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滢(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前岗乡中心小学 吉林 长春 130208)
笔者分析,核心素养指代的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和和能力方面的种种特质,它既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起来的,同时又反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推动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汉字识读、语文阅读能力、审美态度、创新能力四个方面。
第一,汉字识读能力即学生能正确的了解其在一篇文章中常用的含义和书写方法;第二,语文阅读能力即可以通过感官配合和阅读方式突出主题、表达感情;第三,审美态度即对语文阅读文章的阅读技巧和文章情感有一定的了解;第四,创新能力即以生活为师、以实践为路创作出心之所想的语文阅读方式。
2.1 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读能力。
①从简单的汉字识读入手。对小学生来说,记忆和理解简单的汉字,例如作为偏旁部首的文字(一、我、鸟、朋等等)以及其他常用的汉字(你、我、他等等),这是学习语文阅读的第一步。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读能力,就必须先从识读简单的汉字入手。
②分析文章中的汉字常用含义。举一个最常见的句子:“小学生经
常画的小房子就包含三角形、正方形。”,这句话中,“包”字有两个含义,而“角”有两个读音,“三角形、正方形”都有一个“形”字,这三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在不同的语句中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和读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这几个问题为引,可有效提升其汉字识读能力。
2.2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①注重感官配合的合理性。众所周知,不同的感官配合会产生更好的阅读效果,使文章具备更好的艺术表现力。对小学生来说,对感官搭配的认知还不细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只通过眼、口、脑之间的配合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至于表情和肢体动作则不用涉及太多。
②局部与整体阅读的协调性。局部和整体需相统一,才能让阅读显得层次分明、主题鲜明,其语文阅读能力才会更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通读和精读能力,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描写餐桌上的一个苹果,那主要的阅读精力应在苹果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
①从阅读技巧入手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由于小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艺术感知力,所以其感受一幅文章的好坏主要还是从阅读技巧入手,也就是说,分辨阅读技巧的高低对小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所以从这方面入手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②从文章情感入手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有些文章情感是可以直接通过肉眼感受出来的,例如在漫天风雪中,一个人卷缩在角落流眼泪,这说明他伤心、无助,对小学生来说,感受这种文章情感还是比较容易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文章情感比较突出的文章给学生们欣赏,从而提升其艺术感知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
①由心而动,自由阅读。小学生内心天真烂漫,充满各种奇思妙想,对语文阅读创作来说,这种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天真烂漫,并培养其旺盛的好奇心,从而由心而动,自由阅读,培养其阅读创新能力。
②感受生活,勤于实践。语文阅读的灵感源于生活,所以只有不断的感受生活,才能从生活中搜集丰富的情感素材,丰富自己的阅读感觉,同时,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是实践,所以只有勤于实践,才能将丰富的情感素材转变成高超的阅读技巧。两者共同作用,成为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
3.1 根据文章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阅读《小小的山村》时,由于《小小的山村》里的描述非常简洁,小学生能很容易的想象出文中描述的山村的样貌,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离家多年的孩子,想象遇到村里的小伙伴时的心情,想象再次见到家长山水时的心情……这些都能根据文章内容想象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还是以阅读《我家门前的海》为例,教师可利用“空白点”提出各种问题,例如“我家门前的海现在是什么样子?”“海边是否建立了高楼?”“昔日一起在海边游玩的小伙伴现在过的怎么样?”,利用这些问题开启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对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核心素养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有利于推动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