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丽+何儒
马铃薯是重要的农作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北方地处于北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土质肥沃良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马铃薯的栽培十分有利。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北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 北方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前期准备
(一) 选择品种
通常情况下,农作物的品种选择需要以因地制宜为前提,根据种植地区的种植环境与市场进行选择。现阶段,高产马铃薯品种较多,但并不是所有马铃薯高产品种都合适在北方种植。在选择品种过程中,主要应依据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点,品种的预期产量;第二点,品种自身的抗病能力;第三点,马铃薯的质量。例如,在部分北方地区,无霜降期可达五个月,降水量为450mm,蒸发量为1600mm,平均气温为6℃,日照时长约为3000多小时,在此环境下,应选择无毒马铃薯品种最佳。
(二) 种子处理
在马铃薯品种选定后,应利用适当的方法对其种子进行相关的处理,以此来提升马铃薯种子的发芽率。在种植过程中,如果种薯提前发芽,则可以有效淘汰病薯,提升幼芽的发根速度,快速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在种子处理过程中,主要工作任务是对种薯进行催芽,选择完整、无病无虫、表面光滑、无冻伤的种薯,在种植前的一周至两周前,将种薯置于温度约为15℃左右的黑暗环境中,并受到非直射光照射,促使其快速发芽。当种薯的芽长约为1厘米时,对种薯进行切块,确保每块最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芽眼,并且在切块时要利用百分之七十浓度的酒精对种薯进行消毒,以此来避免种薯切块后溃烂,影响植株成活率。切块工作完成后,将种薯块与化学微量元素相融合,帮助其快速愈合切面创伤,最后,在创伤痊愈后,进行马铃薯种植。
二、 北方马铃薯高产栽培的操作种植
(一) 合理播种
合理的土壤环境对于马铃薯的产量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马铃薯种植前期,应对播种区域的土壤进行相关的肥力测验,并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马铃薯品种。例如,当该区域的土壤呈现盐碱性时,应利用有效的手段进行碱性中和,降低盐碱度,如,利用稀释或酸碱中和法等,以此来避免烧苗现象发生,保证种苗健康成长。在实际播种时,应保证土壤播种层的温度适合种子生长,一般温度为9℃左右为最佳。通常情况下,北方马铃薯的播种日期约为每年的四月末,以此来保证马铃薯在出苗时避免受到霜冻影响,正常出苗。
(二) 灌溉
水分是马铃薯生长的必要元素之一,如果长时间缺少水分,可以直接导致马铃薯植株死亡,因此,相关种植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对马铃薯种植区进行适当的灌溉,以此来保证马铃薯秧苗的成活率。在马铃薯幼苗阶段,只需要保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即可,当气候处于干旱时期,应适当的进行灌溉,同时注意土壤不能过于湿润。在马铃薯植株处于茂盛成熟时期时,应保持土壤具有充足的水分,以此来满足植株正常的生长。尤其是在马铃薯植株处于结果初期时,应注重水分的供应,保证植株良好的对水分进行调节,发出枝芽,随着枝芽的增多,马铃薯的产量也会有所提升。
(三) 施肥
在马铃薯植株生长过程中,肥力是必須的营养物质,如果土壤自身的肥力不够,应进行相关的施肥工作,以此来避免植株生长不良的情况发生。但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应严格注意施肥量,尤其是在马铃薯的幼苗时期,如果肥力过高,将引起严重的烧苗现象,影响马铃薯幼苗的生长,甚至直接造成幼苗死亡,不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升。在施肥过程中,应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施肥原则,使用有机肥或农家肥,通常情况下,每公顷马铃薯植株施加15t肥料为最佳,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增减,以此来保证植株健康成长。
三、 北方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后期管理
(一) 病虫害管理
夏季,马铃薯植株进入到生长茂盛时期,此时,也是马铃薯结果的关键时期,相关的温度、光照、水分等环境因素有利于马铃薯植株的生长,但此时,也是植株虫害高发期。所以,应严格注意马铃薯植株的病虫害问题,做好相关的病虫防治工作,从而保证马铃薯植株正常生长,提升马铃薯产量。当前,马铃薯植株的主要病虫害为蚂蚁、蝼蚁、蚜虫等,可以利用杀虫剂或农药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植株不受侵害。
(二) 除草
马铃薯是块状根茎果实,在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才能达到高产的目的。但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野草生命力顽强,会与马铃薯植株争夺水分与养分,因此,应及时进行除草工作,从而保证马铃薯植株吸收到充足的营养物质,健康成长。
(三) 收获
在秋季马铃薯成熟后进行收获时,如果马铃薯受到长时间的风吹与光照,则会使马铃薯出现变青现象,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外观与品质,甚至出现毒素,威胁人们的健康,因此,在收获时,应做好相关的遮阳与挡风工作,以此来保证马铃薯的品质。
综上所述,在北方高产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相关的技术处理与植株的生长管理,尤其是马铃薯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以及生长过程中的灌溉施肥等,对栽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经过科学的管理与协调,充分发挥出高产栽培技术的作用,实现高产的目的。
(作者单位:117009 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牛心台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