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习峻
(合肥市淝河小学 安徽合肥 230051)
近年来在数学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和精彩课后点评中,经常听到“深度学习”在课堂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在“深度学习”中渗透数学的核心素养等话题。总之,“深度学习”是专家们挂在嘴边的词,由此可见“深度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上的重要性。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的能力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掌握数学的精髓。
数学知识经过人类几千年的积淀,折射出的思想博大精深。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致力于把数学思想的渗透有机贯穿于新知识的生产、发展过程之中。如“认数”教学,教师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一些卡通图片,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这些物体,并且数量要和实物一样多。有的学生用4个三角形表示四条小鱼,有的学生用5个圆圈表示五只小猫……很快学生发现这样的表达方法虽然直观,但如果小动物多了就不太方便了,从而抽象出数字“4”和“5”来。教师接着提问:“1只猫吃1条鱼,那么鱼够不够吃呢?”学生很快就发现鱼不够吃,这里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得出4<5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学生的认知过程清晰明了,在“摆一摆”“找一找”中让学生感知了符合思想和对应思想。因此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再现其过程。学生在课堂经历的过程与知识形成的漫长过程相一致,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在玩和学的过程中,经历了数字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在这里,符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有了符号,一切变得简洁明了且方便。
在对问题进行探究时,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是形式,不是目的,这个形式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想问题,与同学讨论,逐渐养成一种思维的方法,感悟问题中的数学思想,从而逐渐学会想问题。如在“找规律”教学中,首先呈现问题:“在一条30米长的路的一侧,每两米栽一棵树,如果两端都栽上树,能栽几棵?”面对学生的困惑,笔者没有急着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间隔数和棵数相等吗”,并启发学生从短的距离想起。首先引导:叫五位同学横着站一排当作5棵树,每两人之间放一把椅子,一把椅子就是一个间隔,一共有四个间隔,从而发现,间隔数比棵数少1。通过思考交流,学生表示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画5条竖线表示5位同学,把竖线之间用“→”连起来,有几个“→”就表示有几个间隔,从而得出“棵数=间隔数+1”的结论。笔者接着提问:“这里有几种思考方法,都得出了它们的关系,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学生比较后得出画图的方法最直观、简便,而且具有代表性。这时再提出问题:“如果只栽一端,或者两端都不栽,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怎样呢?”这时获得答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我们看到,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教师恰到好处地提问,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然后交由学生去思考、探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画图的策略发现规律,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感悟到了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的重要手段。在活动中获得的数学思想更形象、更深刻、更能实现迁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站在数学思想的高度上,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形成数学思想。在《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来到操场玩套圈游戏,怎样使游戏公平呢?先让三个学生来套圈,学生马上回答说围成正三角形套圈,笔者把三位学生围成的图形用粉笔连起来;叫四个学生来套圈,学生马上说围成正方形,笔者又把四位学生围成的图形用粉笔连起来;叫五位学生来套圈,学生马上说围成正五边形,笔者又把五位学生围成的图形用粉笔连起来……最后,笔者让学生观察用粉笔画的图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是“圆”。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当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多下去,会怎么样呢?学生体会随着边数的增多,正多边形越来越圆,当边数无限多下去,几乎接近圆。这时候再适时引入“圆,一中同长也”“大方若隅 ”的数学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找材料,不要只看书上的结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既是了解数学家思维活动成果的过程,也是感受数学家思想方法的过程,所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是“灌输式”的,而应该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细致归纳、大胆猜想,在“深度学习”的探究中建构数学模型,体现数学核心素养,形成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