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朗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8-01-02 17:20张黎
牡丹 2017年33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文情感

张黎

小学生正处于接受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语感、智力、情感都处于发展期。朗读作为小学语文低年段的重要阅读教学任务,值得教师的高度重视。朗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必经之路。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融入作品中,进而提升语文素养。本文将从朗读任务、朗读点拨、朗读活动、朗读评价这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强化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效能。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够在小学生接触发音和文字的初级阶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它也能够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朗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然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趋向于“死记硬背”式朗读,将朗读变成一份沉重的压力,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爱上朗读,受益于朗读。

一、明确任务,合理分配朗读时间

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在指导其朗读时,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设置明确的朗读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在朗读时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再是“念经”式的消磨时间。在朗读时间的分配上,教师也应当根据具体课文设定不同的朗读时间,争取将课堂朗读教学效率发挥到最佳化。

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为了防止学生抱着应付的心理对待整个学习过程的朗读,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多项朗读任务,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适当延长学生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获得充分的朗读体验。

第一遍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自由朗读,在读的过程中用红色笔圈出生字词并标注出困惑的词汇、语句;第二遍朗读:尝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读懂了哪些内容;第三遍朗读:掌握课文的基本脉络,在心里概括出文章的大致意思;第四遍朗读:精读课文,理解每一段落的作用,找出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与同伴交流分享,知道“秋姑娘的信”中暗含的秋去冬来的季节变化特点以及自然界中动物和植物越冬的情形。这样一来,学生每次朗读都带着明确的目的,不再是茫然死板的朗读,在每次的朗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都上升一级阶梯。

有了明确任务的导向,学生在朗读时可以将注意力充分集中,朗读的良好习惯也逐渐形成。教师应让学生在每一遍的朗读中都有所收获,不是为了背诵而朗读,而是为了理解和体验去朗读。

二、适当点拨,品味朗读之“情韵”

学生的头脑并不是一个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根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教师适当的点拨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因为缺乏生活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不知道该如何去读,怎样体会出文章中所擁有的意蕴和情感。所以,教师必须寻找机会,巧妙点拨,联系课文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点,使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共鸣,将沉寂的学习资源“活”起来。

在教孟浩然的古诗《春晓》的朗读时,教师应先为学生划分出朗读的间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学生在朗诵这首诗时应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流淌出诗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在学生朗读前,教师应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鸟鸣”“春雨”“落花”的音乐背景和画面,给学生的视觉和思维以直观的冲击。这样学生在正式朗读时,头脑中便会伴随诗句浮现出具体的画面,对诗歌意蕴和情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诗歌的前两句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学生在朗诵时应用柔和、舒畅的语调,音量不能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微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欢愉心情。后两句写诗人想到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园子里的花被雨水打落了多少。所以,在学生读“花落知多少”时,教师应以问题“同学们,当一场春雨过后,你看到美丽的花朵被雨水淋湿,散落一地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加以点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并重读“落”字,体现出惋惜之感。

教师要在朗读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学生容易出现的困惑点、理解的盲点,再利用点拨的作用巧妙地结合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让学生达到立体化的朗读。朗读时抑扬顿挫,这样才可以读出享受,品出意蕴,悟出情感。朗读教学也变得丰富多采,波澜起伏。

三、设计活动,丰富学生朗读技巧

朗读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的语言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与写作一样,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练成的,要有必要的训练策略和技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可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组织朗读活动,并遵循多样化、灵活化、创造性、实践性等原则,让学生在活动中读出乐趣,读懂道理。

在教学《这儿真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朗读。与分角色朗读不同的是,角色扮演朗读时,学生不但要注重语言情感色彩的把握,还要注意肢体动作的协调。由于这篇课文的故事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作为旁白,由学生A扮演小熊,学生B扮演小鸟,学生C、D、E扮演小鹿、小象、小猴。故事的开头,独身在荒岛上的小熊是孤零零的状态,但由于小学生知识缺乏,很难了解“孤零零”应该怎样表演出来。所以,教师可以运用举例的方法,让学生设想一个人在家,没有父母、玩伴陪伴时的孤单心情。其他方面,学生都比较好把握,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尤其是倒数第二段的小鹿、小象、小猴齐读部分,需要学生十分默契的配合,不但声音要整齐协调,还要读出愉悦、欣喜之感。动作上可以发挥想象力,将不同动物的惯性动作表演出来。

在活动中,学生不但可以将自己全身心投入课文中,认真揣摩不同角色的朗读特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肢体配合能力,将课文绘声绘色地演出来。原本静态化的文字真正“动”了起来,朗读也增添了一层趣味和魔力。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训练朗读技巧,切实提高朗读技能。

四、合理评价,引导学生会读善读

低年级的学生普遍缺少阅读经历,在朗读时面对一些长难句很容易读错或是出现一些丢字、加字的小毛病,还容易犯节奏、停顿、情感把握上的错误。面对这些情况,教师不可以一味地为了鼓励而鼓励,而应当在鼓励的同时委婉地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使学生在以后的朗读中可以表现得更好。

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诗歌篇幅较长,全班几十个人,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里,想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评价的机会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使朗读评价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自己的朗读做出评价,再让其他学生做出补充和完善,最后自己加以示范与点评。学生在自我评价时,往往会关注自己在朗读时的具体表现,比如读得是否流利、情绪是否紧张等。而其他学生为其补充时,可以听出他在朗读时有没有出现错别字、漏读、多读的情况。教师在评价时,能够准确地指出学生整体和细节上的表现。评价的语言可以“先肯后否”,首先肯定学生主动朗读的勇气,指出朗读的闪光点。比如:“你的声音很洪亮,值得表扬!”而对于一些缺点,比如情感色彩上的拿捏,只凭借语言的评价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及時为学生做出示范,比如诗歌中“我”的心情是欢悦的、充满憧憬的,所以在朗读时,也应当读出情感的递进。如此一来,朗读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有听众、有评价、有示范的多元化朗读。在这样一个充分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朗读热情也会越来越浓厚,其可以自由地和同伴、教师做出互动与交流,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朗读教学目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学生朗读能力的评价也是如此,一定要做到多样化、多元化、合理化,既能够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成功的满足,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进步的重要性。因此,只有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形成“百花争艳”的朗读局面,这样才会让朗读教学酿出甜美的蜜。

五、结语

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师要处理好“语”和“文”的关系,引导学生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养成正确朗读的良好习惯,这是学生学好语文、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明确的朗读任务,适当加以点拨,组织多样化的朗读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朗读评价,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朗读素养逐渐增强,使其在以后的语文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

(常熟市元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文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情感移植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