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敏
(庐江县晨光小学 安徽合肥 231500)
数学看起来枯燥乏味,但是它的逻辑很缜密。学生都知道全音符是四拍,二分音符是两拍,四分音符是一拍,八分音符是半拍,十六分音符是四分之一拍……我在教学时让学生用数学上的除法来记忆,这样既记住了音符的名字又记住了拍数。比如全音符的记忆:一个人有四个苹果,全(全音符的名字,突出“全”字)被一个人吃了,这个人吃了多少个苹果?学生很容易记住是四个苹果,那么全音符就是四拍。用同样的方法记住二分音符,四个苹果被两个人分(突出它的名字“二分”,就是被两个人分),每人吃几个苹果?两个,这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出来。同理,四分音符就是四个苹果被四个人分每人一个,八分音符就是四个苹果被八个人分每人半个……用了这个方法就没有混淆音符的情况发生了。
我们还知道音乐中的移调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平移。移调是小学音乐创编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方法,将一首曲子全曲或者某个部分整体上行或下行几度变成另一个曲子,可以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可以增强一首曲子的层次感。
1.音乐能营造气氛。现在不仅老师会在语文课堂上运用音乐来教学,而且小学语文教材也越来越多地直接引用歌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长江之歌》,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可以直接用唱来代替读,会唱了就会背诵了,天性爱玩的小学生都会爱上一堂含有音乐的语文课。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音乐能很好地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眼球,创设有效的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赶海》这课时我就以我是音乐老师的优势用一首《赶海的小姑娘》将孩子们带到美的文字中,让学生在想象歌词的意境时通过朗读来表达出对大海的情感,体验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摸海星的乐趣。
2.音乐还常被运用在语文教学的朗读配乐中。很多教师在进行范读时都会配上一段音乐来渲染气氛。例如在《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在读到“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时,我用的是《为了谁》这首歌曲,用音乐对艰巨任务和解放军官兵的硬汉形象进行了渲染,帮助学生品味人物形象。
3.音乐还可以用在课文的拓展升华环节。在教学《爱如茉莉》后的拓展阶段,我就用《爱的奉献》这首歌来升华文章主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告诉孩子们,爱在于付出而非索取,爱是冷的时候互相取暖的一双手;是受伤的时候默默守护你的臂膀;是你学走路的时候,高大的身躯弯下来的弧度!
1.语文知识在音乐课导入时的运用。一次选调考试的面试过程中,我们音乐组抽到的是四年级的歌唱课《守株待兔的老农夫》。大家在备课室的时候都在讨论这课该如何上,当时大家基本上主张用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来导入,可是这主张缺乏新意。我抽到了六号,站在走廊上的那一刻,突然想起了近两年语文考试新加入的趣味猜成语这一知识点,于是在接下来的面试过程中,我是这样来导入教学的:“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小屋,今天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手,一个大树桩,一个口袋,一个兔子的头),大家能猜出来这是哪个成语吗?”大家一下子就猜出了守株待兔,紧接着,我在大树桩边画了一个人,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守株待兔的老农夫》”。因为我的导入很有新意,所以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最终我以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选调资格。
2.语文知识在音乐课拓展时的运用。在教授《大树桩你有几岁》时,当我和孩子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会了歌曲后,我想在音乐课上渗透一些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感恩的品德教育,于是我在拓展时和孩子们排了一个情景剧——《爱心树》,是一个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向大树索取着一样又一样的东西,而且对大树没有一点回报,但大树却一次又一次给予小男孩一样又一样他所需要的东西,直到自己只剩下一个树桩。孩子们通过这首歌曲懂得生活中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关怀,自从我们来到了这个世上,我们的父母便一直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但却从没向我们索取回报。
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教育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教育活动。而音乐课能把思想、认识、教育、艺术等内容糅合在一起,给比较枯燥的思想品德课注入新鲜的活力,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艺术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喜欢接受。
有人说:“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新课和旧知;如同序幕,预示着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的确,导入虽短,但却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步,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用音乐来导入,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在教学《找秋天》这节课时,我就用了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曲调并结合我的课件改编成一首《秋天在哪里》。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也让他们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教学目标,知道从哪些地方寻找秋天,还会给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答案。
画面记忆法是我常用的一种语文教学法,而这离不开对美术知识的运用。我在教学语文课时,遇到一些不容易背诵且容易混淆的内容时,就使用画画的方法帮助孩子们记忆。例如《庐山的云雾》中有这样一段话:“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孩子们背诵时容易混淆,于是我用画画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记忆,一座山,一个人,人头上戴了顶白色绒帽,山上有一片白色云雾,人腰上系了条腰带,山腰间系了条云雾玉带。孩子们首先回忆画面,再将其代入文字中就能轻松地记忆了。
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可以让教学更加便利,也让孩子们更加受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