势汹汹席卷而来。追求传统吃食,在趋近“天下大同”的今天,难免有些苛责。交通运输工具速度成几何倍增之后,不仅打破了地域局限对食材的保护性,同时为了挤占更大的市场以换取更多的利润,生产和进化出迎合当地口味特色的“外地菜”,而这不伦不类的“外地菜”仿佛一时间成了本地的新传统。另一方面,人类分工的细化,让原本复杂的吃饭工序充分简化,现代人从超市、菜场买到半成品,只需数十分钟,就能烹制出一桌饭食。

汪曾祺谈吃

如果说人在烹制饭食上时间的缩短,体现了人类对“懒”的极致追求,那么在这个飞速运转的时代,能为了招呼人完成从采买到烹煮这一在过去看来稀松平常的完整工序,本身就该是情感的凝结与社会关系的升华体现。因此,相比于下馆子解决台面上的问题,可能请人回家吃饭更能显示其人情味吧。汪曾祺在谈到吃时曾说道,“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也常常引发“吃”上的激烈争吵,有“甜咸之争”,也有“酸辣之辩”,抛开争吵不说,人总能从争论中发觉这世上存着一些与自己全然不同,但又息息相关的人们,也许我们有朝一日也不会接纳他们“吃”的方式,但至少当下,我们正在了解他人的生存文化,开始了解了,路就不远了。正如汪曾祺所说,“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也就是口味这个东西是没有定性的。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对食物如此,对文化或者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

在“吃”被赋予了很多超出“填饱肚子”的意义以后,“吃”不但成为了文化的传承介质,更在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吃”在很多情况下就只是吃本身而已,但在更多情况下,其意义不仅仅是“吃”,不论是情感纽带,还是文化传承,不可否认的是,“吃”都亘古不变的占据着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吃”让人类感知到生之乐趣,活之尽兴。

猜你喜欢
本能汪曾祺口味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阅读理解专练(三)
逆本能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多种口味
口味换不停
汪曾祺为何爱逃课
口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