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飞
(合肥市古城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基本来源于生活,无论直观的图形,还是理论公式以及纷繁复杂的数据,都是生活中的影像。让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是我们数学教育者的追求。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教师应想方设法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创造机会让学生去了解周围熟悉的事物,并从中去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选择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学素材时,应充分关注其生活意义。
(1)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我们选择的数学问题应当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信息,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考,也更能体现数学课堂的价值,也便于从数学的角度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选择现实生活中合理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1/2。有的学生就会想到:把西瓜从中间切开,我和妹妹一人吃一半,一半就是它的1/2。还有学生会说:把卡纸分一半给同桌,这个一半就是它的1/2。像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可以把这些例子与数学课堂上所说的分数知识相联系,加上平均分知识,分数的意义就好理解了。
(3)选择难度适中的生活问题。我们在选择生活问题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利用这样一道生活问题导入新课:元旦快到了,三年级举行联欢会,同学们买了红、黄、蓝三种气球布置教室,按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将各种颜色的气球依次串起来……这样布置下去,第9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学生马上推算出是蓝色,我接着问第29个是什么颜色?第55个是什么颜色?学生答不上来了。这时,我告诉学生,学完新课后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但事与愿违,新课结束时,没有一位学生能找到问题的答案。后来我分析了原因: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余数除法,刚刚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还不能熟练地进行与余数相关的排序计算,让他们解决这样一道有余数的除法实际问题,而且该问题涉及余数后的排序知识,难度偏大了。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把这道生活问题放在“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的导入中,在学完新课后,学生理解了余数后排序的知识,便很轻松地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由此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在选择生活问题时也要注意将其与课堂数学知识相融合,做到认知同步。
虽然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基于数学也有其理论性的一面,在教学过程中难免要进行一些自主探索,这是数学课的特点,需要我们在进行自主探索时,要对数学内容进行分类,做好规划。
(1)选择材料的合理性。并非所有的材料都适合自主探索,一些公式、规律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但是一些像数学名词、概念等内容就难以找到自主探索的着手点了,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一对其进行探究,所以,以直接学习的方式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我们数学课堂中的知识成果。
(2)组织安排好数学活动,确定好活动的目标。我曾听了一堂“认识钟面”的数学课,教师用谜语导入新课后,在没有出示钟面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凭印象画钟面。学生想象力丰富,绝大部分学生画的和真实的情形不符,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还不利于下面的教学,甚至会给少数学生留下错误的印象。另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出示钟面后让学生自主观察,讨论钟面上有什么,学生不仅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了解数字的排列顺序和位置,也能发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自然很轻松地认识了钟面。因此,我们教师要明确探索的目的,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组织安排好探索活动。
(3)数学课堂需要总结探索的方法。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打开知识殿堂大门的钥匙,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还要启发学生总结探索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后,我们通常会问学生:“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总结本课的内容,而学生会说出学到的概念、掌握的公式、发现的规律等。这时,我们不妨追问一句:“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的?”这样能够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把学生引向方法的总结的道路上,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堂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交流有利于把同伴之间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组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数学课堂中有些问题也是需要合作交流才能解决的。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宣布小组讨论,同学们马上围在一起,教室里嗡嗡之声不绝于耳,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几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被叫到发言的学生谈的只是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小组的观点,没叫到发言的学生或唉声叹气或急于发言,根本不去听别人的发言。这样的合作没有发挥团队的共同智慧,与合作交流的初衷不符。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呢?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学生合作交流的愿望。事实证明,当学生需要做某件事时,他能做得很好。生活中,当你需要做一件事而自己无法独立完成时,你会主动想办法寻找合作者一起完成。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和厘米”的知识,并量了书本、橡皮等物品的长度后,要求学生量一量自己一庹的长度。开始,学生感到有困难,因为学生用的尺子较短,而且自己量自己的一庹有多长不方便。通过协作、操作、讨论,同学们得出了如下方法:(1)借用老师的米尺,同桌合作,互相测量;(2)用尺量一次后做上记号接着量,把几次量得的数字相加。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没有要求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但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然地进行了合作交流。
(2)选择恰当的合作交流形式。一谈到合作交流,有些教师马上想到分小组合作,其实合作交流的本质是互动和交流,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组交流,也可以全班交流。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一般情况下,宜采用同桌合作交流的形式,而像“算24点”“有趣的拼搭”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分小组进行。在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
(3)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引导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第一,认真倾听别人的见解是尊重人的表现,是学生应当具有的一种良好品质;第二,倾听别人的见解,实际上是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如果不听别人的方法,那么怎么能将其与自己的方法进行比较呢?又怎么会实现方法最优化呢?
数学即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数学课堂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又与生活密切相连。如何想方设法将数学课堂与生活中的数学融为一体,将是数学教师不断探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