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燕 马艳丽
摘 要:人力资源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原理,特指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学科特征、发展历程等层面,人力资源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不同,不能将后者当作前者的子学科或组合部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要依托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理论,将其与自身特点结合,才能有效应对挑战。本文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关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问题,是关系到学科发展、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的重要问题,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管理实践者需要研究并明确的内容。因而既不能避而不谈,将二者混淆,也不能简单的将二者看成从属关系,而是要在逻辑的、历史的视角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了解其联系,找到差异,从而有针对性的研究二者的发展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发展历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前身是雇佣管理实践。为应对环境变化,企业组织管理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创造出了很多新方法和新手段,人力资源管理由此产生[1]。早期,美国学者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时下的美国企业正面临着“工会组织削弱”、“日本的严重威胁”、“激烈国际产品市场竞争”等诸多挑战,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了企业界和理论界研究的主要课题。这一背景下,企业人事管理概念应运而生,随着这一理念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20 世纪 50 年代后诞生。
(二)特征
1.人力资源管理代表了企业对组织和环境变化的反应。由于管理资本、现代公司、工厂制度的出现,雇佣关系的新方式成为了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要素。而环境和组织变化会极大影响雇佣关系,包括服务导向、全球竞争、技术变化、生产力的提高、私营部门工会组织的削弱、政府立法等,且这些影响因素都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予以反馈。
2.人力资源管理是产业心理学、福利工作以及科学管理的结合体。这种合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的,仍处于持续状态[2]。在雇佣关系层面,一众学者和管理者提出并交换了自己的观点,这种不同学科的理论交流促进了人力资源观的进化,并使之成为了一门交叉学科。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概念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指公共部门的雇佣人员,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所雇佣的各类人员。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法律法规的约束范围内,公共部门对雇佣者行使管理职能,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获取、规划和维持。公共部门人力资管理是传统的人事管理经验的新总结,是公共部门为了适应改革和管理发展而探索的新道路。
(二)发展历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是独特的。有学者认为,美洲国家的公共人事管理制度在发展上与美国存在一定差异,但大致相同,主要学说包括罗纳德?克林格勒和约翰?纳尔班迪的“五阶段论”和尼古拉斯?亨利的“七阶段论”[3]。而英国的公共人事资源管理进程具有自身特点,资产阶级革命前,其经历了君主恩赐制;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又经历了个人赡徇制;英国在资产阶级两党政治建立后,经历了政党分赃制;时至现代又经历了现代文官制度。
在发展过程中,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人际关系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等成果进行了借鉴和吸收,但从整体上看,二者的发展历程是差异化的,是不完全一致的。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一)概念关系层面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目标对象是企业,在目标、理念、职能、方法等方面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一些共同点,但主体、客体与其有着根本差别。二者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不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原理在公共部门的具体运用”,这种说法是严重的误解。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属”与“种”的包含关系,二者的研究对象均包含公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因而二者是一种交叉关系。
(二)学科关系层面
我国的学科和专业具有专门的分类目录,根据目录,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从属于同一学科门类[4]。等级相同,同为一级,但学科内容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属于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
(三)学科发展历史层面
在历史演进历程上,二者的区别较大。由于经历不同,二者本身都具有特殊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更强调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应用到特殊领域,这就决定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入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管理模式上不能一味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与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创建独特的发展模式。
(四)学科发展趋势层面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较早,且更为成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受其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影响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是依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来实现的[5]。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发展中面临着变革,包括行政向管理转变、执行向决策转变,这种发展趋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
(五)理论基础层面
时代的发展促使公共行政逐渐向新公共管理方向转变,基于这一背景,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得以发展,并成为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在公共部门的管理逐渐引入了私营部门管理技术,从而推动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因而,即便不能照搬照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也是必然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学科发展和归属等层面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解释为企业的雇员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对独立的,二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渊源,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有具有差异性,必须在掌握其相同点的前提下,尊重二者的关联,对二者进行有效区分并差别对待。
参考文献:
[1]王勇.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关系探讨[J].财会学习, 2017(10):191-191.
[2]吴春雷.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6(7):107-107.
[3]耿卓,戚浩.微文化背景下公共部門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9):132-134.
[4]蔺解伟,程文,徐曼.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 2017(9):399-400.
[5]杨博森.浅析"新常态"时期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3):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