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舞蹈“巴绒”文化特征研究

2018-01-01 11:05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羌族舞蹈特征

徐 兵

“瓦尔俄足”是羌族人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的重要庆典,同时也是羌族重要的女性节日,代表着对女性的歌颂和尊重。“瓦尔俄足”拥有丰富的歌舞形式,尤其是祭祀性活动舞蹈 “巴绒”。本文将以“巴绒”这一主要舞蹈形式为突破口,从历史、生产生活、传统习俗、祭祀文化和多文化融合等方面考察 “巴绒”的文化特征,进而探析人文环境对“巴绒”文化特征的影响。

一、“巴绒”简介

“巴绒”是羌族人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的一种重要的祭祀性活动舞蹈。“萨朗姐”是羌族重要的精神崇拜之一,她不仅是羌族女性的象征,也是羌族祭祀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主角”。在羌族的历史文化中,“萨朗姐”是羌族歌舞庆典审美的深刻表达,也强烈昭示着羌族人民对女性和歌舞艺术的尊重。“瓦尔俄足”,汉语称“歌仙节”或“领歌节”,整个节日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举行,持续三天。妇女们尽显其能,忘情欢跳萨朗,农事活动和家务事则由男人们操持。祭祀当天,全族妇女都会身着特色民族服装、佩戴首饰参加祭祀,跳“巴绒”。更为重要的是,节日当天的舞蹈者均是由女性构成,舞蹈形式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和歌颂,体现出羌族社会的宗教仪式、传统风俗和母系氏族社会对羌族的影响。同时,“巴绒”也区别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其他传统节日舞蹈形式,它并不存在“规格化”的表演,即舞动中并没有事先编排好的动作,舞蹈过程中自由度较高,一般在“释比”祭山之后,由民间歌舞艺人进行领舞,随后全族所有女性开始翩翩起舞。“巴绒”在动作风格和内容表达上,对女性魅力的展示较为突出,多给人以柔美、欢快之感,舞者也多重视展现女性的魅力。

二、“巴绒”的文化特征

(一)植根于民族的悠久历史

羌族是我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源于古羌,也是中华文明目前可追溯的历史中,最为显著的代表之一。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不仅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是我国较早存在文献记载的西南少数民族。羌族目前分布于川西北河谷地带,主要聚集地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另外,甘肃省、陕西省、贵州省境内也有一定数量的羌族。由此可以发现,羌族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传承过程中相对保守,以至于并未在物产富饶的区域形成有效根基。从历史沿袭方面来看,我国历史中记载的古羌族,为中华民族先祖古羌族的后裔,其本质上与汉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同根同源。不过,由于早期人类征战连连,以及地理环境因素所导致的不断迁移,促使不同民族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而转变,形成了具有独立特征的少数民族,特别是羌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宗教传承,使该民族具有了与众不同的人文风貌。从起源角度来看,目前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羌族,在文献记载中与我国神话时代中“炎黄时期”所发生的主要事例完全相同,同时,夏代的大禹也出生于此地,由此可见羌族历史传承久远。本文所研究的“巴绒”,便是自羌族母系社会以来延续至今的一种舞蹈形式,也是见证了羌族发展历史的艺术形式[1]。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巴绒”也逐渐融合了羌族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宗教信仰、生产特征、对外交流等因素,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羌族女性舞蹈。例如,在舞蹈中的顶胯、甩胯等动作,虽然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较为常见,但羌族所采取的特殊节律和艺术表现形式,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源于日常劳动生产

众所周知,艺术的表现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题材却多源自于生活,而舞蹈自然也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较为广泛流传的蒙古舞,其主要动作便是由摔跤、牧羊、牧马等构成,在动作形式上“大开大合”,以显示蒙古男性的孔武有力;再如,东北的汉族民间舞蹈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主要以胯部的动作为主,由此有了“扭秧歌”的说法。本文所研究的羌族“巴绒”自然也融入大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动作中,但“巴绒”所体现的劳动生产性特征,仅是注重动作的幅度,在音律的配合下,其更多地展现女性的美感,这点与其他少数民族存在着不同之处。如上述提到的蒙古舞,动作、节奏,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统一。其主要原因在于 “巴绒”源自于羌族的传统节日“瓦尔俄足”,是羌族主要的女性节日,其舞蹈者构成也全部为女性。所以,“巴绒”在舞蹈动作的构建上,以女性生产方式为主,在艺术性的表达上,以女性的魅力为主。有学者提出,羌族女性舞蹈的魅力展现,实质上是性关系的最大化表现,以展示女性的性魅力以及性权利。纵观羌族发展历史,羌族女性的劳动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农耕、刺绣两个方面,其中农耕属重耕,属于重型体力劳动。由于羌族男性早期以狩猎为主,所以农作物的处理完全由女性负责。在刺绣方式上,羌族女性注重自然美的应用,并将刺绣广泛应用于服装上,这点与传统汉族女性喜欢将刺绣作为装饰品的思维意识背道而驰[2]。不过,也正是基于羌族女性对刺绣工艺和美学的理解,才能够促进“巴绒”更好地展现羌族的女性之美。

(三)反映民间传统习俗

我国少数民族的舞蹈主要用于节日、婚丧、祭祀三个方面,羌族舞蹈也多在此类场合出现。而羌族的传统节日相对较少,除了上述的女性节日“瓦尔俄足”外,其主要节日还包括祭祀节、歌仙节、新年三大节日。祭祀节是羌族用于祭祀祖先、祭祀宗教的重要节日传统。在羌族传统文化中,对于先祖的祭祀十分重视,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羌族的祖先崇拜高于图腾崇拜,这也说明其基础哲学观的建立偏向于唯物主义;歌仙节则与羌族的艺术崇拜息息相关,用于祭祀和歌颂歌仙。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除了舞蹈优美之外,歌声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歌仙节时,多个村落进行联欢庆祝。新年是指羌族独有的新年,即羌历年,从羌族历法的每年第一天(农历十月初一)开始庆祝。羌历年遵循比较传统的庆祝方式,每天的不同时间都会有详细的安排,同时也会在特定时间进行歌舞的集体庆祝。除了节日外,羌族在农耕丰收、婚丧嫁娶时,也会举办相对盛大的活动,并采取特定的舞蹈。本文所研究的“巴绒”,便是羌族祭祀歌舞女神“萨朗姐”的特定舞蹈形式,也是祭祀舞蹈的一种,除了“瓦尔俄足”外,均不会出现完全由女性组成的集体民族舞形式[3]。所以,在不同时期观赏羌族舞蹈时,都能够发现与节日相称的舞蹈特征,带给人不同节日下的情感体验。

(四)表现民间祭祀文化

巫术论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最早提出。他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因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4]94。由此可见,人类最原始的舞蹈形式,便是源自于对“未知”的崇拜,如将地震认知为惩罚,将雨水认知为恩赐等。这一阶段属于人类的蒙昧时期,无法将自然现象通过一定的科学方式解释为能量守恒,由此便形成了原始崇拜。而该时期,也可以称为人类的巫教时期,即以巫师为代表所构建的社会祭祀结构,希望通过图腾崇拜,实现原始的祭祀活动,即祈祷。该时期巫师的动作,以及祭祀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动作,便是人类舞蹈的雏形。民众为了通过“祈祷”的方式获得安稳的生活,除了参与传统祭祀活动之外,在家中也会模仿巫师的动作,希望能够达到近似的效果。对此,人类历史学家对“祭祀舞蹈”和“劳动舞蹈”进行了系统性的区分,发现“祭祀舞蹈”的起源要比“劳动舞蹈”更早,甚至可以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动作形态原型。羌族至今仍保留着“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瓦尔俄足”即源于古羌族多神崇拜的宗教文化,至今也保留着本民族原始而朴素的风格,也成为了古羌传统文化中保存最完好的珍贵文化遗产[5]。随着社会的发展,羌族在宗教认知上产生了变革,由“原始崇拜”转变为“祖先崇拜”。所以,羌族文化体系中有较多的个人或家庭祭祀活动,通过对祖先的崇拜,祈求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巴绒”舞蹈的动作组合方式与表现张力,均与祭祀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五)融入多元艺术形式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末汉初羌人从河湟地区迁徙定居于岷江中上游,在与其他民族融合后,从游牧文明转为农耕文明,许多民族民间文化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羌族文化。综合分析可以发现,羌族文化包含着汉族的原始特征、游牧民族特征、西南地域特征、西南少数民族融合特征、文化与地域交融特征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基础。从羌族现有舞蹈来看,舞蹈交融包括:第一,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融,虽然动作和艺术形式仍旧保持独立性,但一些羌族聚集区已然开始参与庆祝其他民族的节日。节日参与意味着文化本质的交融性,也是祭祀活动进行交互的基础;第二,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上文中所述内容,指出羌族可能与汉族同源于古羌族,因此,彼此的文化有着一定相似性。改革开放后,信息通讯飞速发展,羌族与汉族文化的信息交流愈加频繁,加之羌族与汉族杂居,互相学习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第三,受到现代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虽然羌族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落后,但同样进入了现代化进程;第四,具有游牧民族的原始文化特征。游牧是羌族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居无定所的生存形态,意味着羌族人民对于自然有着更多的感悟。因此,羌族人民在舞蹈艺术的表达上,也更加贴近自然的表现形态;第五,西南地域环境所构建的艺术文化特征。在历史文化艺术的构建中,存在着一个较为公认的理论,即“地理决定论”。基于该理论可以发现,无论羌族在河湟地区构建了何种文化形态,均会因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而改变自身的艺术形式。虽然传统特征仍旧会保留下来,但是却不能忽略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所以,羌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疑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羌族舞蹈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在“巴绒”舞蹈中,其动作已然呈现出相对现代化的艺术方式。

三、人文环境对“巴绒”文化特征的影响

“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我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羌族”这一名词的出现时间较晚,在不同的历史文献记载中,也有着不同的称呼。但对于羌族自身而言,无论周遭环境发生如何的变化,仍会维持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不论羌族是否由古羌分裂而来,仅从羌族现有的祭祀习惯、宗教信仰、女性尊重等,便能够发现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从“巴绒”本身来看,不仅是女性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权益,也是以女性身份进行对祖先的祭祀和赞美。此外,通过羌族女性生产方式对“巴绒”的影响,可以发现生活、生产特征不仅会对艺术造成不同的影响,而且会促使人类自身对生存进行反思。因此,羌族母系氏族社会的传统、羌族本身的文化历史、传统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其他文化都对“巴绒”有一定的影响,多种人文环境的相互交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巴绒”舞蹈形式。

结语

通过从历史、生产生活、传统习俗、祭祀文化和多文化融合等方面考察 “巴绒”的文化特征,可以明确指出人文环境等对“巴绒”文化特征的影响,同时也挖掘出不同因素与“巴绒”舞蹈本身的共鸣关系。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带给少数民族舞蹈从业者一些反思,同时也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猜你喜欢
羌族舞蹈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羌族艺术的特征与当代价值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阿坝州羌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自强研究
抓特征 猜成语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