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2018-01-01 05:34:07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诚信道德大学生

乐 程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乐 程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诚信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与立身处世的道德修养。诚信教育体现中华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统一。结合目前大学生诚信的现状与原因分析,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多方联动来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和严格自省自律以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的有效路径。

大学生;诚信教育;奖惩机制;自身修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对他们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大学生诚信教育彰显着个人对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理性认同和实践精神,立足大学生群体的成长特点,突出诚信教育在培育公民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的重要作用,为拓展新时期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途径新方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1]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根据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要求,加深其诚信认知,培养其诚信情感,坚定其诚信意志,形成其诚信品质,促成其诚信习惯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其成人成才教育的重要一环。客观分析新时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不足及其原因,科学提出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对于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使其成为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新时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当今社会诚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一)诚信教育体现中华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基本伦理规范。诚信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承诺、守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所秉持和倡导的道德追求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诉求,是仁、义、礼、智等传统道德的综合体现。孔子强调 “敬事而信”、“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强调“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说文解字》解释“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不可弄虚作假。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因此诚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美统一。

(二)诚信教育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道德的统一

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点,也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诚信道德关乎个人、群体、社会等层面上的协同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专业讲授中都包含诚信教育的目标导向、实践育人、素质提高等特征。近年来,大学生学业诚信缺失、金融诚信缺失、社交诚信缺失和就业诚信缺失等问题屡有发生。加强诚信教育是培育大学生道德修养和落实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的有效方式。这对强化高校教育教学效果和提升人才培养素质,夯实大学生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诚信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立身处世的道德修养

“人无诚信而不立”,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教育强调道德自律性,强调自身道德修养,强调以诚立世的做人准则。[3]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虽日趋成熟,但可塑性很强。只有将诚信立人教育深入到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才能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诚信意识,提升立身处世的道德修养。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社会对大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品质等方面都寄予厚望,然而受经济社会功利浮躁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在诚信上仍然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第一表现在诚信自觉意识的淡漠。大学生成才动机强烈,急于成功。少数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和功利思想严重,难以抵挡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在处理涉及个人利益的问题时往往做出违背诚信的行为,甚至对诚信价值产生怀疑。第二表现在政治诚信的弱化。政治诚信在诚信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与政治觉悟密切相关。少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不牢固,共产主义信念不坚定,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以及切实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个别学生党员存在着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倾向。政治诚信弱化严重影响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三表现在学习诚信的缺失。诚信教育强调个体的自律性。大学阶段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提升素质的黄金时代。但少数大学生在平时作业、期末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毕业论文撰写等过程中存在作弊、作假的现象,直接破坏了诚信公平原则,戕害了学校的学风、校风。第四表现在就业诚信的缺失。就业诚信是大学生诚信品质的社会体现。但少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如求职简历掺水作假、伪造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任性签约又单方毁约等。第五表现在贷款诚信的缺失。自1999年国家施行第一笔助学贷款以来,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约占贷款人数的10%,更有20%左右的学生根本就没考虑过及时还贷。恶意拖欠贷款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有学费却不交纳,而是存入银行“增值”或挪作他用。有的学生故意隐瞒家庭实际情况恶意借贷。有的学生在靠贷款助学完成学业后却恶意拖欠贷款,致使校园整体还贷信用大打折扣,增加了后期贫困生申请贷款助学的难度。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多,既有外因也有内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诚信机制和道德规范尚不健全,尤其对失信现象缺乏有力的监控和惩处措施。经济利益至上一时成为竞争的准则。市场经济求利、竞争原则诱使个人主义恶性膨胀。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加速了诚信背离。社会领域里的不诚信现象会模糊和动摇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与道德判断。在当前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和法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信用更多地被视为道德层面的考量指标,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惩治。失信成本低于守信成本,这使得少数大学生心存侥幸。第二是学校教育环境因素影响。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道德知识的灌输,侧重于你教我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缺乏思想上、心理上的交流,道德教育呈现简单化现象。高校各项评比屡屡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更有学术造假、不公正评奖评优等不良现象误导了大学生对诚信的认知。此外,高校在管理上也缺少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有效惩戒,客观上为少数大学生行为失信制造了管理漏洞。第三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自身行为相背离。有些家长把捞取实惠作为个人的价值准则,潜移默化中对子女产生了不良影响,严重妨碍了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科学养成。家庭教育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严重忽视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第四是大学生自身修养的欠缺。大学生在生理上虽然已经成熟,但心智上尚未成熟,思想上时常表现出不成熟性和矛盾性的一面。大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不良现象认识不清,往往导致随意失信。

三、增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责任。其道德的优劣高下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问题。

(一)社会、学校、家庭多方联动,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诚信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诚信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加强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不仅需要学校诚信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家长家庭教育,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关心、协同发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诚信品德危机的顺利解决。

要从社会角度建立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采用切实有效的诚信教育方式,把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大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品质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在办学宗旨、指导思想上要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学校的规章制度、德育教育、校园文化都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诚信的校园氛围。让“诚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真正把诚信理论教育与诚信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此外,在学生管理中建立诚信档案,自觉确立诚信目标,增强诚信意识,使大学生真正意识到诚信是做人的根本。高校诚信教育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他们与大学生工作生活在一起,对大学生的成长和诚信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党政干部、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都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优良的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诚信教育是社会诚信教育和学校诚信教育的基础。提倡家庭教育转变以往重成绩、轻品德,重结果、轻过程,重言教、轻身教的教育理念,重视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良好品质的养成,家长要树立诚信的榜样地位。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培养孩子诚信的品质。

(二)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诚信奖惩机制

作为道德范畴的诚信,主要依托自律去约束。作为法律范畴的诚信,主要通过他律去规范。社会和学校要努力完善诚信奖惩的法律和制度,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与跟踪机制。

诚信道德的养成仅仅靠学校教育和环境熏陶是不够的,还要以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作为保障。少数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是因为在利益上有所得。面对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仅仅依靠“叩问良心”的伦理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对失信行为加强他律,加强惩戒。有法治保障的诚信才能稳定和持久。缺乏法治的诚信仅靠道德的内敛是难以长久维系的。社会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引导、监督、约束和制裁。学校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奖惩规章制度,使学生的诚信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让诚信落到实处。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良好的诚信之风、健全的法律制度为大学生诠释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对社会上诚实守信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宣传失信行为的危害及后果,对不良失信行为给予处罚,以此约束失信的行为,引导大学生做诚实守信的好公民。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入学伊始就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包括学费缴纳、贷款还款、违反校规校纪、参与公益活动及履行承诺、参加活动及受过哪些奖励和处分等情况,实事求是地全面记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具体表现,客观、公正地反映他们的诚信情况。学生毕业时,个人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一起交给用人单位,使他们的诚信记录得以延续下去,这才能使大学生认识到一旦失去了诚信,就要背负相应的责任后果,形成道德污点。加大对大学生行为失信的惩处力度,对个人发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

(三)严格自省自律,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

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是通过外因即外部条件对学生的诚信品质产生重大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诚信问题,必须从大学生的内在修养做起。结合大学生的具体特点,树立其主体观念,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

大学生已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自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以及较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自省自律,进行自我诚信教育,强化诚信理念。大学生应该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自控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时刻牢记“言必行、行必果”。通过相应的考评体系和信誉档案,让每个大学生都拥有诚信档案,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加大失信的惩罚力度,倡导校园诚信新风。将诚信评价体系与奖学金和就业挂钩,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将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大学生的诚信度,自觉维护自身形象,严格自省自律,使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大学生个人的第二身份证伴随自己走向社会。[4]大学生通过诚信学习、诚信工作、诚信交往,把诚信原则内化为内心信念,学会自警、自省,做到言行一致。

“祸莫大于无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需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落细、落小、落实,及时调整诚信教育内容,创新诚信教育内涵,谋求诚信教育实效,促进诚信校园建设。这对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1]宋建晓.高校诚信文化的教育重塑[J].集美大学学报,2013(10):46-49.

[2]张雷婷.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2012.

[3]戴兆国.儒家礼文化思想与大学生素质养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2):11-15.

[4]贡家兵,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素养的培养[J].宿州学院学报,2014,(10):40-42.

(责任编辑 郑 伟)

The Way to Strengthen Honesty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YUE Cheng

Honesty education can help college students promote self-education, self-perfection and self-cultivation, which embodies the un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well as the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lack of honesty and credi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 society, school and family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construct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system,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formulated and optimized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lso improve their self-cultivation through strict introspection and self-discipline.

college students; honesty education; reward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self cultivation

2018-04-09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重点项目(SK2016A037)

乐程(1963- ),女,安徽宁国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编审。

10.13685/j.cnki.abc. 000348

2018-09-12 13:20:47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4.1242.Z.20180912.0747.004.html

G641

A

1671-9255(2018)03-0068-04

猜你喜欢
诚信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十几岁(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中国盐业(2018年20期)2019-01-14 01:18:44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01 05:24:37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