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静
一位牧师到某地讲经传教募捐,他讲得很深刻也很生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被感动了,决定捐款1 000元.牧师讲得已经很到位了,估计该结束了,但他仍在讲,马克·吐温有点不耐烦,决定不捐1 000元了,改捐100元.两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滔滔不绝,马克·吐温开始反感,决定只捐10元.三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旁征博引,他反感加剧,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四个小时过去了,牧师还在翻来覆去地讲同一个道理,他反感透了,最后不但一分钱没捐,还趁人不注意从捐款钵里偷了10元钱溜走了.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那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中,有没有像这位牧师一样的教师在不断重复着让学生变成“偷了10元钱溜走的马克·吐温”呢?
教师的困惑一:“怎么都讲一百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呢?”
某节九年级数学新授课上,教师设计学习二次函数应用的题目,出示一道二次函数应用的例题,题目特点是文字阅读量大,兼以表格形式呈现问题,教师自己大声将题目通读一遍,继而进行侃侃而谈的分析、讲解,约10分钟后,讲解完毕,教师随即出示同一类型题目,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再训练.
教师采用了“出示例题—详细讲解—学生训练”的方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学生在有针对性的再训练题目上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程度却与教师的预期相差甚远,以后的教学中,教师感到学生在这一问题上面掌握的不理想,多次进行同一解题方法的講解,但到了考试即使遇到学生曾经做过、教师曾经讲过的题目,仍有不少学生不能正确作答.于是听到不少尽职尽责的教师在慨叹:怎么都讲一百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呢?
我想在这个实例中,这位数学教师所欠缺的就是她第一次出示这道题目时,没有给学生三五分钟的思考时间,而是以她所设想的学生对问题的认知程度为起点像“牧师”一样在“滔滔不绝、旁征博引”,教师在时间的分配上违反了学生认知问题可接受的界限,“欲速”但却“不达”,学生多么希望教师能留给自己一点空白,他们能用自己的数学思维思考数学,与数学零距离的接触,能提出自己的问题,但是教师没有给他们这三五分钟,于是学生在一种想自己思考却不得不接受教师的分析、讲解的情况下,被动的接触、接受数学,如果教师没有找准学生的“知识盲点”,不管是十遍还是一百遍得讲解,那么与“牧师”三四个小时后的讲经传教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学生在接受每一个新知时,必然要经历如下一个过程:
学生在问题的刺激下,进行感知,并激发其先前的知识储备,形成计划或直接执行,从而针对刺激产生反应,形成一个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循环圈.这也是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上一事例中,教师剥夺了学生对问题进行“感知、回忆先前知识、计划、执行”这部分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从而使得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这一循环圈不能成为闭合圈,导致教师一百遍的弥补,也无济于事.
因此,每当教师传授一种新知时,首先给予学生在感知问题上“三、五分钟需要”的尊重,不要让自己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心理而使得翔实的讲解成为引起学生心理不耐烦或反抗的导火索.
教师的困惑二:“我如此付出,为什么学生不能给予理解呢?”
下课铃声响了,教师对没有讲解完的知识仍讲解再三,此时学生已没有激情,甚至出现想冲出教室的冲动!尤其是临放学前的那节课,下课铃声响过,即使教师千方百计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授课,也难以打动学生,此时教师的讲解成为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很多学生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反应最多的就是“教师的压堂”,他们将这样的教师亲切地称为“唐老鸭”(堂老压);于是教师们就很感慨:“我如此付出,为什么学生不能给予理解呢?”所以出现上述这些现象,正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原因.
同时在课堂上,如果针对某个知识点,教师宣布“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有三点要补充”的时候,学生就会认真地听,甚至会试图记下这三点,然而当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还有十点要补充”的时候,学生就会失去认真听讲的兴趣!而教师还会觉得自己悉心准备“十点”不比“三点”要重要得多,为什么学生反而不认真了呢?这也是教师的知识传授引起了学生的认知超载,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超限效应.
因为学生在接受任务、信息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当超过这一容量,他们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所以,当教师向学生讲述某个知识、道理以及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任务数量上要注意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
数学教师的困惑发生在课堂上,源于没有恰当的避免学生“超限效应”的产生.实际上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导致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了解学生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不要等到学生真从教师手中“偷10元钱溜走了”,那样教师的困惑可能就更多了.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