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阶段声乐启蒙教育的实施途径

2018-01-01 06:13:54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设备幼师声乐

刘 凤

(鞍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声乐启蒙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占具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对幼儿后期成长具有积极影响.幼师通过对幼儿开展声乐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审美意识,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声乐学习中正确掌握声乐演唱技巧.

1 学前教育阶段声乐启蒙教育的活动特点

从我国学前声乐启蒙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学前声乐启蒙教育工作具有连贯性、综合性、开放性与丰富性的特点.

1.1 连贯性

学前声乐教学活动均是以前一天的学习内容为基础,并为后一天教学活动做准备.按照教学内容对教学主题进行设置,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认知能力,结合社会生活科学设置教学活动的内容.考虑到声乐演唱技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幼儿难以在短期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比较正确的理念,每一个声乐教学主题开展4~5周,在潜移默化中将与该主题有关的声乐知识渗透到每一次声乐教学活动中,使幼儿能够在多次声乐演唱练习活动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声乐演唱技巧及其相关乐理知识[1].

1.2 一致性

每一天、每一周或者是每一个月所开展的各科教学活动均具有统一的主题,例如,某月学前教育开展的教学主题为“认识动物”,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幼师教唱《小蜜蜂》等与动物有关的儿歌;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幼师引导幼儿认识“狗”“猫”等与动物有关的生字;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师引导幼儿开展兔子、老鼠、蜜蜂等一系列与动物有关的绘画练习;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幼师引导幼儿模仿青蛙、兔子等动物的活动.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声乐启蒙教学活动与学前教育的其它教学内容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且在整个声乐启蒙教学活动时幼师还会渗透一些其它学科的教学知识,例如,认识歌名、歌词中的生字等.

1.3 开放性

每一个幼儿都有其独特的兴趣爱好.幼师开展声乐启蒙教学活动时,应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每一个幼儿的实际需求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声乐启蒙教学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极具开放性与多元性,使每个幼儿能够在声乐启蒙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

1.4 丰富性

语言是幼儿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后期成长.通过开展声乐教学活动,利用灵动的音乐触及幼儿的内心,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之积极主动开口演唱,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幼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渠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2 学前声乐启蒙教育的开展形式

声乐启蒙是一项极具开放性、丰富性、发展性的学前教育活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相一致.幼儿通过学习声乐知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与声乐演唱技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其听觉审美素养,使幼儿能够对音乐中的美与丑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通过充分调动幼儿对声乐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主观能动性,使幼儿能够自发开展声乐演唱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幼儿声乐表演能力.

2.1 与其它启蒙教育进行融合

声乐启蒙是幼儿学前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将声乐启蒙教育活动与学前教育中的其它启蒙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各启蒙教育知识之间的渗透与交融.例如,将声乐启蒙教育与舞蹈启蒙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幼儿能够一边学习舞蹈动作一边开展声乐演唱活动;将声乐启蒙教育与识字启蒙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幼儿通过认识演唱曲目中的生字,跟随伴奏将歌曲演唱出来;将声乐启蒙教育与绘画启蒙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幼儿能够在声乐演唱内容的引导下,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动手绘制丰富多样的图画.

2.2 以声乐基础知识为中心

声乐基础知识的主导活动是声乐启蒙教育活动的核心,声乐启蒙教育活动需要围绕声乐基础知识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主导活动的设定是由声乐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因此,幼师在设置声乐教学活动时,应明确声乐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根据学前声乐启蒙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结合幼儿身心发展情况,正确筛选声乐启蒙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声乐启蒙教学活动方案,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与可行性.

3 学前声乐启蒙教育的教学现状

声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中的基础内容,对提升幼儿音乐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所用.但是从声乐启蒙教育在学前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学前声乐启蒙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缺乏专业的声乐教师,因专业的声乐启蒙教育在学前教育中起步相对较晚,多数学前教育机构所配备的幼师并不具备专业的声乐教学能力,无法为幼儿提供专业的声乐启蒙课程;其二,缺乏教学设备,学前教育过程中配备的声乐教学设备相对较少,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没有被广泛引入学前教育工作中,基本是借助钢琴、古筝等乐器进行伴奏,整个教学过程依旧停留在传统学前声乐启蒙阶段;其三,教学重点存在偏差,因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年龄相对较小,幼儿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在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时,通常忽视对词曲的解释;其四,教学内容具有单一性,声乐种类较多,例如,通俗、民谣、美声、流行、美声等,在学前声乐启蒙教育阶段,主要以最简单、最基础的通俗乐为主,幼儿的声乐结构比较单一,缺乏对声乐的整体认知[2].

4 学前声乐启蒙教育的实施途径

针对学前声乐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提升幼师整体素质、完善教学设备、明确教学重点、优化教学结构.学前教育机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正确把握幼儿心理特点,深化以人为本理念.为确保学前声乐启蒙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在开展声乐启蒙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尽可能运用幼儿所特有的语言模式与幼儿进行沟通与交流,根据声乐教学要求开展相应的启蒙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师应尝试者与幼儿成为朋友,尊重、理解、关心每一个幼儿,用发现美的眼光观察每一个幼儿,在教学活动中寻找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不断用语言、动作、眼神对幼儿进行鼓励与表扬,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幼儿对声乐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为此,幼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时刻关注每个幼儿的情绪变化以及注意力情况,深化“以人为本”发展战略,注重人本思想.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全面落实因材施教.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性格、情绪极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激发幼儿对声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其身心发展规律,结合生活中幼儿所熟知的事物对幼儿进行引导,将幼儿的注意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转移到声乐教学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对声乐学习的热情,使幼儿从声乐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乐趣与收获.除此之外,幼师可定期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的声乐表演、声乐比赛等活动,使每一幼儿均能够拥有登台演出的机会,全面激发每一个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4.2 落实师资建设,完善教学设备

为提升幼师整体素质,提高声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更新幼师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需要学前教育机构全面落实师资建设工作,定期对现有幼师进行培训与指导,向优秀幼师提供进修、深造的机会,不断更新幼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理念,使幼师的思想意识与专业技能能够与时俱进、开阔创新.此外,学前教育机构应根据本教育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幼师绩效考核标准,端正幼师工作态度,利用幼儿的向师性,充分发挥幼师在学前声乐启蒙教育工作中为人师表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推广,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现代化教育教学工作中,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初级阶段,对幼儿的后期成长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为确保声乐启蒙教育能够顺利开展,需要学前教育机构不断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学前教育课堂,为声乐启蒙教育提供物质基础.教学设备是学前声乐启蒙教育工作的基础,只有各种声乐设备落实到位,才能够为声乐教学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使教学设备能够迎合声乐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

4.3 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明确教学重点.幼师在设计声乐启蒙教学内容时,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提高幼儿对声乐启蒙教学工作的兴趣.幼师应根据声乐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声乐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将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民谣、流行、美声引入声乐启蒙教学活动中,使声乐启蒙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全面性与丰富性,不断扩大声乐教学范围.

优化教学模式.为确保声乐启蒙教育具有针对性与整体性,需要幼师将集体授课与个体授课模式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集体授课模式和个体授课模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其一,集体授课模式,该模式是将全体幼儿集中到一起,由一位幼师对整个班级中的幼儿进行整体性讲解,传授声乐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师资力量的使用量,确保声乐理论教学工作具有系统性与全面性,缓解单独授课时学生的抵触心理.该教学模式在学前声乐启蒙教育的初期阶段应用价值最为突出,能够有效降低幼儿单独上课的压力,提高声乐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但是,集体授课模式无法落实因材施教,降低声乐启蒙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目的性,增加幼师的教学难度.其二,个体授课模式,该模式是一种一对一教学模式,一位幼师对一名幼儿进行系统性讲授,传授声乐实践技能,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全面落实因材施教,切实根据每一个幼儿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3].

注重课程融合.因学前声乐启蒙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整个声乐启蒙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其他学科文化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声乐启蒙教学的综合性,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声乐学习环境.幼师在开展声乐启蒙教学活动时,将朗诵课程、视唱课程、乐理课程、舞蹈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多项课程能够协调统一,使声乐教学活动能够有序进行.例如,在学唱《找朋友》这首儿歌时,首先幼儿能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认识《找朋友》这首儿歌中的每一个字;在幼师的指导下幼儿正确掌握气息、把握声音的高低,在唱歌的状态下进行朗诵;唱谱,强化幼儿识谱视唱能力,认真分析每一个歌词的意义,正确把握每一句歌词的思想感情以及歌词创作特点;对歌词中所涉及的乐理知识进行讲解,提高幼儿对歌曲的演唱能力与表演能力;将演唱与舞蹈结合在一起,幼儿边唱边跳,充分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为确保声乐启蒙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学前教育机构需要提高对声乐启蒙教育工作的重视,树立严格落实各项声乐教学管理制度的理念,完善声乐教学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质[4].

猜你喜欢
教学设备幼师声乐
3KA广州市经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十锐教学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幼师之歌
当代音乐(2018年1期)2018-05-14 20:41:07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智能机器人教学设备的开发
电子制作(2017年7期)2017-06-05 09:36:13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海峡姐妹(2017年3期)2017-04-16 03:06:26
我骄傲,我是毕节幼师人
北方音乐(2015年21期)2015-04-29 17:05:07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