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引排水泵站建设管理问题的探讨

2018-01-01 08:05:29童世伟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安徽芜湖241000
安徽建筑 2018年3期
关键词:排水泵泵站制度

童世伟 (芜湖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安徽 芜湖 241000)

0 前言

排水泵站作为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现如今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只有做好引排水泵站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才能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水资源合理分配这一目标。由于引排水泵站管理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进而本文探究这一论题具有现实意义,并且论题探究活动较迫切。

1 排水泵站基本介绍

排水泵站即在水资源分配方面发挥作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源污染现状,城市用水量较大,并且城市居民的用水要求较高,因此更应做好泵站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应全面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形条件和水源条件,尽可能发挥泵站建设优势,充分利用地形条件,以此降低施工难度,全面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排水泵站的建设时间较短,并且建设资金数量较少,泵站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泵站维护工作需花费较多费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适合的管理方案,明确泵站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关要求,有利于缩短引排水泵站建设时间,短时间内发挥引排水泵站的积极作用。排涝泵站建设的过程中,应首先掌握这一泵站的建设作用,施工单位具体分析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而能在难点分析的前提下做足充分准备,掌握机电设备安装的关键部位、合理控制施工成本、适当引进先进技术,在满足排涝泵站建设需要的同时,优化管理效果。

2 城市引排水泵站基本现状

现如今,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应提高,城市建设引排水泵站现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不仅关系到城市化建设速度,而且还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引排水泵站需要考虑较多建设因素,建设系统十分繁琐,一旦建设问题未被充分分析,那么极易发生洪涝灾害,不利于城市居民便利出行。目前,泵站建设不能同步于社会发展速度,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为被及时满足,并且排水设施相对单一、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也会加大管理难度和建设阻力。因此,施工单位应具体掌握泵站建设现状,从施工时间、施工成本、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泵站考察。泵站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的同时,泵站管理工作未能及时跟进,这不仅会弱化泵站建设的意义,而且还会影响泵站管理效率,再加上泵站设备检查周期不固定,进而设备更新工作不及时,泵站设备应用性能不能全面发挥[1]。

从上述介绍中可以看出,城市引排水泵站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如果泵站管理工作短时间内得不到改进,那么泵站管理的过程中将会出现以下问题。

3 泵站建设管理常见问题

近年来,城市发展规模渐渐扩大,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生产生活,均对排涝泵站提出了多样性要求,但由于施工单位未能注意这一现实问题,进而建设完成的泵站不能在防汛排涝方面发挥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建设成本得不到回报,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方面、制度方面、技术方面。

3.1 安全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城市选用排水设备时,主要以引排水泵站为主,并配合水泵机组,由于泵站电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及时保养并定期检修,但真正落实养护维修工作的城市仅在少数,即大部分城市不注重电气保养,这不仅影响泵站使用性能,而且还会为城市发展带来较大的洪涝威胁。此外,运行设备还会因温度过高发生火灾现象,这不仅会增加城市居民的恐慌感,而且还会威胁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泵站后期检修也会增加一定投资费用,进而施工单位建设成本会整体增加。

3.2 制度方面的问题

施工单位建设泵站的同时应做好制度保障工作,城市管理泵站的过程中也需要得到制度支持,由此可见,制度确立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效果和管理水平。虽然城市管理泵站期间依据相关制度,但制度执行行为缺乏规范性,并且监管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经常出现一人多职、空白监管等现象,这不仅会降低制度的执行效果,而且还会出现管理无序局面,长此以往,管理员工间矛盾会不断激化,进而出现制度形式化执行、工作行为懒散等潜在问题。

3.3 技术方面的问题

由于引排水本站施工建设期间存在较高的技术难度,例如,地质差深基坑开挖工作未引进先进技术,或者技术管理不够规范,则工期会延时、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进而施工成本会相应增加。此外,先进设备仍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操作,即使个别泵站安装智能监控系统,但该系统并未发挥技术优势,主要是因为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应用思想淡薄、技术应用水平较低,进而项目管理效果不会及时发挥[2]。

4 优化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

要想改变上述泵站应用现状,有效解决泵站建设和泵站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建设管理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从以下四方面入手进行建设管理,能够在发挥排涝泵站应用优势的前提下,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满足居民用水需要。

4.1 强化安全管理

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首先做好安全管理这一工作,只有泵站安全性得到保证,泵站后续应用问题才能有效减少。安全管理期间,管理人员应组织系统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介绍排涝泵站基本功能、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并为员工传输泵站定期维护、及时检修这一思想,进而员工能够在调用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泵站检修,在检修期间做好检修记录,总结丰富的养护经验。一旦检修期间发现温度过高的电气设备,这时应向上级领导及时汇报,并制定合理的降温方案,找到设备升温的原因,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推进,能够大大降低洪涝灾害发生几率,有利于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2 完善规章制度

根据城市引排水本站应用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适时创新制度应用模式,全面监督制度落实情况和执行行为,这能全面发挥制度实施意义,还能为建设管理人员提供依据,进而建设单位能够掌握工作方向、城市管理部门也能获得工作目标,一旦遇到违反制度的行为,应根据制度内容依法惩处,避免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其中,排涝泵站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主要有:站长责任制、泵站操作制度、泵站员工考勤制度、泵站员工岗位职责制、泵站员工奖惩制,规章制度补充后,应细分员工职责,避免泵站运行事故发生后,出现职责推卸现象。

4.3 加强技术训练

排涝泵站管理工作应以员工为中心,只有泵站员工掌握工作流程、遵守规章制度,才能提高泵站管理效率,泵站员工遵守技术规程的同时,还应主动观察市场上主流的先进技术,引进这一技术的同时,合理调整技术规程,制定科学的技术经济指标,这一过程即强化技术训练、扩大先进技术应用范围的过程。此外,泵站管理者还应组织定期的技术总结,具体分析先进技术应用效果以及技术注意事项,这不仅能够提高技术应用水平,而且还能实现排涝泵站智能化发展的目标。

4.4 做好调度工作

为了提高排水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效果,应在掌握城市引排水站排水方式的前提下选用适合的调度方式,这不仅能够创新城市排水方法,而且还能减少泵站运行期间的资金投入,大大降低开停泵频率。指定污水排放管道,提高分流制排放系统应用率,同时,制定科学的防汛方案,具体掌握自然降水产生的水位变化情况,应用先进监控技术准确计算水量通过值,确保调水工作顺利推进,做好洪涝预防准备工作[3]。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城市引排水泵站建设管理问题”,这既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是城市防洪的需要,在了解城市引排水泵站应用情况、掌握泵站管理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安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技术训练、做好调度工作等措施加强建设管理,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建设速度,同时,还能减少建设成本。此外,城市化建设水平会相应提高,我国社会能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排水泵泵站制度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拱北隧道排水泵控制方案优化设计浅析
广东省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规划
排水泵站的优化运行管理
中华建设(2017年1期)2017-06-07 02:56:14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