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燕,何 晔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芜湖 241000)
2015年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依托贫困地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由此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扶贫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方略,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通道。当下旅游发展的实质是游客不再仅仅满足以往由旅行社一揽子包价服务的旅游,更多的是借助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和交通便捷服务体系等实现自助式旅游,对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的需求变得愈加强烈。本文以历溪村为例,探讨其旅游公共服务制约精准扶贫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供给对策,从而为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
历溪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境内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南麓,群山环绕,道路险阻,无论是外入还是内游,旅游景区可进入性差。外部道路狭窄,既面临山体滑坡的风险,又因道路旁没有修建河道护栏,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交通沿线的景区标识引导设施极为缺乏;内部道路坑坑洼洼,杂草重生。全县无旅游集散中心,村内无客运班车,造成村民外出内入困难。加之,该村供电能力弱,信息化基础设施缺乏等,致使该村乡村旅游发展出现瓶颈现象,制约着以旅游扶贫作为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截至2016年底,历溪村已成功脱贫7户,但仍有22户未脱贫,脱贫效率缓慢。村内任职的干部尽管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知识与技能,但却无法整合庞大复杂的旅游资源,带领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同时,村民旅游参与意识淡薄,专业知识技能缺乏,不敢或无心投身其中。村内贫困户为29户84人,从贫困人口的年龄构成方面来看,55岁以上的有33人,35~55岁的有27人,16~35岁的有15人,16岁以下的有9人。中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之和达到71%,因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以及思想观念保守,不仅错失旅游扶贫的机遇甚至还产生抗拒心理。历溪村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忽视对当地居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疏于从精神层面上为其树立信心与参与意识,在实践中对其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也尤为缺乏,增加了扶贫的难度。
目前,历溪村乡村旅游的生命周期还未进入巩固阶段,就呈现出未老先衰的局面,外来入驻的旅游公司表面看是在经营,实则为圈地,不投入、不作为、不管理,虽在一定程度上为历溪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但作为理性的投资人,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使得旅游扶贫并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1]。精准扶贫贵在识别对象精准。通过培训致富带头人并引领其创业虽作为精准扶贫一项工程,但在现实状况中,旅游创业带头人往往是具有旅游发展意识、资金和参与能力的非贫困户,因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贫困户及弱势群体的利益和发展诉求,模糊了扶贫理念。
旅游业兼具经济产业和社会事业的双重属性。作为以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旅游业囊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范围广,极大促进旅游地的经济发展,然而现实状况是由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缺乏和无效供给,不仅有碍产业属性功能的发挥,还成为精准扶贫道路上的绊脚石。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当下把发展旅游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工程,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构建社会和谐,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的事业。基于此,它又兼具社会事业性,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其重点体现在旅游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为促进当地居民实现脱贫致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维系社会公益、公平的目的。因此,旅游业无论是作为经济产业属性还是社会事业属性,都与精准扶贫的目标相契合。
明确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对于明辨精准扶贫中由谁来扶这一问题意义重大。纵观以往,旅游业被视为强调创收的产业,与强调非营利、以社会效益为原则的公共服务,似乎成了不能放到一起的二元概念[3]。因而产业边界不清,理论解释力差,在赢得公共资金支持管理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也无法有效供给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本质是为实现旅游地的公共利益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产品这一特性,但因受农民资金、技术、知识等局限,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涉及内容繁多,难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因而供给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是理所应当的。尽管有社会组织或私人机构参与其中,但只是政府采用的一种市场化工具,而不是责任主体的转移。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精准扶贫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除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外,还需明确由谁来扶的关键问题。从宏观层面来说,帮扶的主体是党中央和政府;从微观层面来看,则是当地政府和村党组织。不难看出,谁来扶与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谁来供给的责任主体相一致,那么精准供给旅游公共产品与服务,对于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则是水到渠成之事。
依据《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对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作出的分类指导,可将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具体分为乡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乡村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乡村旅游交通便携服务体系、乡村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以及乡村旅游行政服务体系五大类,每一体系无不体现着精准扶贫的理念。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在扶贫济民中作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的重点工作。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光达到识别对象的精准,扶贫主体的精准而缺乏扶贫管理内容的精准,亦是徒劳无功、粗放扶贫。因此,根据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具体内容,针对性地有效供给、精准对接,是实现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佳路径。如完善旅游交通便携服务体系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下的厕所革命和旅游地危房改造的内容,不仅有利于改善旅游地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也为有能力参与的贫困人口抑或是残疾、年迈能力薄弱的贫困户提供了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机会,实现精准脱贫。
加强乡村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突破发展瓶颈制约,是坚持精准扶贫中因贫困原因施策的关键措施。首先,历溪村作为环牯牛降旅游经济带,其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进行全域统筹规划,全面合理布局,以契合当下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在交通干线和关键节点上设置清晰明了、科学规范的历溪景区景点标识导引设施;另一方面优化乡村公路,加强历溪风景区与祁门县城、主要交通干线以及其他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解决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实现无缝对接,构建“快进”的交通便达网络。并在景区内铺设自行车绿道,实施共享单车经济模式,辅之增设观景台、休憩区及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区域,形成覆盖各个景点的绿色“慢游”景道。开通旅游专线、制定客车班次、增设交通换乘集散中心,不仅提高游客交通便携程度,更为历溪村贫困户的出行带来便利。其次,推进历溪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游客集中区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运用到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领域中,通过运营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技术渠道来提升历溪村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水平。搭建电商平台,构建商贸物流体系,优化消费路径,普及利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平台支付方式,推动历溪村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最后,加大扶持资金,全面提升历溪村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以及环境卫生安全状况,既有助于提升历溪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又保证其村民生产生活有序进行。
扶贫需扶智,实现精准脱贫的关键是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提升其参与旅游扶贫开发的能力,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摆脱人的素质性贫穷。首先,对地方旅游局、分管历溪村的领导和扶贫等相关部门展开旅游扶贫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形成历溪村与高校旅游科研院所、旅游规划单位或旅游公司结对帮扶的联合模式,集中才智制定出符合历溪村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规划。其次,对历溪村村干部定期开展相关知识、技能、素养的培训,增强其领导管理、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等方面的能力,并提供外出考察机会,学习发展成熟的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4]。最后,鼓励贫困户树立参与旅游扶贫脱贫的信心,提供免费的岗前培训和在职指导,支持其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和特色旅游产品来增收脱贫。并辅之以政策倾斜,实行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建立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户入股分红的资产收益分配机制,让其真正分享到旅游扶贫的成果。因而,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制定不同的教育培训方案,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降低扶贫难度。
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明确责任与义务,是实现精准有效脱贫的保障。一方面,积极落实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中的主体之责,并根据旅游地所处阶段的变化转变政府履行职能的重心,有的放矢,精准扶贫。现在历溪村乡村旅游的发展处于成长阶段,已有外来旅游公司坐地经营,因而再延续初级阶段政府既为管理者又为服务者的供给模式已不合时宜,应将管理者的角色下放给旅游公司,而其转变职能,作为监督者、服务者之角色规范市场秩序,对入驻旅游地的
外来公司实行问责制,以保障当地村民利益不受损。另一方面,增强县旅游局综合协调各部门各行业的统筹能力,并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与扶贫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协同推进历溪村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工作局面。最后,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持续投入机制、标准化机制及绩效评估考核,确保整项工作在扶贫理念下有序践行。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对策[J].旅游学刊,2005(03):64—66.
[2] 单新萍,魏小安.乡村旅发展的公共属性、政府责任与财政支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02):65—66.
[3] 董培海,李伟.关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解读——兼评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管理,2011(05):3—7.
[4] 林巧,杨启智.精准扶贫背景下景区依托型旅游扶贫的困境与对策——以四川省宣汉县鸡坪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