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垒(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清湖小学 广东 深圳 518109)
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欣赏的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等。首先,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刚入学时对于音乐欣赏课的新奇以及学习的兴趣等都逐渐的降低,因此学生在课堂上不如以前活泼好动了,与教师的互动也不够积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时,学生们可能不够积极地分享自己的看法,使得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教师难以推动课堂的进度。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音乐的学习能力有很大提升,学习一首歌更加准确,用的时间也更少了,但是学生们却更难开口分享自己的想法了,可能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更多的顾虑和想法,不再像低年级时无知无畏地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学生在举手之前都会考虑自己的分享是不是对的,说出来后会不会被同学们接受等等,想法和顾虑多了,学生们也不如以往大胆积极了。此外,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也要科学合理,尤其是要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多鼓励学生,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此外,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更大的成绩的压力,而没有成绩压力的音乐欣赏学生可能会不够集中注意力,对于这门课不够重视。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1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的课堂参与。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让学生静下心来聆听音乐是课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要为此创设出适合的课堂的情景。例如,在布置音乐教室上,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音乐家和乐器的图片,让学生一来到音乐教师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音乐的氛围。在让学生们聆听音乐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起立来欣赏,能够让学生们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欣赏音乐。
2.2 教师要做好音乐的引导者与欣赏者。音乐是一种有声的语言,也是一种共通的语言,即使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也会被同一首音乐感动,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人们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成为人们交流的桥梁。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引领者的角色,教师要能够灵活地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欣赏音乐,从而能够获得最好的音乐体验。此外,教师还能够是音乐的欣赏者,在课堂上通过自身的感受,向同学们展示音乐带给人的美好的体验,从而能够利用教师的自身的经验来感染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用心的欣赏音乐,热爱音乐,这样的音乐欣赏课是有意义的。
2.3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接地观看视频或者图像等,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音乐,从而能够更加投入的欣赏音乐。学生在聆听音乐时配上相应的图片或者视频等,能够使音乐更有感染力,学生更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音乐表达的情感。例如,音乐必修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聆听国歌的音频,学生可能无法产生激动自豪的心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国歌产生的背景,同时让学生在欣赏国歌同时观看视频,学生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同时,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油然而生,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
2.4 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论哪一个学科,兴趣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后,学生自然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因此小学高年级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学生对于音乐欣赏没有兴趣的很大的原因是学生不懂音乐中表达的思想或者情感,因此在欣赏时也是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因此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前,首先要将音乐创造的背景等向学生交代清楚,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适当的加入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音乐欣赏教学是学生成长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方案,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各方面相对于低年级都有了一定的成长,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领,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重要的一个阶段,教师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音乐之美,从而建立起对音乐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