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代课四十秋

2018-01-02 05:42杨弘绪
侨园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代课毕业班合影

文 杨弘绪

一梦代课四十秋

文 杨弘绪

九年级毕业班团支部的师生合影,后排右三为作者

插队落户两年后的1977年,水稻抽穗的时候,我在地埂上接到大队通知,要我到插队的沈阳市东陵区白塔公社唯一一所小学——上深学校代课。当时,学校坐落在上深沟村西南一块空地上,一条200多米长的土路,一头连着村子,另一头连着校区。土路两侧,两排树干笔直的钻天杨独立在田野中间,足有三层楼高。它守望着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成就梦想、放飞希望。全村最好的建筑就是这栋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有18间教室的二层教学楼,它在一片低矮的村落建筑中格外显眼。教学楼南面是一块约2000平方米不规则四边形的操场,由黄土夯实平整,也兼作稻谷场。校园没有围墙,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稻田,平铺到了天边的地平线。

那会儿,学校开设小学6个年级(班)、初中三个年级(班)。上百名学生都是农家子弟,他们勤勉、上进,这里校风淳朴、学风浓厚。我担任初中三个年级(班)的政治课兼历史课老师。冬天,教室里需要生炉子取暖。一声声尊师知礼的问候,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每一节课都能唤起同学们求知欲或兴趣。

上深沟村从建校伊始从没有一个适龄孩子失学,并且每个学生都能成功升入初中至毕业,他们在破旧不堪的课桌、黑板上书写着遥远的梦想。“读书意味着什么,对庄稼人而言,没有太大的情怀,为的只是丢掉祖祖辈辈握在手里的锄把子。”时任上深大队张善义队长说。

我十分珍惜这一机缘巧合,认真备课,心里只想对得起学生和贫下中农。我在十年动乱中长大,见识少,学养不足,虽喜读书,但东鳞西爪,杂乱无章。碰到我不懂之处,张校长从未嫌弃或鄙视,总是耐心开导,诲人不倦。许多老师当年给予我的帮助让我终生难忘。

1977年,初中九年级的同学迎来了毕业季。那会儿学校穷,没有照相机。6月26日那天,初中九年级毕业班同学与全体老师比太阳更早地爬起来,相聚古城沈阳,张奎斌校长择定太原街上的沈阳老字号 ——国营生生照相馆,立此存照两张照片。一张是九年级毕业班团支部的师生合影,另一张是九年级毕业班同学与全校老师的合影。众人齐齐站定在摄影棚里的台阶上。校领导和部分老师坐在前排,我和几个老师则站在最后一排。大家没有夸张的表情,也没有出位的动作,眼神特别清澈,表情特别单纯。那天我穿上当时最时尚的崭新的确良绿军装,头戴军帽,照相时为了好看,我还摘下了近视眼镜。记得那时照相机很大,有一个木架子,摄影师躲在黑布后面,手上拿个橡皮球指挥我们:注意,别动,看这里。然后,“咔嚓”一声,他按下了快门,整个过程特别有仪式感。那是我4年“知青”唯一的一次照相,懵懵懂懂的青春在这里留下痕迹,那一年我21岁。

两年代课历练,成为我成长的“正能量”。1979年10月,沈阳市在知青中进行“全民”单位招工考试,我的成绩通过招工分数线,成为当时拥有3000多人的县团级单位国营沈阳第二纺织厂的工人。那时,我们一届又一届初中学生陆陆续续被抽调回城,结束了艰苦的劳动岁月,开启了我们生命的崭新一页。

“故土”是根,“学校”是魂。蓦然回首,昔日代课的学校已经消失,当年那片有我青春印迹的土地已无处可寻,成为尘封的记忆。毕业纪念照成为怀旧的标本,青春的象征,成为联系我跟师生青涩年华情感的唯一凭证。它就像一个切片,浓缩了我两年代课的全部信息。

谨以此文,向已逝的我们曾经并肩工作的老师梁鸿志、苏智远、李春明表达深切缅怀,也献给关怀学生、悉心指导老师的张奎斌校长。怀念那课堂上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怀念那清脆的安老师用手摇晃的下课铃声,怀念代课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猜你喜欢
代课毕业班合影
尴尬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户外课
对密大附属高中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与顾明远并坐合影》
合影
要不要和明星合影
代课老师
我国代课教师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