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作为 砥砺奋进努力打造六安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2018-01-01 14:22鲍来花六安市科学技术局
安徽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六安高新技术贫困村

◎文/鲍来花(六安市科学技术局)

2017以来,六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重点,聚焦难点,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市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抓高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种类型分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采取梯队式动态化培育,为入库企业制定精准的培育方案,提供全程点对点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筛选出150家企业,开展精准培育。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8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6.1%,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5%,两项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2位,比上年分别提升9个位次和12个位次,增加值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出18.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二、抓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以提升质量为重点,突出专利政策的导向作用,加强引导服务,强化专利执法,不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水平。全市共申请发明专利2764件,授权发明专利217件。发明专利有效量986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件,位居同类市第一。专利权质押贷款40笔,融资4.53亿元,居全省第3位。应流铸造单笔专利权质押融资5000万元。专利联络员动态发展到497人。依法查处假冒专利商品73个,调处专利侵权案件11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兑现市级专利资助资金744万元。

三、抓科技扶贫,农村科技进步深入推进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推进科技精准扶贫。全市新增科技特派员100名,选派“三区”科技人才74人。围绕重点贫困村产业发展,依托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创建贫困村专家大院,新认定贫困村专家大院25家,有力地推动了精准脱贫。整合各类资金3.5亿元,推进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建设,已建成2.95万亩,占规划面积4.12万亩的71.6%。新组建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新认定市级农业科技园区6个、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8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7家。

四、抓平台搭建,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的六安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新引进新桐传媒、赶山网络等项目16个,园区签约项目总数达94个,企业从业人员385人,其中博士18人、硕士22人、归国留学生6人。园区企业申报、获批自主知识产权达400余项,在孵企业实现总产值1.1亿元。积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省级备案众创空间2家、市级众创空间8家。新增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

五、抓资源集聚,招才引智工作成效显著

抽调12人在合肥、南京、武汉三地设立联络处,专司招才引智。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9家,举办招才引智专场推介会30多场次,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浙江大学成果转移中心、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CT研发中心等一批科研创新平台成功入驻六安大学科技园。新签约安徽省森湶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饮片项目,总投资1亿元,到位资金1000万元。新增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家。

六、抓生态优化,政策扶持力度明显加大

充分发挥三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租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充分释放政策红利,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内生动力。争取省研发仪器设备购置等补助资金2266.2万元。获批省级重大专项9项,落实财政资金支持2500万元,同比增长43.67%。实施省科技创新项目10项,农村科技扶贫项目33项,支持资金970.3万元。兑现市创新驱动发展资金3529万元,落实县区配套4047.26万元。

下一步,六安市将以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较强科技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全省中等以上水平的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大幅跃升、乡村振兴战略快速推进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加快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增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加快推动绿色六安、幸福六安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六安高新技术贫困村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广西六安金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六安茶香也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