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2018-01-02 06:28:44李阿芬程晓妹
健康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血透管路流程

李阿芬,程晓妹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1.血透室;2.内镜室,浙江 杭州 310009)

流程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李阿芬1,程晓妹2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1.血透室;2.内镜室,浙江 杭州 310009)

文章对比常规护理和流程管理在血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现流程管理下的血透室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有效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不良事件

目前,血液透析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多种危重疾病的手段,血透室也成为医院的重要治疗场所之一。为保证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需要做好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近年来,流程管理理念与模式开始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1]。本院自2015年开始将流程管理模式引入血透室的临床护理之中,经实践应用与观察,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3我院血透室的患者100例,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23~71岁,平均54.55±10.65岁。入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备,自愿参与研究。对入组患者按照数量均等分组,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2组患者的平均体质量和平均透析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流程管理模式下的护理。

1.2 流程管理 (1)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操作流程管理。针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包括消毒制度、隔离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等。针对血液净化的流程,对整个过程中的各项操作进行细化处理,包括患者接诊、管路冲洗、上机下机以及仪器使用等。(2)建立患者识别与查对流程。将不同患者的编号标注在对应的储存柜、病历等标注栏上。临床血液透析治疗中,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按照医师所制定的透析方案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设置。设置完毕后对不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案等进行反复核对,确定参数以及透析器的标识准确无误,并提高管路操作水平,确保各项操作的准确性。(3)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引导其加强对各种血透室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等知识的学习,增强其护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并对其进行血透室护理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4)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建立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控制制度,成立质控小组,由专门的质控人员负责,定时临床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统计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不良事件。包括旁路接错、管路夹子忘记开关、穿刺针脱落、留置导管与管路接错位漏血、穿刺针与管路接错位漏血、下机拔错针等;(2)护理质量。本院自制考核标准,对两组临床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判定其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文书书写等7个指标。每个指标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临床护理质量越好;(3)护理满意度。医院自制调查问卷,由患者或家属自行填写。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越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统一使用SPSS 19.00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组间统计学比较使用方差分析中的 SNK- q 方法。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为例(百分比),组间比较实施χ2检验。计算P值,以第一类误差0.05(α值)判断统计显著性,P值小于0.05即为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评估与比较 血透室护理质量评估结果显示,参照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护理质量得分情况比较分)

2.2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治疗过程中,实验组出现了穿刺针与管路接错位漏血等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参照组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8.58±3.57分)高于参照组(87.33±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2,P<0.05)。

表2 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在血透室的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临床护理操作和护理处置以及抢救等多项不同的工作中,均存在很高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极易威胁到患者的安全。流程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在该管理模式下,强调针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2],目前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结果表明,在血透室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实施流程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改善临床护理工作,提高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分析相关原因,是因为在流程管理模式下,科室可以结合自身日常护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相关制度,对不同的护理操作流程予以明确。同时,对不同的护理人员进行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进而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其综合水平。另外,联合实施质量控制,在质控人员的监督下,更好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开展[4]。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出现了穿刺针与管路接错位漏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参照组的16.00%。可能与流程管理模式下能有效促进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有关,工作人员严格地按照规定进行操作,进而更好地避免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出现[5]。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初步证实,在血透室护理中实施流程管理可以获得肯定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有效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1] Arun Kumar Dwivedi,Sudhir Singh Bhadauria.Composit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dex for Rural 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J].Journal of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Facilities,2014,28(3):608-617.

[2] 王晓玲.探析实施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277-277.

[3] 王红英.循证医学在血透室感染控制流程建立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4):116.

[4] 程宝芳,王联丽,金培蓉,等.精细化流程管理用于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4):514-517,518.

[5] Marjan Askari,Richard Westerhof,Saied Eslamietal.A combined disease management and process modeling approach for assessing and improving care processes: A fall management case-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3,82(10):1022-1033.

2017-04-20

李阿芬(1969 - ),女,浙江杭州人,本科,主管护师。

10.3969/j.issn.1674-6449.2017.06.041

R473

B

1674-6449(2017)06-0717-02

猜你喜欢
血透管路流程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07-28 06:28:12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 09:10:44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山西冶金(2019年2期)2019-05-31 11:30:04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10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