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崇明
摘 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教师对文章进行分析,并且给出学生相应的标准答案,这就使得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很多的阅读实践以及自身的见解,同时也使得小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但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之下,想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那么就必须要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对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目的,分别是对小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而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中,阅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阅读也能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自己对文章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标准答案,而不让小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理解,这就使得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在新课改背景下,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让小学生能够对文章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能有自身独特的感受,这样就能促进其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一、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他们却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其行为往往是由兴趣所支配的。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很强的目的性,学习过程中如果知识太过于枯燥乏味,那么往往会导致他们并没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果语文教师相应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那么首先就需要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话才能让小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来,成为阅读的主体。有很多方法都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只有学生认为阅读十分有趣,教师的阅读教学才能取得一个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对《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展现到小学生的眼前,并且可以配上动听的音乐,这样就会让学生沉醉在小兴安岭的美丽之中。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文章进行回答,比如播放的视频中涉及小兴安岭的哪几个季节的景色等等,这样的话就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充分发挥小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学效率相对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教师应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对课本上的文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不会让小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反而会感觉索然无味,因此小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就没有很强的积极性,教学效率当然就会相对较低。在新课改背景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对文章进行分析、阅读、理解,这样的话就可以让学生在文化阅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去感悟,完成知识的积累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语文教师在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有一小部分的小学生在读完文章后表现出对课文的厌烦情绪,这种情绪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没有这么穷的家庭,因此这篇课文是作家编的,不是真实发生的。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讲授课文的写作背景,讲那个年代丹麦的老百姓生活就是十分贫穷,同时也不能吃饱穿暖。经过这样的讲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提高,同时教师的阅读教学有效性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学生在对语文课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那么往往阅读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同时也能使得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以提升,反之,如果学生对语文的阅读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但是却没有掌握相应的科学阅读技巧,这样的话往往就会导致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办法抓住重点,阅读的效果也会相对较差。因此想要让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那么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导,以此来让其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为了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的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来让他们掌握精读、略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语文教师在对《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小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分析,课文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借”来向学生提问题,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是什么?它向哪些动物借尾巴了?最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借助于这些问题能够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就会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综上所述,如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很高,那么就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以此来让其有更高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要教授小学生如何去进行语文阅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艳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中外交流,2017(36):295.
[2]任玉琼.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性策略[J].中外交流,2017(44):204-205.
編辑 刘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