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
【内容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在考试中的分值占有很大比重,它对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新课改体制下,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有了很大改变,着重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细读,从而深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四个方面对文本的细读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学生的初中语文素养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本细读 策略
文本细读,指的是立足文章内容、段落、字句、手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基础上对文章的语言表达进行深层次细腻的认识、阐述和分析的过程。这也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深入挖掘和学习的基础,其目的是能够捕捉文章的丰富信息,进而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目的,以达到最佳阅读体验,从中学习并提高阅读能力。而文本细读的本质则是阅读者和作者心灵交流的一个过程,通过阅读文章,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文字赋予的情感,是对熟悉或者陌生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本文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从课堂教学的起承转合规律,批文入境,引导学生发现、深化、拓展文本的美。
一、起——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课堂佳境
若想深入了解一样事物,兴趣是根本也是动力。“起”是通过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事例等对学习文章前进行的氛围铺垫,其核心含义是课堂的导入。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文章主要有两种情感,一是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二是对读书经历的乏味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进行文章的学习之前师生可以对童年趣事的回忆进行分享,把课堂的氛围引入童年回忆的主题之中,激发学生对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然后一起走进作者笔下的童年世界,进行阅读学习。
二、承——诵读文本,获得初步感知
“承”是继兴趣之后对文章的更进一步学习,对文章的学习不仅是停留在兴趣表面,更要在兴趣的基础上转向内容的学习。因此老师在对一篇文章进行教学之前,会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或默读,对全文有个大概的了解,进而对接下来的文章学习有个印象基础。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给学生时间对文章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对文章疑惑的地方做下记号,对文本有个初步感知[1]。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过程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而体验作者在文字中所描述的童年点滴,通过朗读,体会整篇文章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初步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和对内容有初步感知能力。
三、转——联想生活时实际,引导学生思考
“转”是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转入到个人的思考层次,即通过文章的感情联系生活实际,切身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诵读完一篇文章,对文章的大体已有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要做的是引领学生更深入的探讨文章段落和字句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加细腻的分析作者文字下所包含的情感,进而体会阅读的魅力。老师可以通过对文章重点字句进行选取加以和学生学习,这是对文本细读的关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在开篇便十分引人入胜,通过细读学习,仿佛可以清晰感受到百草园的景物活灵活现展现在眼前,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作者运用大量的写作手法,笔下的百草园被写得别具魅力和富有情趣。同时学习文章的多处细节描写,用儿童的眼光可见作者对童年的美好景色与无穷乐趣的喜爱。为了丰富情感和切身感受,细读时可结合文章句子联系实际,畅谈童年趣事细节之处,进而引起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阅读的思考。
四、合——同类比较细读,拓展思维空间
“合”是指结合同一类文章进行对比学习。初中的语文教材文本丰富,但是文本在编排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规律和根据。因此同类的文本由于编排限制数量是有限的,仅是对教材中的文本细读有些时候无法真正体会阅读的魅力所在和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在细读的教学过程可结合类似文章进行对比,归类学习[2]。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皆为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将这两篇文章结合起来,通过细读,了解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思路结构,进而学习相同的写作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掌握和理解。此外,相似文章结合起来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细节品读能力,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一篇文章进行阅读学习,需要从起、承、转、合四个方面入手,掌握这四大步骤,细读品味文章,可以达到最佳阅读效果和目的。细读作为学习和掌握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越发受到重视。通过对细读进行大致的了解,深刻体会到文本细读的丰富多彩,不仅让老师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受益匪浅。因此在未来语文阅读的学习道路上,学生要发扬细读的好習惯,这样可以更好的体验语言魅力,在学习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增强阅读的能力和提高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马锋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法运用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16(4):35-39.
[2]
黄强. 初中语文“文本细读”策略探微[J]. 课外语文, 2016(14):32-33.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