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进波
(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文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良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彰显着民族发展历程,也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精神依托。 在当下快餐文化大行其道、西方文化大举入侵的社会背景下,鼓励国人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在校生作为重点受教育的群体,更应该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提高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同时也应在全社会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让国学中的精华回归人的本心,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和前提。以下是笔者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上的一些见解。
《辞源》中把文化定义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将文化归结到了“生存”问题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积淀和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质。它所蕴含的“天人协调”“中庸”“仁爱”“修身”等内涵是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原则和修养境界,其所强调的重视人的内在品质修炼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观念指向。
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及进入21世纪后开放力度的加大, 大量西方文化在我国大行其道,人们在接受西方新鲜事物的同时,传统观念随之慢慢淡化。国家的对外开放和日益强大使得更多的异国人对华夏文化生发出了巨大兴趣,而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所知匮乏却日渐成为隐忧。 如今,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导致人们乐意于接受各种快餐文化,而少有人去主动学习传统文化。 长此以往,传统文化的衰败似乎可以预见。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必然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十九大上进一步提出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由此可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会拥有较为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 诚然,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要细心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小学生处于懵懂时期,对世界的认知多来源于学校学习和家长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则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对生活和社会形成正确的认识。 例如, 学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们在理解 “宝剑因为持久地磨砺才有了锋利的刀锋,梅花因为捱过严寒的冬季才能飘香” 的字面含义后,教师的正确引导还会让学生们懂得 “高尚的品质和宝贵的才华是要靠坚持不懈的磨砺得到的” 的深刻寓意。 学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可以交给学生生活的哲理: 处境不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对现实事物本质的理解则可能会有偏差。要想全面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内涵本质,则要挣脱狭小的范围束缚,放眼全局来观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体系有众多对美的本质、美的意识的感觉、情感,乃至对悟性、性情的理解和诠释。语文学科担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鉴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 例如,学习《桂林山水》《雾凇》《黄果树瀑布》等课文,让学生足不出户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生发出无尽热爱之情;学习《挑山工》《天游峰的扫路人》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到劳动人民洒脱豁达、开朗积极、苦中作乐的精神,也深刻体会到父母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美好生活,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
课本中包括众多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在学习课本文本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课外延伸,让课本学习更具有趣味性。例如,学习《春联》一课,教师讲解课文中春联的含义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如果有学习书法的同学,也可以自己书写春联带到学校供大家欣赏;学习《虎门销烟》,教师可为学生讲解有关历史,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和学习林则徐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学习《三顾茅庐》,教师可为学生拓展表现诸葛亮聪明才智的故事,如“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让学生更加充分地体会诸葛亮不出草庐却尽知天下事的大智慧。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担任讲解之职责,学生负责听课,师生之间交流不够,互动不够,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导致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谆谆教导,学生在下面左顾右盼、不知所云。 尤其是小学生,初入学校,生理上注意力的难以集中和小孩子爱玩闹的天性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在课程文本设计上就不光要重视内容,还要丰富方式方法。新奇的教学方法在引起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自然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所助益。
在致力于提高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学习过程中,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可以充分运用全新的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学习。例如学习《姥姥的剪纸》,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图片作为课堂引导,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实物带到课堂,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传统手工艺作品的美。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播放手工艺品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内涵。
古典诗词传承千年,其所具有的音律美、画面美和意象美独树一帜。 诗词作为古典文学的一种,由于其文言的语言,小学生理解起来相对较为艰难,背诵和记忆也将受到阻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酌情安排一个教学环节,如学习《梅花》《游园不值》《江上渔者》等作品时,让学生将自己理解的诗歌内容画出来,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讲解,这样不但助益于学生进行理解,也利于背诵。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有言: “余谓读书有三道: 谓心到、眼到、口到。 ”抑扬顿挫、全身心投入的诵读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语文的情感性是读出来的。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召开“诗歌朗诵会”,学生可选取课本上的诗歌,也可选取自己喜欢的课外诗歌,其目的是诵出感情,传达感受。语文课本中有情节丰富的故事课文,如《舌战群儒》《赠汪伦》等,教师可以在学习文本内容之余,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场景再现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把故事表演出来,这样的表演对表演者和观看者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都是有所帮助的。
在语文教学中,课本中的课文虽然囊括些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课本设计需兼顾各方,容量毕竟有限,所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还需在生活中寻找源头。 教师在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时,可鼓励学生询问身边的老人,让老人讲讲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活动, 或将搜集到的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物件带到课堂上,组织召开“传统文化在身边”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生活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这将会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受更加深刻。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谈谈传统文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的无处不在和不可或缺性, 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关注传统文化。
华夏民族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 孩子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承载着国家对他们的期望和希冀,让他们充分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个人涵养,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致力于把学校打造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学习阵地和宣传阵地,愈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出健康、积极、正能量的优秀学生。 学校在加强培养力度的同时,也可打造鲜明的学校发展特色,营造浓郁的学习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人文氛围,推动学校的整体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