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答评价
——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手段
文 | 赵 军
课堂理答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互动交流,给予恰当的评点、肯定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给予必要的纠错和引导,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一定的学科素养,最终优化学科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
好的教师课堂理答评价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引导学生习得听、说、读、写的各种方法,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首先,运用步步点拨式理答评价策略,凸显语文学科特点步步点拨式理答评价策略是指跟着学生的思维,一步步点拨引领,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到位,并习得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在学习《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时,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发现‘褪色’这个词语也能说明老人爱海鸥。”
教师的点拨式评价是:“什么叫褪色?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老人生活贫穷,很节俭。”
教师再次作点拨式评价:“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这位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贫穷,但他依然用自己工资的一半钱来给海鸥买食,你觉得这位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思考后答:“爱海鸥胜过爱自己。”
教师再次追问:“爱你们胜过爱他自己的人是谁?虽然老人的衣服受风吹雨淋会褪色,但是我们从老人的行动中却可以感受到一种永远不会褪色的东西,那是什么?”
学生深入思考后回答:“是老人对海鸥的爱,是老人爱海鸥的执着精神。”
教师评价:“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品味,我们已能深切地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大家发现没有,这种深厚的情意是通过什么让我们感受到的呢?”
学生体悟到:“通过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教师评价:“是啊,看似平凡的语言,但是字里行间都是情!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看到书上的文字,另一只看到文字背后的含义。同学们真是太会读书了!”
教师采用步步点拨式理答评价策略,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开展言语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和意,使一个个文字符号成为有呼吸、有脉搏、有翅膀的灵性之物,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叩击学生情感的闸门并渗透至他们的灵魂深处。步步点拨式理答评价策略,抓住了课堂上生成的内容,顺着学生的学习而导,凸显了语文学科特色。
其次,运用层层剖析式理答评价策略,凸显语文学科特点层层剖析式理答评价策略是指当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但是不够深入时,教师通过层层剖析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理解,激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
有感情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同样的一句话,几个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同,教师的层层剖析式语言评价策略也要因人而异,用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并揭示理解语言的方法,从而突出语文学科特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体阅读中的理解、感悟,形象必然会有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当学生闪烁出思维的火花时,教师采用层层剖析评价策略,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更新更好的语言训练结果就会出现。教师采用层层剖析的方式既评价了学生的理解,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唤起其他同学思考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在不断思维中,产生一种成功的愉悦感,从而激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主动自觉地以更深层次的思维换取更大的成功。
再次,运用指点式理答评价策略,传授学习方法指点式理答评价策略是指当学生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独到的想法,但是思维不是很深刻、学习方法提炼不是很到位时,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在评价中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明确方法,掌握方法,达到学习目标。
>>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
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教师提问:“读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一名学生回答:“我仿佛看到了青青的山,细细的春雨。”
教师评价:“想象力真丰富。”
第二个学生:“我看到雨滴很调皮,落到树叶上,又跳到屋顶上,最后不见了,好像在捉迷藏。”
教师评价:“你不仅很会表达,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而且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希望你继续观察生活。”
第三个学生回答:“我想到一句诗‘山雨欲来风满楼’。我还想到了一句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全班满是惊叹的眼神!)
教师评价:“你不但在课外阅读中丰富了语言,得到了乐趣,而且获得了那么多的知识,真是会学习的孩子,也值得大家学习。”
有效的指点式理答评价策略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语言思维品质自然会慢慢培养起来。教师要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理答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掌握多种语文学习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运用概括式理答评价策略,提升学生认知概括式理答评价策略是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语言评价,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概括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要点。
在指导学生写书信的课上,教师提问:“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信呢?”
学生说:“我给好久不见了的亲人写信。”
教师语言评价:“表达思念之情。”
学生说:“我心里不愉快的时候给我的朋友写信。”
教师语言评价:“倾诉烦恼。”
学生说:“我在遇到高兴事情的时候给好朋友写信。”
教师语言评价:“分享快乐。”
学生说:“在过新年的时候,我给亲人写信。”
教师点评:“节日祝福。”
学生说∶“我跟随爸爸妈妈来北京已经快三年了,我给家乡的小伙伴写信,告诉他们北京的情况。”
教师语言评价:“思念伙伴,加深友谊。”
如此,教师的点评精辟到位,高度概括了写信的用途。
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特点。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突出这两大特点。语文课堂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字、词、句、段、篇的特点,最终形成听、说、读、写、思的能力。教师利用概括式理答评价策略,旨在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处、难点处、精彩处进行深入思考,或者传递给学生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既有学习方法的肯定,又有概括提炼和总结提升。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有成功感受,更有高层次的学习收获,有利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
教师恰当运用课堂理答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语文恰当运用教师理答评价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习得各种语文学习方法,自主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堂实效明显,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恰当运用课堂理答评价策略,让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恰当地评价学生在学习文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达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在评价中关注生成,驾驭生成,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评价策略,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以生成为导向,验证教师语言评价策略的针对性、开放性、实效性。教师研究教材更加深入,把握教材更加准确,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在课堂的磨练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加快速。
教师课堂理答评价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一句看似平常的理答评价,细细推敲,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能给人很大的启发。好的课堂教学理答评价策略能够成功地生成课堂的精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系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副校长,北京市骨干教师,教育部课题研究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