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教集团视角下校企“四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以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为例

2018-01-01 14:17:50吕向生董新民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集团化职教创客

吕向生,董新民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指出:探索集团内部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益共享机制建设,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试点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重大突破和创新。[1]《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皖教职成[2016]12号)中指出:加快推进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试点,着力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2]我国职教集团视角下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深度融合也成为双方各取所长、求同存异、互利互惠的必选路径。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是由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安商院”)牵头组建的、安商院是职教集团的理事长单位;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湖集团”)是职教集团发起单位、也是副理事长单位,该职教集团是一家以院校主导型的职教集团。近年来,安商院与滨湖集团校企双方以“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项目为平台,本着“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努力构建起“理念、平台、模式、文化”“四融合”共同体,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多元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模式,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3]

1 职教集团视角下校企“四融合”的内涵和举措

1.1 校企“四融合”的内涵

“四融合”是指校企双方在职业教育集团化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具体主要是指围绕“理念、平台、模式、文化”四个维度,从人才培养方案拟订、课程体系建设、学生实习就业创业等多个方面着力实现校企双方的融合与发展。

1.2 校企“四融合”的主要举措

2013年6月,安商院与滨湖集团启动了校企合作序幕。安商院为合理使用闲置老校区,开始多方寻求合作方,经多方考察和筛选,校方认为滨湖集团是理想合作方;2014年9月,滨湖集团加盟安徽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成为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校企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随之开启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之路。几年来,由安徽国际商务职教集团牵头,校企双方在理念、平台、模式、文化上下功夫,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和措施,保障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和深度融合。

1.2.1 校企理念的融合

深度融合,理念先行。安商院“立足商务、注重实务、精准服务”与滨湖集团“事前勇于担责,事中敢于问责,全程善于尽责,事后严于问责”为内容的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不谋而合,企业经营业务和人才需求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设置高度吻合,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基石。在合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双方自觉找准自身和市场定位,在多个项目上保持了理念的统一。

1.2.2 校企平台的融合

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双方第一期合作项目为罍街早餐街、罍街茶馆,在取得突出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为学校酒店管理等专业提供了丰富的实习资源。校企双方第二期合作项目为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按照“企业主导、创客自发聚集、大学生创客就业孵化”模式进行打造,其项目定位与我校人才培养高度一致,为我校参与型创客、创意型创客、自主型创客、指导型创客等四类学生创客和名师(大师)工作室提供了保障。[4]目前入驻创新创业的法人108家,其中包括2家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和武汉光谷创业咖啡。作为“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的领头兵及行业标杆,两家单位拥有高水平的管理模式、优良的创业环境及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将以此为平台三年内孵化60-80家科技型小微初创企业,为合肥市包河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还包括来自学校的一批学生创业团队,校企双方共同为创业团队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创业团队成长。双方正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安徽省体量最大“双创”基地;安徽省体量最大、最具实力、最具特色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及创意集市。

1.2.3 校企模式的融合

安商院和滨湖集团校企双方充分领会国家、安徽省相关文件精神,在《安徽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章程》和《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的具体指导下,积极探索校企双主体的运行机制。在明确创客项目定位基础上,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创新创业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合作共管,探索以混合所有制模式成立公司,运营和管理校企合作各项工作,试点校企双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安商AS·1980股份制模式成立公司:安商院提供场地、校舍、办学设备、师资力量、人才资源、30多年校园文化资源等要素;滨湖集团提供政府资源、项目资金、运营、市场和管理等方面资源要素;校企双方整合各方资源要素,共同组建股份制有限公司,创新校企共生发展的体制机制。

1.2.4 校企文化的融合

合作共建合肥罍街文化创意小镇和“三商文化”研究中心,成为校企合作一张新名片。通过合作,不断把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如2016年3月30日,“合肥罍街茶馆携手天津名流茶馆走进安商院公益巡演”走进安商院校园,为我校400多名师生献上了集视听于一体的文化大餐;同时,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也是安商院大学生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安商院与合作企业所在包河区开展的《校地文化相互融合、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典型案例被收录在《中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2017)》中,进一步扩大了我校集团化办学影响力。目前,罍街文创小镇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先后获得“中国特色美食名街”“安徽省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安徽省首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等多个荣誉称号。

2 职教集团视角下校企“四融合”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2.1 校企双方合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安商院按照“保持优势专业、发展特色专业、扶持新兴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以校企共建“特色班”为切入口,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规划、教材课件设计、实习实训等开展创新改革,将各特色专业面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调整了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创造性地提炼出了“1+1.5+0.5”三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安商院和滨湖集团双方根据未来工作岗位需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2015年以来,滨湖集团重点加强了安商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已建成的实训室累计接待校外来访及参观考察1600多人次,面向社会企业提供集中培训业务20多期,实现了实训资源的校企共建共享;同时,共建的AS·1980安商创客梦工场成为安徽省内体量最大、最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基地,为安商院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众多岗位和成长空间。

2.2 校企合作培育出一批创业之星

安商院不断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措施。针对创业学院的建设,安商院实施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安商院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和创业模拟实训中去,让学校学会“做”;第二步,将创业孵化融入到创业实践中,依托学校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统筹社会资源,引进福年来早餐亭、好书吧等创业项目,鼓励学生进一步达到“创”的层次;第三步,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学校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将入驻与滨湖集团共建的AS·1980创业园,由校企双方共同培育、共同建设。近年来,安商院遴选发掘创新创业优秀学生和有创业潜力的项目入住AS·1980创业园,推动我校大学生创业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如安商院创业之星——信息服系朱选集团队入住AS·1980创业园,2016年安徽创业大赛“金奖”荣获《创客之星》称号,朱选集被评选为“安徽优秀大学生”。

2.3 开展集团化办学产学研横向课题研究

由安商院创业学院牵头申报的《罍街?商务学院创客梦工场》成功获批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由安商院校企合作办和滨湖集团联合牵头申报的《职教集团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为例》成功获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2016-2017年职教集团撰写的《集聚政行企校协同创新合力、深化两区两企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四融合”、突显集团化办学特色——以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为例》经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专家组评审后,分别被收入教育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出版的《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汇编(2016年)和(201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在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共建安商跨境电商、安商院“商信”设计工作室、“三商”文创中心、安商院“商海翻译社”四大名师(名家)工作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服务社会。

2.4 校企合作项目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

滨湖集团与安商院自2013年合作以来,就备受社会高度关注和好评。近年来先后有多家政府机构和国内知名的院校以及企业前来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实地参观考察学习;校企双方也在省部级校企合作等大型研讨会上交流发言,介绍校企合作办学经验,现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和经典案例,有很强示范性。2016年,“罍街文创小镇”校企合作项目成功入选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2016年5月,“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校企合作项目入选安徽省第七届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校企对接会,校企双方代表在会上做主题发言和经验交流;2016年12月,“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再次入选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交流研讨会会议典型案例,职教集团代表以“深化校企产教深度融合-安商AS·1980创客梦工场”为例在论坛上发言,校方代表与近300名职教集团和院校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开展交流;2016-2017年度,撰写4篇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对外发布,促进了职教集团等相关团体的经验交流,具有一定典型意义;2015-2016年度,滨湖集团荣获安徽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优秀企业”荣誉称号;2017年5月,安商院与滨湖集团校企合作项目获得“安徽省首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称号。

3 职教集团视角下校企融合的感悟与建议

3.1 校企融合的三点感悟

五年来,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政策推动下,安商院与滨湖集团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5]:

3.1.1 校企合作顶层设计是核心

职教集团的成立和运行为校企双方的信息沟通搭建了桥梁,提供了互通交流的平台。校企双方高层高瞻远瞩,务实求新,在合作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并在每个环节的设计与操作中,校企双方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成为合作良性运作的关键。

3.1.2 互惠共赢抱团发展是根本

在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和措施利好的大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求同存异,众人拾柴,将互惠共赢放在首位,多渠道沟通和协商,达成共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实现共同发展。[6]

3.1.3 兼容并蓄创新融合是关键

滨湖集团与安商院的合作,充分体现在“理念、平台、模式、文化”“四个方面”的融合,是校企合作实质性成果和特色。双方在经营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资源等方面产生了很多互补特性,也为彼此今后深度合作提供了可靠保障和发展动力。

3.2 校企融合的三点建议

在校企双方共同努力下,在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和新的突破,但不可否认,校企双方在合作深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或制约因素,有待解决,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2.1 出台配套实施办法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有关混合所有制等方面配套政策法规还有不完善,尤其没有相应校企合作促进管理办法和具体政策措施,影响了校企合作深度,目前还在试点阶段,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实施办法,为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政策法规。

3.2.2 求同存异融合发展

校企双方在理念和目标上,尚有一定偏差。学校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而企业更多关注眼前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在今后合作深化中,要多加强沟通与交流,形成共识,统一思想,合作双方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双方职责、权利及义务,以此约束双方行为,实现共赢。

3.2.3 加强调研和理论研究

开展深度的学习调研还不多,对职业集团化办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待深入,今后要多学习借鉴国外和全国兄弟职教集团及学校好的做法和经验,努力推动我校校企合作深度,提炼办学特色,力争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一张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名片。

猜你喜欢
集团化职教创客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40
我是小创客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9:06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00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中国卫生(2016年4期)2016-11-12 13:24:28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创新时代(2016年6期)2016-07-07 20:18:30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6
创客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35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38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