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张真真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河南 漯河 462000)
张真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呼吸科收治病情稳定主治医生获准出院的80例COPD患者,分配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出院时行常规的COPD疾病护理指导和出院后电话指导;实验组:在实行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还接受4个月的护理干预,干预方案由我院呼吸科成立的专业小组实行;采取《慢阻肺自我管理表》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前后均实行测评,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比干预后分值低,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分值比对照组分值明显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干预水平,值得临床上采用和推广。
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临床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临床上被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类破坏性肺疾病,在呼吸系统中的疾病发生率高,严重降低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水平,加大了经济压力,主要的临床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者呼吸困难、喘息或者胸闷,但慢阻肺是一类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炎症性呼吸道疾病,在当前的临床治疗上无法将慢阻肺治疗痊愈,慢阻肺患者病情一般为稳定期,发病急且住院时间短[1-2]。在国际上的研究文献表示,慢阻肺如做到对自我进行专业的护理,能够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慢阻肺患者的经济压力,因而有必要提高患者的自身护理能力,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医护人员所关心的重点[3]。对此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呼吸科收治的80例COPD患者,均于病情稳定主治医生获准出院,成立干预小组并实行护理干预方案,记录详细过程,分析过程和结果,最后得出结论,为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为临床提供可有力的参考,过程如下。
1.1 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呼吸科收治的80例COPD患者,均于病情稳定主治医生获准出院,诊断标准均符合国际卫生部呼吸病学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出院标准参照2013年中华学会呼吸学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标准》,可行正常沟通,无精神类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参与同意书,无其他阻碍影响此次研究的高危疾病,年龄均大于40岁[4]。
1.1.1 分组方法:将80例COPD患者随机均匀分配为两组:对照组(40)和实验组(40)。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为40~75岁,平均年龄为(60.61±12.51)岁,其中初中以上学历23例,高中以上学历17例;实验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为42~74岁,平均年龄为(60.12±11.24)岁,其中初中以上学历24例,高中以上学历16例;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间在性别、年龄范围、平均年龄、学历等各方面比较,均无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行比较。
1.1.2 干预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出院时行常规的COPD疾病护理指导和出院后电话指导;实验组:在实行常规的护理基础上还接受4个月的护理干预,干预方案由我院呼吸科成立的专业小组实行;干预方案内容:COPD疾病知识的宣教,以及COPD常见的并发症情况,自我诊断技巧和治疗方法,造成COPD的常见因素,戒烟指导,药物使用,吸氧指导,呼吸方式指导,咳嗽技巧指导,心理压力调节方式,日常营养指导,急性发作处理方式;干预方式:医护人员对患者和患者进行面对面指导,也可通过24小时电话、微信群、QQ群和短信指导。
1.1.3 临床疗效评定:采取2009相关文献编制的《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管理表》,一共51个题目,疾病管理情况8个题目,平常生活管理情况14个题目,不良情绪管理情况12个题目,信息管理能力8个题目,自我管理能力9个题目,每个题目一共分五个选项,按患者轻重分为5个选项等级,分别为不存在、较少、存在、经常存在和常常存在,分值依次为1、2、3、4和5分,总分255分,分值总分越大说明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越强,反之则反[5]。
1.2 统计方法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对照组在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前后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实验组干预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比干预后分值低,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分值比对照组分值明显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间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n,±s)
表1 两组间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n,±s)
分组 例数 疾病管理 平常生活管理 不良情绪管理 信息管理 自我管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 0 2 1.5 6±3.5 2 2 2.1 5±3.6 1 a 4 3.2 5±6.8 1 4 4.2 1±6.9 1 a 3 5.6 4±4.2 1 3 6.2 1±4.3 1 a 2 1.5 6±4.3 1 2 2.3 5±4.4 1 a 2 5.6 1±4.0 1 2 6.3 1±5.0 1 a实验组 4 0 2 1.2 1±3.4 1 2 9.5 1±3.0 2 a 4 3.3 1±6.7 5 5 3.2 1±3.6 2 a 3 5.9 1±4.2 5 4 3.1 5±6.2 5 a 2 2.0 1±4.2 5 2 8.9 5±3.1 2 a 2 5.6 8±4.2 5 3 3.2 6±3.2 5 a t - 0.0 9 4 4.6 4 0 0.0 9 7 3.0 9 0 0.1 4 0 4.3 3 3 0.0 9 6 4.0 5 8 0.4 1 7 4.4 3 9 P -0.9 2 6 <0.0 0 1 0.9 2 3 0.0 0 3 0.8 8 9 <0.0 0 1 0.9 2 3 <0.0 0 1 0.6 7 8 <0.0 0 1注:a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
COPD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呼吸科被重视,也是当前护理人员所关心的重点,COPD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类疾病,许多COPD于稳定期出院,但于家中发病较急,需要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应急措施,这对患者和患者家属对COPD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极高,所以通过干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的提高具有必要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随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提高患者和患者家属面对COPD疾病急性发作的应变能力,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信任关系,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6]。
本次研究的方案具有对比性,把在我院的于稳定期出院的80例COPD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我院研究的护理干预方案,并于我院呼吸科成立的专业护理干预小组实施干预方案,热心解答每位患者的疑问,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干预前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明显比干预后分值低,干预前和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分值比对照组分值明显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相关研究文献结论一致,说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COPD患者疾病管理、生活管理、信息管理、自我管理、平常管理、情绪控制各类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此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扩充了COPD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以及提高了自身面对COPD急性发作的应对能力,增加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缓解了当前医患问题的尴尬性[7]。
综合全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身管理能力,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增加了COPD患者的康复率,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值得临床采用和大力推广。
[1] 王琴.强化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Ⅱ呼衰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4, 33(5):145-145.
[2] 丁梅, 苏全志, 杨丕荣. 延续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19(17):17-19.
[3] 汤艳梅.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9(19):88-89.
[4] 郭素梅,卢明. 连续护理干预对COPD老年患者肺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疗, 2014,33(21):163-164.
[5] 梁玉侠, 王笑英. 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34(3):121-126.
[6] 王建中, 彭霞, 张海燕. 全程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当代护士, 2015,22(6):42-43.
[7] 孙伟,孙凤革.连续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22):136-138.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Stable Phase
ZHANG Zhen-zhe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Luo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Luohe 462000, Henan Province,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in stable stage.MethodsFrom Sep. 2014 to Jun. 2015,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allowed to discharge in our respiratory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40 cases) and experimental group(40 cases).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guidance at discharge time and telephone instruction after discharge, beside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4 months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was implemented by a professional team established in our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slow lung obstruction self-management table", and their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elf management ability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ot only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but also the intervention level of medical staff. Thu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Department of Respiration
R563.3;R473.5
A
10.3969/j.issn.1009-3257.2017.06.005
张真真,女,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呼吸内科护理
张真真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