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标,王庆平,邱轶兵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为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为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各高校为贯彻落实“双一流”战略,纷纷实施人才强校举措,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越来越多,这些教师学历高,思想活跃,知识储备丰富,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锻炼,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基本功相对薄弱。因此,为了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各高校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对激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各高校在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的过程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仅仅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竞赛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本文给出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改进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一些建议,供业界同仁参考讨论。
教学基本功竞赛往往只有20或30分钟的讲授时间,时间虽短,但这一过程反映了平时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等,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学竞赛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展示,也是青年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反映。教学基本功竞赛实际上是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促使青年教师认真备课、上课,调动他们搞好教学的积极性,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在整个竞赛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如对课程重难点的把握、教案的撰写、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多媒体的应用、板书的设计等等,而这些锻炼也正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所必须具备的。在初赛和正式比赛的过程中,参赛教师能得到专家的精心点拨和评委们的客观评价,这些都会帮助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学基本功竞赛还为青年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部分青年教师一毕业就走上讲台当了老师,缺乏教学经验,且他们教的专业课又都是独立进行的,缺少相互沟通的平台。全校性的教学基本功竞赛为参赛教师提供多层面的广泛交流,使他们既可以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也可以与同台竞技者相互切磋交流。竞赛也为未参赛的青年教师提供大量的观摩学习机会。因此,教学基本功竞赛无疑是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基本功竞赛对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虽然举办过多届竞赛,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
通常各高校会要求青年教师积极报名参加竞赛或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通过系、院的初赛,再推荐到学校进行复赛。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有些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个别青年教师还有抵触心理,即使勉强参加了竞赛,也不认真准备,应付了事。在初赛和复赛过程中,能主动观摩比赛的青年教师更是寥寥无几。另外,各院系对竞赛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有些系积极性不高,被动应付,甚至未经系一级单位的初赛直接推荐优秀的教师参赛,使得其他教师得不到锻炼;有些学院没有精心布置竞赛事宜,没有组织非参赛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使得教学基本功竞赛仅仅是参赛选手和几个评委的事,失去了青年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探索教学方法的机会。
大部分青年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高校,缺乏教育方面知识和实践的锻炼,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往往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了解自己的教学陋习。在教学基本功竞赛中,通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评委客观性点评,无疑为青年教师摒弃教学陋习、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初赛和复赛过程中,由于碍于青年教师的面子,评委们只会点评教学中的优点,而较少谈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略去了点评这个环节,评委仅仅充当为参赛选手打分的机器,这无疑失去了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经验的机会。
一般的教学基本功竞赛要求参赛选手从某门课程中节选20或30分钟的内容进行讲授。从讲授内容的选择、教案的设计、ppt制作、板书书写到竞赛时的语气语速等等,参赛教师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准备。试问有多少教师能按照教学竞赛标准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准备平时的课堂教学呢?竞赛结束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在赛前和赛后并未有实质性的提升。有趣的是,在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最好名次的老师未必是平时上课最好的。这说明有些老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只要认真备课,在教学上下功夫就能把课上得出色。然而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他们并没有下足够的功夫。这样一来,教学基本功竞赛对教师来说仅仅是一个比赛,失去了其原有的目的。
教学竞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比赛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竞赛结果对参赛者来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学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不仅仅是竞赛资源,更是一种学习资源。竞赛组织者向广大教师提供参赛者优秀的教案、ppt、竞赛录像、专家评语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为少数的参赛者,更为未能参加比赛的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使青年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摒弃教学陋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在比赛结束后,一般组织者仅仅公布最终竞赛成绩,对竞赛情况却只字未提,缺乏对竞赛这种学习资源的宣传,更是对学习资源的浪费。
针对以上教学基本功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有相应的举措来保障竞赛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否则竞赛仅仅是一种形式,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青年教师之所以积极性不高或某些院系领导不够重视,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竞赛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认为竞赛像是一场作秀,与自身的利益无关。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广泛宣传教学基本功竞赛的重要意义和真正目的,让每一位青年教师和院系领导意识到竞赛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的有效措施,将竞赛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去做。同时,高校可以考虑将教学基本功竞赛成绩纳入到对青年教师和院系领导的年度考核中去。
在教学基本功竞赛中,部分高校为了突出对竞赛的重视,评委往往是校领导和院(部)领导,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领导一般长期从事行政工作,无疑会对教学工作生疏,且领导的教学经验并非都很丰富。因此可以遴选一些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评委。在竞赛中能对参赛选手的表现给出客观的评价,提出优点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比赛前,每个院系可以派出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比赛时,要突出点评环节,让现场的观摩教师也参与进来,进行评述。
教学基本功竞赛是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活动,最重要的目的是将教学竞赛作用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青年教师应按照教学竞赛的要求认真准备每一堂课的教案、ppt、板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上好每一堂课。青年教师只有在备课上下功夫,设计好每一堂课,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学生的认同。另外,学校还应该将竞赛的要求和竞赛时给予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学校也可以鼓励获得较好名次的教师开放他们的课堂,欢迎其他青年教师随堂观摩学习,这一举措也是对获奖教师常规教学的监督与鼓励。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从预赛到复赛历时长,参与者众多,在这个全校的教学活动中必定会产生大量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例如参赛者的教案、ppt、板书设计、讲课录像、专家评语等。竞赛结束后,高校组织者应将竞赛的情况向全校教师通报。建议学校对竞赛实况进行全程录像,将具有经典案例特征的比赛录像在学校网站展播,作为青年教师教学培训示范讨论的案例。教务处还可以把参赛者的优秀教案、ppt、教学反思等整编成册,发给教师们做学习借鉴之用。充分挖掘竞赛资源,将其变成学习资源。
总之,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是青年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展示,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比赛中,更应该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从而真正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达到教学基本功竞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