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中,导师起着关键性作用,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优化、学科调整的进一步发展,导师团队在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师团队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不同导师的学科、科研课题资源,营造不同学科交叉复合研究的氛围,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执着的开拓能力,满足学生的职业兴趣及不同学科知识进行系统集成,充分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知识整体性、学科交融性和学生个性要求,以利于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关键词:导师团队;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的关键环节,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和科研创新的现实需要,更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刘晔[1],2014)。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内外部条件,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新忠[2]等,2010),其主要包含知识结构、创新意识、创思维和创新实践四方面的要素(叶海智,丁楠[3],2008)。导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应该更加侧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Lanser[4],2000),相关研究也表明导师因素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姜友芬[5]等,2005;李萍[6],2014)。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单一导师已不能满足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导师团队的组建与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推行导师团队培养的现实需求
导师的职责从研究生的招收与录取中就开始体现,直到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研究生部分课程的讲授、研究生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的指导。由于导师负责制的责、权、利明确、清晰,在研究生培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单一导师已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成为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关键问题。
1、招生规模扩大,生师比失调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研究生教育已步入大众化培养阶段,而作为研究生培养者的导师资源却没有快速增长,指导教师数量无法满足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失调,阻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研究生师生比为1:3.8,2004年,师生比为1:7.7[7] ,到2008年,师生比已达到1:15[8]。在一些热门专业,甚至出现有一定知名度的导师一人同时指导几十个研究生的局面。大多数导师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又有繁重的科研工作任务,有些还兼有重要的行政或社会职务。一人指导这么多研究生,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对所培养的研究生进行认真指导。负责任的导师,能够基本保证与所指导的研究生们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有些导师则由于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工作压力非常大。因为经常要忙于个人事务,不得不让所指导的研究生处于“放羊”状态,或托给课题组的其他老师“代导”,甚至安排高年级师兄师姐带低年级师弟师妹、博士生带硕士生[9]。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2、学科建设、结构调整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的交叉、渗透日益突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某一学科教师掌握和积累知识的广度是有限的,往往限于个别研究方向,即使是最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导师。这样一来,教师个人知识的专门化和学科发展的快速化、综合化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给传统导师負责制带来了挑战。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的壮大,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根本,而导师队伍是其中关键性的因素。随着学科建设和学位点的壮大,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出现,导师团队的建设与优化,可以促进学科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导师团队科研科研更好的构建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创新的平台,顺应学科交融、人才培养的需求,更好的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科技开发实力。
二、导师团队在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提高导师队伍的质量,切实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国研究生教育面前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组建研究生导师团队,由相近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组成导师组,发挥团队的知识互补优势,使研究生能够博采众长,吸取多学科的知识,扩展学术视野,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提高培养质量的源泉,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研究生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包括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指研究生运用知识和理论在自己的专业学习活动领域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并在创新精神激励下提供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其前提和手段是良好的学术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最终目的和归宿是创新创造。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其中目的之一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只有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的导师队伍,才能将研究生教育规律成功地运用于指导工作中,使研究生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高校培养人才的层次和规格,使研究生教育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优化学科结构的途径,有利于全面培养研究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多,各学科之间彼此交错交融,界限日益变得模糊。现代的科学研究具有多学科性质,创新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因而需要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及技术手段来解决现代科学问题。由于导师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方向,研究生置身于多学科或不同的研究方向中开展学习和研究,可以吸收各学科精华,有助于各学科的理论知识、科研方法及技术手段的交叉与融合,形成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效实现学科交叉,有利于全面培养研究生。
三、发挥导师团队作用的重要举措
1、加强导师团队建设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调动导师团队所有成员的资源和优势,相互团结,彼此信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导师团队应由不同学科专业、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组成。在学科专业上要强调相近、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但要把握以本学科专业的导师指导为主的原则;在知识层次上,要强调博、硕学位的导师相结合,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导师相结合,理论基础好的与实践经验丰富的导师相结合,还要充分考虑导师团队成员应尽可能来自不同学校,避免“近亲繁殖”;在年龄结构上,要强调老中青相结合,以保证导师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导师团队管理
健全管理制度是导师团队有效运行的保证。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规章制度的组织是一个无效组织。建章立制,就是告诉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不仅对导师具有约束作用,还能保障他们的权利不受侵犯。一个有效制度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组有关权利、责任和义务的规则,能为一切创造性和生产性活动提供最大空间。导师团队是导师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聚集在一起,需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导师进行管理,明确导师的权利与义务。因此,导师团队制度应该对导师的遴选与退出,导师的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考核聘任方式,导师团队的运行规则、检查制度与交流制度等做出详尽的规定。导师除享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外,还拥有导师的相应权利,对导师团队负责,参与学术活动,履行学术义务。导师团队成员应按照本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积极参与团队内研究生的指导工作,明确规定每个成员对研究生指导的最低时间要求,坚决杜绝团队成员因教学、科研、行政或社交事务繁重而疏于对研究生的指导。
3、加强团队成员学术交流
导师团队培养模式也增加了团队内导师与研究生、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为解决目前研究生之间交流较少的问题,把导师团队各成员所带的研究生組成一个课题小组,要求研究生每周汇报一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举行一次学术报告会,由导师团队成员或外校聘请的专家、学者主讲,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研究生们通过参与由导师团队承担的课题,定期举行个人读书报告会和做团队科研课题汇报,不但加强了导师与研生之间、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和交流,而且可以梳理团队内研究生自身的研究思路,促使研究生对某些问题做深层次的思考,扩大培养团队中研究生的知识面并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晔.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2014(1):163-166.
[2] 陈新忠, 李忠云, 胡瑞.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 成才之路, 2010(1):10-13.
[3] 叶海智, 丁楠. 基于默会知识论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25-26.
[4] Lanser E G. Reaping the benefits of mentorship[J]. Healthcare Executive, 2000, 15(3):18.
[5] 姜友芬, 吴宏翔, 熊庆年,等. 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05, 3(6):51-54.
[6] 李萍. 培养体制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贵州省的实证调查[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2):48-53.
[7] 孙政荣. 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制的探讨[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23(1):87-89.
[8] [9] 缪燕平, 肖天贵, 何建新. 研究生导师团队的建设与探讨[J]. 教育与职业, 2010(20):32-34.
作者简介:
刘静波(1982—),女,山东东阿人,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科员;东南大学行政管理硕士毕业,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从事工作:研究生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社科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编号: JGZZ17_010);2017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互联网+时代下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体系研究”(编号:JGLX17_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