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基文 许晓玲
(1.肥西县花岗中心学校 2.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 安徽合肥 231200)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凭借相关的感恩素材,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实施知恩、报恩、主动施恩教育的过程。 进行感恩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本文探究的是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当代中小学生感恩心理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对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和花岗学区中心学校两所学校的学生感恩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现象:有53.5%的学生在“你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写的是“家长或老师”,原因是家长与老师要求多;有67.1%的学生不清楚自己的父母的生日;仅有35.5%的同学偶尔会为含辛茹苦的父母盛饭、倒茶;有73.2%的同学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在家里做过家务。调查结果还显示,愿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的同学仅占42%,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与父母分享过自己的感受的同学占31%。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缺失。我们采用“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方式和重智轻德的评价方式教育学生,没有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导致中小学生感恩观普遍缺失,不会为他人着想,不关心他人,情感冷漠。
(2)家庭教育的不足。独生子女的教育历来存在很多问题,家长宠溺孩子,竭尽所能为其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却忽略了精神教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必然缺乏感恩之心,他们把别人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3)社会环境缺乏感恩土壤。在社会转型时期,受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人们的感恩意识有所缺失,必然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利用语文课堂进行感恩认知教育非常有效。
(1)认识人与自身的关系 。如利用《丑小鸭》《贝壳》这类课文,可以进行生命观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感谢生命,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形式,学会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成功与挫折。在学习《丑小鸭》时,我设计了“我来说”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以“我也是丑小鸭”或“我也会变成白天鹅的”为题说一段话。从丑小鸭的经历中,感悟人生道理:唯有坚持不懈,努力追求,最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正所谓赞扬声中不骄傲,逆境之中不沮丧,永远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才能健康成长。
(2)认识人与他人的关系。如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背影》等课文,老师可引导学生正视他人的劳动与付出,感谢父母,利用《我的老师》《我的第一本书》的讲解,引导学生感谢师长与朋友给予的教育与帮助,在和他人的相处中学会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心存感激。
(3)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浪之歌》《紫藤萝瀑布》等课文倡导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追求和谐的处事方式,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明确公共意识,学会珍惜、宽容和反思。明确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个体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他人的付出作基础的,作为整体链条上的一员,个人必须将获得的利益回馈社会,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使感恩回馈的链条得以良性循环。《浪之歌》这首散文诗中,海浪被诗人赋予“海岸”情人的形象,融入了更深广的喻义,作者借海浪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爱。在教学《浪之歌》时,我设计了“踏浪而歌” “浪中拾贝” “彩线穿贝”三个环节,让学生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他们热爱自然、敬畏生命,明确社会责任。
(4)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敬畏自然》《生物入侵者》这类课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在学习《生物入侵者》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是“辨识生物入侵者”,由学生介绍自己调查的入侵者标本,除了牛蛙、巴西龟、苍耳,一个学生还带来了水葫芦,滔滔不绝地讲起它的来源、特征、危害;第二项活动是“了解生物入侵者”,孩子们交流自己制作的调查表,调查表图文并茂,制作精美,在交流中知道人为因素是生物入侵者的重要原因;第三项活动是“战胜生物入侵者”,了解各国应对入侵者的措施。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明确了在人类发展历程中自然给予我们无私慷慨的馈赠,人类不应该把自然作为征服对象,无休止地向它索取,也不应该人为干预自然进程,而应该尊重、顺应、敬畏、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总之,感恩自然才是我们人类生存之道。
感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的重点是情感体验,只有通过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对受教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根据感恩情感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两种:
特质性情感——一种比较稳定、持久、内隐的主观体验;状态性情感——一种即时、冲动、外显的主观体验,指个体在受他人帮助后产生的一种即时性的情绪体验。
感恩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始终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认识和行为的统一”,从情感层面培养感恩认知,更有利于将这种认知转化为感恩行为。体验感恩情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最近发展区”,从感恩父母开始,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最多,最容易打动学生,可以用感恩日记的形式记录日常生活,强化感恩体验。
(2)发掘教材中感恩素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进行教育。
(3)尽可能地利用真人真事或真实场景来打动学生,可开展感恩拜访活动。
(4)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其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5)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如“感恩演讲”“感恩手抄报”“感恩调查”等活动,把即时、冲动、外显的感恩体验转化为稳定、持久、内隐的感恩体验,由状态性情感体验转化为特质性情感体验。
(1)由感恩认知向感恩行为的转化。
将感恩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行为,王阳明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应该以高尚的道德情操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把感恩意识转化为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给父母写一份感恩信”“给老人让座”“给校园的花草浇水”等,把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构建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2)由单纯的报恩到“施恩不图报”的转变。
实施感恩教育要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导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自然的哺育之恩。由单纯的感恩报恩到施恩不图报,使学生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施恩于他人是快乐之本。
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离不开感恩。感恩教育以人为本,需要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责任、公德等意识;从容处理人与他人(包括自身、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语文课堂渗透感恩教育,是提升中小学生感恩意识和道德水准的有效手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