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七年文学的复杂因素

2018-01-01 05:55张文诺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合作化革命文学

张文诺

(商洛学院 人文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中国是一个宗教文化非常稀薄的国家,宗教文化在中国从来没有像在西方那样占据过社会文化的主流位置。建国以后,宗教被认定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精神麻醉品,下沉到地表以下。这并非说宗教意识也从国人的意念中消除了,实际上,宗教意识始终隐藏于中国文化的潜意识之中,暗暗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总带有一定的负面因素,与佛教、伊斯兰教相比,基督教是伴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来到中国的,国人自然地把它看作是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工具。关于教堂,民间总是流传着种种阴森、恐怖的传说。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注意到了宗教教化人心的力量,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考中国屡次失败的教训时普遍认为,中国屡次失败不仅仅是武器不如人,更是国民精神衰败的结果,他们认为中国人缺乏一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不怕牺牲的殉道精神,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那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要在中国人中间形成一种宗教感。可以说,宗教感实质上指一种对待事业的认真态度、为信仰勇于献身的精神,并非指的是信仰某种宗教。陈独秀说过:“无论什么事不带点宗教性,恐怕不能成功。”[1]共产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以其巨大的号召力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武器,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信仰,具有一种宗教的神圣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涌现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赵世炎、陈延年、瞿秋白等,展现出了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表现出了一种宗教性情感。宗教感是中国近现代革命者思想的缩影,“它映射出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发生与发展具有强烈的宗教性,并且这种宗教性孕育于中国传统的‘不朽论’当中,并超越了进步宗教的死亡幽灵。更可以发现,知识分子充满宗教感的献身精神乃构成了中国近代革命的思想结构、精神动力与内在灵魂”[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最终目标,理想可谓高远宏大,具有绝对的正当性与无比的神圣性,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自然唤起了普通民众的宗教性情感。作为一种社会镜像,十七年文学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宗教性因素,分析十七年文学的宗教性因素,可以更好地认识十七年文学的美学特征。

一、革命工作被神圣化

“每个社会都想要建立一套人们靠之能将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的意义系统。这些意义详细规定了一套目的,或者像神话或仪式那样,解释了共有体验的特征,或者通过人类的神力或技术力量,改造着自然。”[3]每个社会建立自己系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学是一个重要有效的方式与载体,尽管文学应该有自己的自足地位,但每个社会都想利用文学来帮助建立自己的意义系统。解放区文学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文学可以为革命树立历史的正义性与现实的合法性。建国以后,执政党要面临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全新任务,夺江山难,建设江山更难,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必然要调动文学的力量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提供形象的认识与合法性。“从中国整体的现代性革命进程来看,在长期的革命暴力的冲击下,中国历史处于激烈的动荡与断裂之中,从思想上与传统断裂,这是走向现代革命的必然选择,而革命也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焦虑,这一切需要文学艺术提供可理解可感觉的艺术形象,使民众可以接受历史,进入历史情境,并且从中受到审美的抚慰。”[4]文学不仅是一种审美客体,更是一种教化载体,为了抚慰每个普通民众的精神焦虑,十七年文学的叙事策略是把普通革命工作神圣化,以唤起普通民众的神圣感。

革命工作有主次轻重之分,关键是要在普通的革命工作与革命的神圣性之间建立联系,要彰显普通革命工作的重要性,这在农村合作化题材小说中表现较为明显。赵树理的小说《三里湾》是第一部表现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小说,小说通过三里湾的农民秋收、开渠、扩社等几件大事呈现了农村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走向,反映了社会主义力量的成长。小说出版之后,受到了普遍的赞扬,但也受到一些批评。批评者普遍质疑赵树理不善于表现重大题材,不善于表现阶级斗争,不善于表现正面力量。《三里湾》这部表现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小说直接描写合作化运动的场面并不多,赵树理用了很大的笔力去描绘三里湾几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纠葛、几个家庭的内部矛盾,赵树理艺术关注的焦点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故事,充满了农村日常生活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和喜怒哀乐。小说把那些普通农民的生活故事描写得意趣盎然,这是最见作者艺术功力的地方,也是小说最富艺术魅力的地方。赵树理虽然也表现了合作化运动,但没有写出合作化运动对于农民的伟大意义,换言之,没有写出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对农民的影响,没有把三里湾置于一个更大的历史时空之下表现,没有把三里湾与整个中国农村的变化结合起来,没有写出三里湾农民工作的重要性。“《三里湾》别有意味地并未涉及‘扩社’这一社会主义实践如何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过程,相反,整个小说的叙述要告诉人们的是:合作化乃是基于乡村社会自身需要的产物;并且这一运动对乡村世界的‘改造’,并不是一个破坏传统的过程,毋宁说,应是一个实践更有效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态,同时也实践更高的道德伦理与文化理想的过程。由此,社会主义观念与乡村世界自身的文化传统,需要发生更深入的对话关系。”[5]赵树理从农村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书写合作化运动非常准确,视角非常独特,也更有价值,但不太符合主流意识对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预判,换言之,没有写出三里湾村合作化运动的神圣性意义。

同样是想象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后起的一些较年轻的作家开始赋予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以巨大的历史意义,“作为农民理想的代言人,他们的作品极力抒发对新中国未来美好的想象,或者说,他们以代言者的身份,把农民对生活的想象编织在反映现实小说的字里行间,也体现了王瑶曾预示‘伟大的主题内容’的应有之义”[6],他们“不仅将‘合作化’看成是农村的一项具体工作,更重要的是将它看成建构现实意义秩序的一个过程”[7]。把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意义揭示得最为深刻的无疑是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创业史》反映的是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村互助组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创业史》凸显了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的伟大意义,关键在于这篇小说有一个“楔子”,是梁三老汉与梁生宝父子的创业史前史,父子创业的失败说明贫苦农民单靠个人不能完成创业的历史使命。更为重要的是,《创业史》把蛤蟆滩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同中国农村的合作化运动联系起来,突出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蓬勃的生命力。梁生宝有信心搞互助组,一是党的领导,二是周围村庄的互助组成功的激励。生宝下定决心把一切热情、聪明、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互助组中来,靠优越性、靠多打粮食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梁生宝把蛤蟆滩的创业同整个中国农村的创业联系起来,并赋予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意义。《创业史》中,贫困农民冯有万、高增福、欢喜等意识到了他们面临的严峻形势,他们自觉地团结在梁生宝周围搞农业合作化运动。随着梁生宝互助合作的成功,不但贫困农民支持梁生宝的互助合作,而且梁三老汉等中间农民也开始向梁生宝靠拢,小说对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发生发展描绘得生动饱满。

长篇小说《红岩》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西南重镇重庆即将解放为背景,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狱中艰苦卓绝的斗争。敌人妄想利用严刑拷打、肉体酷刑等手段获取机密,以便彻底破坏重庆地下党组织和革命力量。在渣滓洞与白公馆,以许云峰、江姐、成岗、齐晓轩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挫败了敌人的阴谋。被捕的共产党人掌握的情报对于国民党特务来说究竟有多大的重要性,国民党特务是否只能凭借狱中共产党人的情报获知地下党组织,应该说还是一个问题。不过,小说处处突出了狱中斗争的重要性,小说通过许云峰智斗徐鹏飞、找寻水源、龙光华牺牲、静坐示威、江姐受刑等事件表现了共产党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英勇气概。敌人妄想通过断绝水源、严刑拷打等手段迫使共产党人屈服,而共产党人却将其变成团结战友、锻炼斗志、鼓舞信心的手段,共产党人在精神上完全压倒了敌人,极大地鼓励了狱中其他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小说把狱中斗争同重庆的解放联系起来,狱中的共产党人偶然发现了敌人想炸毁重庆的秘密情报,并把它送到重庆地下党手中,为保护重庆立下了不朽功勋。狱中斗争不仅仅是共产党人反对迫害、争取待遇的斗争,也是他们为共产主义奋斗,向党忠诚必经的历练与考验。

十七年文学善于把普通的革命工作同高远的共产主义革命理想连接起来,善于从平凡的工作中挖掘出超越性的意义,使普通的工作获得了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超越性与神圣性。如此神圣的事业必然吸引革命者为革命工作而舍生取义。那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与激情的时代,那“显然是一个富有激情和期待的年代,那时,人们集体做着关于人类幸福最大胆的梦想,而生活中最平凡的时刻也被光荣地赋予了诗意”[8]。十七年文学叙事具有浓郁的意识形态目的,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是甜蜜的事业、幸福的事业,我们的岗位虽然平凡,然而却是共产主义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情感呈现圣洁化

在建国之初,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被赋予了高度的意义,这样一种“赋魅”激励了每个个体,从事革命事业的人们对革命事业都充满了一种圣洁化的情感。这种圣洁化的情感表现了个体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与无限忠诚,十七年文学处处洋溢着一种圣洁化的情感。

情感的圣洁化首先表现为对集体、国家、革命的无比热爱,亲情、友情、爱情都不能与之相比。他们公而忘私、大公无私,在内心里不能有一丝私心,不能给个人利益留一点自己的空间,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王金生为了农业社的事经常耽误自己家的事,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弟王玉生、妹妹王玉梅、父亲王宝全都一心扑在集体利益上。刘雨生为了农业合作社的事经常耽误自己家的事,以至于自己的妻子离他而去。梁生宝更是一个为集体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的典型形象,他冒雨买的稻种一分钱不挣卖给了其他人,最后竟没有给自己留够。梁生宝经常把自己继父梁三老汉的发家思想斥为没有出息的想法。许云峰、江姐、齐晓轩、成岗等革命者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自己的心中,他们一心想的是别人、是党的事业。成岗被捕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要把自己被捕的消息告诉自己的同志,他把扫帚挂到墙上,然后义无反顾地走出家门,以免造成无谓的牺牲。许云峰为了掩护李敬原,主动暴露自己。江姐为了保护地下党组织,遭受了敌人的酷刑折磨。齐晓轩为了掩护胡浩,自己承担了责任。革命主流意识之所以不给“私”留一点空间,人一旦有了“私”的观念,“私”就会对集体利益、革命事业产生强大的消解作用。私的观念被贬斥为小资产阶级情调、剥削阶级观念与无产阶级革命者水火不相容。人一旦有了私心,就会危害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在小说《红岩》中,甫志高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角色。甫志高的公开身份是银行会计主任,兼任书店经理,实际负责地下党的经济工作。甫志高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个美丽可人的妻子,长期的优越工作使他养成了优雅休闲的生活情调,他每天都要陪妻子散散步,经常给妻子买爱吃的麻辣牛肉。当他暴露以后,他首先想到的不是革命事业,而是自己妻子。他不顾许云峰的告诫,私自回到他的家里,结果被国民党特务逮捕,最后成了革命的叛徒。他想的不是革命利益,而是温暖幸福的小家庭,挂念的是自己温柔体贴的妻子。正是自己的小家庭让他落入了敌人之手,在这里,家庭已经不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安全港湾,而是一个吞没个人的深渊。在主流叙事中,家庭与革命往往被设置为不可调和的矛盾,家庭与事业不能兼顾。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英雄都是只顾事业不顾家庭的无情角色,后羿射日冷落了嫦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好像一旦顾忌家庭就损害了英雄的形象。一个人只要没有私心、不喜欢异性,似乎就可以成为英雄。

在十七年文学中,先进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理想,他们的目标很远大,他们想的是全国人民的利益,人类解放的大事。革命需要一个艰难的历程,过程中充满艰辛与牺牲,这就要求先进人物必须要有崇高的理想。“革命政党用一种历史主义的对生命和世界的意义解释虚构出一个语词性的全民事业,并通过国家的行政统治把它变成生活秩序的日常结构。”[9]江姐说:“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她还说:“我们这一代,不仅要推翻蒋家王朝,还要亲手建设一个新中国。”成岗说:“即使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我,共产主义的真理也必然胜利,一定会有更多更多觉醒了的人为它奋斗。”革命过程中伴随着鲜血与牺牲,革命者想的不是现在的困难,而是未来的幸福,想的不是自己的解放,而是全人类的解放。如果没有崇高理想的指引,往往会陷入焦虑、狂热与悲观的情绪之中。梁生宝之所以比王金生、刘雨生更具先进性,就是因为他有崇高的理想,他比别人看得远。王金生、刘雨生想的是他们所在的那个村,而梁生宝想的是带领蛤蟆滩农民共同致富,彻底消灭剥削,实现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先进人物都坚信理想一定实现,并作为一种人生信仰。“人一旦受到信仰的催眠,就会变成一个信徒,随时准备为了信仰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幸福乃至生命。”[10]信仰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神秘主义的支配,信仰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先进人物对革命理想非常坚定,非常忠诚,历经艰险百折不回,没有半点私心杂念。江姐、许云峰等革命者在即将就义时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梁生宝、萧长春等在合作化道路中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挫折,他们认为这是合作化道路上必然经历的困难,困难再大都能克服。革命难免流血牺牲,自然地,革命的意义是为了下一代的幸福。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是党领导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道路,它应该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然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并没有完全得到农民的支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作家们遇到了难题,他们的态度表现出了犹豫与暧昧。比如赵树理与周立波,一方面赞扬支持合作化的先进人物,一方面又流露出对反对合作化的落后农民的同情与理解。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无论是赵树理、周立波还是浩然、柳青,他们的处理方法是把农民盼望的发家致富的幸福生活允诺在将来,将来我们就会达到共同富裕。我们现在的贫穷是为了将来更美好的幸福。把幸福寄托于将来,这就与宗教把幸福允诺于来生具有同样的召唤意味。因而,先进人物都具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意志以及一种神性的色彩。“从踏上革命征途的那天起,他们就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不管条件如何艰苦,环境如何恶劣,他们始终坚信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神圣的,是终将取得胜利的。”[11]他们对理想的坚定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从没感到过无力与彷徨,他们无论面对阶级敌人还是落后农民,都有战胜或者改造的决心与勇气。

在十七年小说中,先进人物形象谱系可以用一系列的褒义词来形容,比如理想高远、意志坚定、品德高尚、克己奉公、大公无私、坚韧顽强、英勇无畏,这是在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先进人物、英雄形象系列,足以同中国古典英雄诸葛亮、赵云相比,富有神性光彩,这些人物形象虽然高大,也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比如梁生宝是个优秀的先进农民创业者,但他也有自己的缺点与弱点,木讷、笨拙、无情、有点偏执。面对纯情的改霞,他不会处理爱情与事业的矛盾,有点大男子主义思想,他以自己的事业为重,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多次引起他与继父、改霞的矛盾,因而这个人物形象并不很让人喜爱。在赵树理的《三里湾》中,王玉梅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光彩的形象,她朴实勤劳,美丽端庄,聪明能干,泼辣而又厚道、主意多而又识大体,有主见、不服输。她喜欢马有翼,但看到马有翼的注意力不在她身上,就把精力放在工作上。面对未来婆婆的刁蛮,她既敢于斗争又沉着应对、有理有节,既争取了权利也给婆婆留足了面子。王玉梅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善于学习,也能胜任工作,是新时代的“贾探春”,是一个很让读者喜爱的女性形象。王玉生也是一个有个性的形象,他善于钻研,心灵手巧,热情无私,喜爱科技小发明,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以至于耽误了家庭事务,引起妻子的不满。面对妻子的无理与刁蛮,看到妻子摔坏了他的小发明,他动手打了妻子。在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大潮中,在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十七年文学塑造了先进人物形象谱系,这既是先进信息在文学中的反映,也是主流意识、作家对先进形象的期待。虽然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为塑造先进人物形象提供了经验与教训。塑造先进人物形象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难点,不写人物的缺点容易把人物形象理想化,写人物的缺点又往往导致人物形象不够先进。无论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大凡先进人物形象,总有那么或多或少的理想化的成分存在,十七年文学中先进人物形象的理想性折射了当时作家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想象与建构。

三、对正常欲望的过度管控

无论是宗教伦理还是革命伦理,二者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就是对身体的严厉管控。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中国哲学,总是把人的生命分为精神和身体两个部分,并且都很重视精神的部分,而鄙弃身体的部分。柏拉图说:“我们要接近知识只有一个办法,我们除非万不得已,得尽量不和肉体交往,不沾染肉体的情欲,保持自身的纯洁。”[12]其实,人的身体是精神的承担者,没有身体,就没有什么精神。与精神相比,身体更加实在。“身体在此则是永不停息的欲望机器,它活力四射,外溢莽撞,它是一架脱轨的无人驾驶的高速列车。”[13]身体之所以备受压抑、鄙弃,就是因为身体是一个充满欲望的实体。身体,充满了各种欲望,并且这种欲望往往冲破精神对它的说教,当欲望到来时,不管精神对身体有什么劝告,好像都难以起作用。针对身体这种桀骜不驯的特征,宗教伦理告诫自己的信徒要消灭一切欲望,革命伦理制定了革命纪律以约束参与者的欲望。

在身体的各种欲望中,性是一个生机勃勃而又最难以管控的欲望。孔子云:“食色,性也。”孔子认为性是人的根本所在,换言之,没有性,就没有人本身。但是,在人的各种欲望中,性又是最难以控制的,一旦性被激活之后,它可以冲破一切道德、理性、教义、信仰的束缚。为了保持信仰的虔诚,宗教压制身体,宗教伦理都把禁欲作为必须遵守的戒律,一旦违背了这一戒律,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革命伦理也对性非常警惕,要求革命者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其实,性最初是一种革命的力量,是以革命者的形象出现的。在革命倡导时期,革命吁求性的解放。“这样的吁求无疑包含了颠覆封建意识形态的尖锐挑战,身体逃离了礼教的枷锁而恢复了自由的天性。这时,性的种种故事理所当然地成为革命的组成部分。革命的名义让一系列苦闷、忧愁、烦恼和悲伤赢得了崭新的美学意义。”“性不仅是一种秘而不宣的生理行为,性同时是革命,是政治,甚至寓托了民族或者国家的命运。”[14]我们不难看到,在最初的革命文学如蒋光慈、茅盾、钱杏邨、洪灵菲、丁玲等的作品中,充满了身体欲望的浪漫气息。然而,性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它可以推动革命,也可以消解革命。“禁欲主义者之所以嫌恶性欲显然在于性欲之不受意志指挥。所谓道德,要求意志对身体的全面控制,然而这种控制却不足以使性行为有所可能。”[15]性难以受人的意志左右,那么革命伦理必然对其加以规训,当革命进入到实际斗争阶段,性便由革命的力量变成了被革命规训的能量。在解放区文学中,身体书写逐渐淡出了文学视野。“革命的成功使人们‘翻了身’,也许翻过来了的身体应是‘无性的身体’?”[16]“爱情、性和生命的本能冲动被引导向或者转化成更高程度的力比多满足。”[17]十七年文学进一步驱逐了性,文学书写开始逐渐圣洁化。

十七年文学并非不写性,有的还写得很动人,如长篇小说《苦菜花》等。十七年文学把性分配给了阶级坏人、革命叛徒,把性以情的名义给了先进人物。在革命伦理中,先进人物(正面人物)是不能沉湎于性的,性是坏人的专利,这种认识并非完全荒谬,凡是追逐性的也确实不是好人,无论是历史上的反面人物或是生活中的腐败分子,莫不以追逐性为人生一大乐事。因而,性是丑化坏人屡试不爽的武器,性是人的根本欲望,在追逐性的过程中,人最丑陋、最庸俗的本性会暴露出来,反面人物必然用性来丑化。正面人物的性是爱情、缠绵,而反面人物的性是荒淫、无度。先进人物的性写成爱情,写得优美、含蓄、纯洁,试看《创业史》中的那段描写:“好像改霞身体里有一种什么东西,通过他的热情的言词、聪明的表情和那只秀气的手,传到了生宝身体里去了。生宝在这一霎时,似乎想伸开强有力的臂膀,把表示对自己倾心的闺女搂在怀中。”改霞对于梁生宝来说,身体的吸引是主要的因素,因为“改霞白嫩的脸盘,那双扑闪扑闪会说话的大眼睛,总使生宝恋恋难忘。她的俊秀的小手,早先给他坚硬的手掌里,留下了柔软和温热的感觉,总是一再地使他回忆起他们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在一块的那些日子。”改霞对生宝的感情是纯洁的情感。梁生宝没有权势,也没有地位,更没有财产,改霞佩服生宝的胆量与气魄,事业心使生宝变成全乡的风云人物。这一段情爱描写从细腻程度以及对情感把握的准确度来说,并不亚于言情小说。梁生宝虽然被改霞扰得睡不着觉,但他还是控制了自己的情感,这显示了先进人物的力量。十七年小说在描写先进人物的情感时,总是把性爱描写限定在爱情这个范围之内,超出爱情的性爱被理解为邪念、色情,是不能有的。《三里湾》描写三里湾三对青年男女的情感,但都没有伸展到性爱的程度。十七年文学不但要塑造圣洁化的先进人物,还要建构读者圣洁化的情感,免得让读者读来心旌摇荡、怦怦直跳。革命并非与情欲毫无联系,它总是建构情欲,把情欲建构在自己的框架之中,受自己控制。

柏拉图之所以鄙弃身体,是因为身体带来很多烦恼,妨碍主体的追求,身体使人充满了爱恋、肉欲、畏惧、幻想,以及无穷无尽的愚蠢与疾病,它妨碍人的思想。革命不但要建构无欲的身体,还要建构钢铁一样的身体,可以经受任何严峻的磨炼。《保卫延安》中,周大勇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可以很长时间不吃饭,一旦遇到敌人,竟又充满了力量,带领战士们把敌人击退。《红岩》中,革命的身体可以忍受酷刑的折磨,“一根,两根!……竹签深深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在精神与身体的等级制与对立关系中,对身体的折磨常常是精神成长的必要条件。‘属人’的本质常常意味着是‘非肉身’的,肉身作为精神的他者与障碍,是精神成长必须战胜和克服的对象,而受刑、对肉身的摧残便成为了摆脱人的肉身变成神的必要手段,因此,受虐者被暴力摧残又被暴力滋养,受虐带来的不是痛苦而是快乐与幸福,这意味着不但不是对生命的剥夺,而是对生命的赐予,在虐恋活动中,受虐者在施虐者的帮助下抵达了人类忍耐力的极限,体味到最大的自由感和酣畅淋漓感,获得自我实现的权利和感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虐恋成为了一个人生命中最为强烈的精神体验。”[18]国民党特务徐鹏飞想通过酷刑迫使江姐屈服,竹签钉手可以说是超越人类忍受极限的酷刑,江姐毫无惧色。徐鹏飞并没有从施虐中得到成功的感受,反而充满了一种挫败感。“徐鹏飞绝望的咆哮”一句写出了徐鹏飞的无奈与绝望。江姐在苏醒过来之后,充满了胜利的感觉。“江姐睁大着眼睛,眼珠不停地转动,她微笑了。”更为重要的是,江姐的事迹激励了狱中的其他共产党员,江姐的行为给他们带来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时刻愿意为革命接受严酷考验的勇气,他们肯定这样想:如果是他们,他们也能做到这样,他们可能都巴不得酷刑落到自己身上,让别人看到自己对革命的忠诚。“……晚上,通过墙头上的秘密孔道,渣滓洞每间牢房的战友,在暗淡的狱灯下,穿越着江姐动人心弦的回音。人们静坐在黑暗中,却像在阳光照耀下一样,背诵着江姐信中光芒四射的词句。”在主流小说中我们看到,对于那些英勇的革命者来说,酷刑并不可怕,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愿意经受酷刑,以此来证明自己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能担当大任。在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者很容易受到酷刑的考验,在和平时期,接受酷刑的机会就困难多了。为了让先进分子接受严酷的考验,作者都让先进分子自觉接受超强度的劳动,以此来证明自己对事业的忠诚。在《创业史》中,为了让梁生宝接受血与火的考验,作家柳青先设置了让梁生宝自己一个人步行去郭县买稻种的情节,让读者感到梁生宝的不怕苦、不怕累。作家感到这还不足以表现梁生宝的革命意志,又设置了梁生宝带领小分队去秦岭割竹子的情节,为了表现梁生宝的意志,作者极力烘托梁生宝小分队割竹子的凶险与艰难。“在终南山里,再没比割竹子苦了。爬坡的时候,低下用头巾保护的脑袋,拿两手在灌木丛中给自己开路。灌木刺和杜梨剐破衣裳,划破脸皮和手,这还能算损失和受伤吗?手里使用着雪亮的弯镰,脚底下布满了尖锐的刀子——割过的竹茬。人站在陡峭的山坡上,伸手可以摸着蓝天,低头是无底的深谷,可真叫人头昏眼花。”作者把割竹子的劳动场面描写得犹如激烈的战斗场面,充满了艰辛,甚至牺牲。梁生宝总是挑最累的活,承担最沉重的任务。当栓栓受伤时,生宝背着栓栓下山,把生宝累得满头大汗,异常艰难。但生宝一想到红军长征,一想到社会主义,一想到共产党员的身份,他不觉得艰难,反而觉得畅快。通过秦岭割竹子,梁生宝向众人证明了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坚强与领导力,证明了他完全是一个合格的党员,他顺利地通过了党的考验。十七年文学中,先进人物的那种为了理想而九死一生的勇气、身体可以经受任何考验的坚韧具有了殉道者的崇高美感,“崇高在这里不但不再是古代集体劳动的物质成果,而且也不是自然物质的硕大的外在形式,它直接成为道德力量在个体生命中的显示”[19]。

二十世纪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一个灾难深重、危机重重的阶段,也是一个柳暗花明、走向新生的阶段。“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豪迈宣言不知让多少国人为之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获得了宗教性的情感。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解放全人类是很自然的事情,极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十七年文学自觉地展开宏大叙事,并有意识地表现出与宗教相类似的情感结构,正是这种宗教因素给中国文学带来了圣洁化与神性色彩。“以民族国家为单元的现代社会大多是世俗化的社会,这样一个社会的真正主人公只可能是凡人,而不是教徒或圣者,这个社会的英雄也只能因为奠定和维护了平庸的凡人生活而成为英雄。”[20]十七年文学出现的先进人物形象满足了人们对英雄的期待,推动了此后中国文学中凡人形象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十七年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此。

猜你喜欢
合作化革命文学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合作化时期农村劳动管理研究的三个维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让作业成为学生创造的乐园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