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王东
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研究及启示
何苗*,王东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理财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阶段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欧美国家都在这一领域进行着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尤其是美国,分别从理财教育的相关政策、学校理财教育课程、成立专门的理财教育组织等方面出发,提升国民理财素质教育。我国在这一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加强青少年的理财素质教育实践极为迫切,为博采众长之需,了解和借鉴他国之经验至关重要。
青少年;理财教育;政策;理财课程
美国前联邦储备局主席艾伦·格林斯潘说:“所有学习都应该在早期开始并贯穿生命的整个过程,理财教育也不例外。”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卡债风波出现,许多年轻人毫无节制的刷卡,落得与银行协商、信用破产的情况,等于是一生幸福都葬送在对金钱财务的疏忽上。现今理财市场日趋复杂、各样的理财商品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自己的理财知识确实必要。 200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理财市场自由化程度提高、理财商品日趋复杂、人口结构变迁、政府退休制度改变、消费者理财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理财教育的重要性正与日俱增。
理财教育属国家教育的一环,个人理财教育则是经济学的应用,因为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充满取舍,都要做出选择,而每个选择都有成本。理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大人及小孩具备生活中的真实才能,成为具备理财素养的好消费者。美国前国务卿Paul H. O’Neil 称,理财教育好比通往个人梦想的地图,我们必须教导美国百姓解读地图的必要技巧,以实现个人的理想。放眼全球,各国政府正努力不懈地绘制创造全民福祉的理财教育地图。美国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可以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经济实力雄踞全世界第一,与其有效的理财教育有一定关系。
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的保险行业。1929年10月2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二,在这一天股指暴跌,许多美国人赔了个精光,一生的积蓄转眼间化为泡影。有一些人受不了巨大的打击,精神崩溃,跳楼自杀。这一经济事件影响了整个美国,并迅速波及全世界。在这一事件的恶劣影响下,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功能促使保险公司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大危机使得对个人生活的综合设计和资产运用设计方面的需求开始萌芽。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保险推销员在推销保险商品的同时,也提供一些生活规划和资产运用的咨询服务,这些保险营销员也被称为“经济理财员”。这个职业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好评,发展比较迅速。
1944年,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发表的关于教育需要的生命,提到青年必须的教育中非常关键的十条,其中一条便是“所有的青年必须了解如何明智的购买商品以及善于洞悉各种服务性行业,必须理解消费者得到的益处和购买商品的行为所带来的经济后果[1]。”在这一时期,理财教育的积极性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美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理财教育,政府开始推行理财教育政策,并通过政策来进一步强调理财教育。美国的学校开始重视金融教育,课程设置已经开始考虑到和理财有关的内容。这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理财能力至关重要,使其获益匪浅。只是这个时期的理财教育还没有普及,仅在少数学校开展,也没有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式和专门的理财师资及教材,主要散布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才有了现在的金融概念与资格制度。因为在这个时期有了专门负责和理财教育有关的组织,学校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理财教育。1960年,由美国经济学会和经济发展委员会联合创立了一个经济学教育组织—国家经济教育特别工作组,专门负责调查研究美国中学的经济学教育。1961年,国家经济教育特别工作组针对美国当时中学经济教育的落后状况,发表了改进中学经济学教育的建议报告,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十二点建议”[3]。“十二点建议”开创了美国中学经济学教育的新时代,它是美国中学经济学教育的总体指导纲要。1972年,美国创立了经济素养教育机构,并创立了理财计划认证标志,这也是理财教育独立形成的标志。1973年,该组织的首批42名毕业生获得了国际经济理财师(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资格证书,并且该批毕业生成立了旨在建立和维护理财专业权威性的推广理财资格活动的重要团体[2]。1977 年,“经济教育框架”取代了十二点建议,成为新一版的美国中学经济学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文件[4]。该文件对中学经济理解力提出了五项比较具体的要求,指导中学理财教育健康发展。在这个时期社会上成立了许多理财教育组织和机构,推动了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的发展,为其注入了生命力和活力。
理财教育机构的成立推动了理财教育被设置为独立的课程。随着理财教育独立形态的进一步形成,其理论和实践也逐渐复杂化,社会各界的关注逐渐增多,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从而推动了理财教育系统化。
这个阶段出现了财商的概念,成为了理财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罗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提出了财商的概念。他认为,财商是一个人财务方面的智力,是金融的智慧[5]。在这个时期,美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教育报告,强调理财教育的重要性,有力的促进了理财教育的发展。如1983年4月26日,里根政府指任蓝带委员会 (B1ue一ribbon commission)制订了划时代的教育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国家为了改变当时繁琐、肤浅、毫无实质性的课程结构,提出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支配着考试内容和所学课程,理财教育作为数学和阅读部分的重要内容被保存下来,也确保了它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6]。
在这个阶段,理财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校开始单独设置理财教育课程,理财教育的相关内容出现在各个科目当中。学校还会开展一些理财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理财周刊》上对于理财的定义:“理财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而制定、安排、实施和管理的一个各方面总体协调的财物计划的过程[7]。”美国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3)对理财素养的定义是:如何使用和管理资金,使得人们能够做出灵活判断和有效决策的能力。理财教育是使消费者掌握相关资源和信息,进行明智地消费;同时帮助消费者如何免于卷入具有毁灭性的理财事务,以及在人们进行家庭预算,制定储蓄计划,应付债务以及为日后退休或孩子教育做出策略性的投资决定等提供必要的理财知识。本文则定义为:理财教育是一个过程,藉由此过程学生增进他们对理财概念与商品的理解,透过循序渐进的课程与教学,发展出符合个人需求的理财决策技能与信心,能觉察到理财的风险与机会。
针对国民理财素质存在的问题,美国大力加强居民的理财常识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1.1 出台相关法案,纳入教育体系
1983年4月26日,里根政府指任蓝带委员会 (B1ue-ribbon commission)制订了划时代的教育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报告认为:教育机构目前正在被一股不断增长的平庸之流慢慢侵蚀,而这股平庸之流正威胁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考试的分数不断下降、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美国的学校在同他国同行的竞争中越来越居后,从而提出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在一个基于标准的体系中,标准就支配着考试内容和所学课程。因此,理财教育作为数学和阅读标准和评价的一部分,也确保了它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1994年的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案修正案正式将个人理财知识教育纳入课程安排中,这标志着美国联邦政府正式将财商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8]。
2001年布什政府通过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No child Left Behind)教育法案,确认学校开展理财教育的重要性,第一次把理财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了出来,强调要把理财教育渗透到基础教育当中。从此以法律形式确认学校开展理财教育的重要性[9]。2002年12月通过的《贷款事务法案》中第五款“提高理财能力和理财教育”法案,成立了理财素养和教育委员会,命令该机构在财政部理财办公室的协助下,负责制定提高青少年的理财能力政策。2003 年12月,美国政府通过一项立法,成立理财能力教育会议,该机构在财政部理财教育办公室的协助下,负责制定提高美国人的理财能力的政策。同时,颁布了FACT法案(公平交易与信用核准法案),在该法案第五项中“理财扫盲与教育促进条例”中明确提出正式成立美国理财扫盲与教育委员会(The Financial Liter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把面向美国国民的理财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法案。2005年4月在参议院由参议员琼森(Jonson)提交《青少年理财教育法》[10],此法案对1965年的《中小学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并授权国家教育部长向各州教育机构拨发津贴,这些津贴可用于教师和管理者提供的理财培训项目。部长根据提交的法案拨发经费,并定期与理财教育组织机构联系。
2.1.2 制定促进理财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由于个人财务状况和国民经济的稳定之间的关系紧密,美国联邦机构认为有必要合作制定和实施一个国家战略去改善美国消费者的金融技能、知识、行为。2003年美国国会为响应2002年通过的《贷款事务法案》中第五款“提高理财能力和理财教育”,依据《2003年公平交易与信用核准法案》成立了美国理财扫盲与教育委员会(The Financial Liter1acy and Education Commission)。该委员会是以推动美国人的理财扫盲和教育为主要目的,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战略来促进理财扫盲和教育,并协调委员会的成员机构之间的资源和活动。该委员会制定的国家战略有:
(1)2006年国家战略
2006年,委员会制定了第一个国家战略“掌握未来:金融扫盲国家战略”,作为美国理财扫盲和教育的蓝图。该战略指出,因为理财教育的目标是帮助消费者理解并选择出最适合他们所需的产品及服务,所以提供有效的理财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国家策略的主要及长远目标之一就是让青少年可以更容易的获得并利用有帮助性的、合适时宜的理财教育资源,并使这些资源以更加格式化和有效地途径传达给青少年;另一个目标则是帮助青少年辨认值得信赖的客观信息来源,用基本的理财技能武装自己,使他们购买时选择可信赖的产品和服务[11]。委员会已经推出了一个包含4个关键领域的有效的国家策略,如:唤醒人们树立理财资源是可获得的意识;开发具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理财资料并运用分发策略;开展公立与私立部门,私立与私立部门的合作;研究和评估理财教育项目。对理财教育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将会帮助政策制定者,也有助于进行理财教育项目研究的公立或私立部门提高其工作效率[12]。
(2)发布2011年国家战略
2009年委员会开始完善和更新“2006年国家战略”,委员会参考了其他国家和美国其他联邦政府机构制定的国家战略。在“2006年国家战略”的基础上,于2011年发布了一个修订后的国家战略“促进美国的金融成功:金融扫盲国家战略”。此次明确了四个行动目标;确定了五个行动领域;鼓励主要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选定的行动领域;提出“及早开始理财教育”的倡议,希望通过此倡议影响美国年轻人的理财观念,协助委员会成员机构实现最大的效益和效率。
2.2.1 学校开设专门的理财教育课程
国学者科恩 (Cohen)和斯戴克(Stack)是这样理解理财教育课程的:理财教育课程是教授为谋生做准备、合理消费、储蓄、借贷和投资等良好理财行为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课程。使理财教育的参加者配备信息和工具,以致做出更好的财政决策,朝财政目标的方向工作,从而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本文所研究的理财教育课程不仅包含理财教育的内容,还包括与课程实施相关的课程模式与形态,其中课程模式具有专门的理财课程、整合课程、理财校本课程;而课程形态又包含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在现行的K-12(K-12体系是指从幼稚园到高中阶段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下引入理财教育课程、渗透理财知识。发展到今天,美国学校理财教育开发出以下几种形式的课程。
(1)整合进入某个学科中的理财课程
最初的理财教育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课程模式,而是渗透于数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中。该模式缓解了学校课程时间安排的压力,学生能接触到高水平的教师,内容也更加丰富。例如:较早的初级数学读本中就包含一些要求学生计算出各类生活花销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科学、等其他科目也留给了理财教育更大的空间,理财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受到重视和开发[13]。
(2)与其他学科相分离的理财课程
把理财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整合进学校总体课程体系,是保障理财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理财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处于同等地位,同时列入学生课程计划,将能够保持理财教育内容的连贯,使之与其他科目具有平等的地位,使学生对消费问题有宽阔的视野。美国学校所开设的独立理财课程是以小学、中学和高中学生为目标对象,把理财知识和技能分为专门的几大块来传授,例如:专门传授个人财务开支计划、企业投资等知识的财务知识课程、人生理财、基本储蓄和投资、理财决策、高中理财计划项目、儿童与金钱管理等等。通过这些课程,教师把理财知识和技能传授给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逐步让他们获得系统的理财知识。
(3)以主干课程(capstone course) 的形式整合进入学科中的理财课程
这种模式类似于我国课程类型中的核心课程。融汇之后的课程中,理财教育内容占很大比例,同时其他学科内容完全是为解决理财教育问题而安排的。特点是针对问题进行学习,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如果事先没有很好的计划,将很难推行,同时对教师素质也有相当高的要求。
(4)“金钱对话”(Money Talk)课程
“金钱对话”课程是四个系列的时事通讯组成,每个系列的时事通讯都包含截然不同的主题,如储蓄习惯、商品购物、汽车花销以及金钱价值等,而在学习每一个主题时都有同步课堂活动,例如交互式测验以及与特定主题相关的游戏。此外,时事通讯课程还给教师提供了教学指南,其中包括背景信息、重点、教学目标、小组活动和课前、课后测试。“金钱对话”课程适合于年龄在13.18岁之间的学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114所中学实施了这个课程,为评价这个课程的有效性,他们做了为时6个月的记录。所得数据结果显示金钱对话课程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理财能力,参与金钱对话课程的学生,理财知识有了明显的增加,储蓄态度和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如在购物时能做到货比三家,做出最好的选择[14]。
(5)开设有关理财教育的选修课程
美国中小学开设了有关理财教育的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选修。比如投资课程,购物课程,债券课程,消费课程等。如中小学校开设有关财务知识的课程,传授关于个人财务开支计划,企业投资,股票生意等知识。”这些选修课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3]。
2.2.2 学校请社会上相关机构组织的工作人员到课堂讲解理财知识
比如每年四月份是学校的理财教育月,一些银行等理财机关的工作人员会走进学校,和学生讲解有关的知识,回答学生的理财疑问。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理财知识。目前,美国有74个类似的联盟出现在25个州的238所学校里,它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组织,定期开展活动,为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15]。“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经济学了,并一直贯穿到初等和中等教育过程,美国是最早将经济学纳入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国家[16]。”美国学校会把一些生活实例加入到课程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美国证券协会等机构就将股票游戏列入学校课程[2]。”此外,美国非营利组织和联邦政府还开发了“货币中的数学:谋生的学问”等课程,在推动个人早期理财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2.2.3 美国学校拥有专业的理财师资和现代化的电教设备
优秀的师资确保了理财教育的顺利进展,教师除了在理财课上向学生讲授理财知识外,还在其他课程中有意识的向学生讲一些理财生活故事,培养学生的理财思维,丰富学生的理财智慧,激起学生的理财欲望。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比较差,教师在学校教育当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更为重要了。一些参加工作的教师会参加学校或者政府组织的教师培训。师资培训一般教给教师一些专门的理财知识,教授一些理财方法,以便于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理财教育。有的教师也会定期互相交流和讨论,如何更好的开展理财教育,总结理财教育经验。
学校还会为图书馆置办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理财教育读物,这些读物不仅使学生的理财能力提高了,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校还有理财录像,理财报纸,理财杂志,理财媒体等,这些都为理财教育的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成立了很多致力于改善个人理财能力的机构和组织。“1969年,美国创立了首家理财团体机构“国际理财计划联盟”,这是一家以普及理财知识,促进理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团体。1972年,美国创立了经济素养教育机构,并创立了“理财计划者认证标志”。理财教育组织和机构在促进个人理财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理财教育赞助基金会(CNEFE),是从1992年总部设在丹佛的财务规划学院演变而来,它最大的贡献是为明尼苏达州提议并开发了一项中学理财规划课程项目。跳跃开始联盟(Jumpstart Coalition)组织建立于1997年,其使命是提高个人理财能力以及促进理财教育的发展,因此它鼓励理财课程的开发,以此保证学生获得基本的个人理财技能。这是非盈利性组织,其成员由来自30个教育和理财服务机构的代表组成。该组织的活动基金大多数由单独的理财服务机构赞助,另外,它的合作伙伴每年会支付30亿美元来负责该组织一年两次的理财会议花费。跳跃开始联盟也在它的网站成立了票据交换所,票据交换所提供的理财教育资源至少与个人必须了解的收入、金钱的管理、存储和投资花钱四个方面有关。更重要的是,跳跃开始联盟还专门成立了评论委员会,以保证票据交换所提供的资源是高质量,有教育价值的。
2003年美国通过理财扫盲和教育改善法案,由美国国会设立并由联邦20个机构共同协作提供各类信息和协助的政府官方网站my money.gov,致力于向公众提供可信赖的理财信息。该网站针对青少年、父母、研究人员、退休人员、雇主、教师等特定群进行信息收集分类,以更好地服务不同的群体。网站提供多种材料、工具以增进人们对理财知识的了解,各类课程、简讯、小册子等也免费提供给公众。为使国民的理财素质适应金融产品复杂化的需要,使人们提高对金融产品风险的识别能力,该网站进行了一系列重建。针对金融产品的特点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进行详尽的多方位指导,不断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针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给予详尽的回答与提醒。网站内容不断更新,努力从金融产品的特点、消费代价、存在的风险等不同角度提醒、指导消费者,以帮助人们提高认识,保护自身的利益免受各种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欺诈等带来的侵害,对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个人和企业都有帮助。
2003年5月,美联储发起了被称为“学习关于金钱的知识”的全国性的理财教育运动。建立了包括借贷、购房、健康、聚财和其他消费者感兴趣的知识的网站,发行了专门告诉消费者一些如何管理个人财务的技巧的小册子。美联储下属的12个地区联邦银行积极开展地方个人理财教育。例如,芝加哥储备银行的“聪明的美元周”活动在2003年开展了93项为学生、孩子、父母、老人、政府经济公寓居住者、第一次拥有私房的人、小企业主等社会各界人士量身定做的个人理财教育活动[10]。纽约储备银行与当地的理财机构、社区组织合作发起了一个被称为“银行与年轻人”的活动,为16-18岁参加城市夏季年轻人就业项目的年轻人提供课堂和实践两个环节的理财教育。对国家来说,让年轻人拥有理财能力,向他们提供理财信息,帮助他们尽早建立良好的理财行为是政府、社区、理财机构、非盈利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重要责任。美联储与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银行家协会等政府组织及l00多家企业一起组成了个人理财入门知识联盟(The National Jump$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以提升美国年轻人的个人理财能力。该组织还给那些为提高年轻人个人理财素养作出杰出贡献的社团组织颁奖。
除此之外,社会上的理财机构也发挥了对中小学生进行理财教育的作用。美国丹佛专门开设了一家个人储蓄银行,该银行只面向个人开放,账户户主年龄不能超过22岁,平均年龄只有9岁。目前该银行已经吸收储户2万多个,无论年龄大小,户主都很严肃认真地对待他们的账户[16]。
在古代,我国就比较注重理财,积攒了比较丰富的理财经验。比如精打细算,细水长流,量入为出等都是对理财的比较经典的概括。但我国现代的理财教育目前尚缺乏系统性,各部门的活动和资源也未进行有机的整合,难以形成科学的体系。虽然在成人理财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例如在大专院校普遍开设了类似专业,培养了不少相关方面的人才;翻译出版和自著出版了不少理财方面的书籍,但是在全面培养个人理财教育的措施上依然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2013 年11月,由中国理财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天津中国理财博物馆合作启动的首次“中国公民理财素养(financial literacy)调查”指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和金融大国,公民理财素养是理财改革与发展的深层基础,理财教育的水平和普及程度将决定中国理财未来发展的质量和能力[17]。2016年1月6日,国务院印发[2015]74号《推进普惠理财发展规划(2016-2020)》,重点推进的专项工程包括:推动理财知识扫盲工程。以小学到大学的学生,以及潜在使用理财服务的低中收入人群、老年人为目标人群,开展理财知识普及教育。为博采众长之需,了解和借鉴他国之经验至关重要。
尽管我国学界有不少学者呼吁和宣传个人理财教育,但理财教育的发展尚未引起国家政府足够的重视。相关政府部门并未制定理财教育发展的国家政策和目标体系,而相关的教育立法更是遥不可及,以至于我国理财教育只是流于一种口号,难以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该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切实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理财教育的发展,加大理财教育的资金投入,将提升国民理财素养上升为国家战略目标。组织相关政府部门为中小学到大学理财教育制定一套与其身心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并制定促进理财教育发展的政策,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理财教育的实施。
(1)采取多种理财教育课程模式
理财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为目标的,理财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更不是哪一门学科所能涵盖的,应当在大教育视野下倡导多学科的教育融合。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整合各学科的教育,把理财教育渗透其中的课程模式开展理财教育。例如:结合数学内容开展理财教育,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财意识,形成正确的数学理财观。在小学“数学课”上,可以让学生讨论在商店情境下如何支配自己的金钱以获得最大收益,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收入支出图表,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从实践课的角度,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俭学活动,让他们明白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尊感和成就感。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一些理财方面的选修课程来实施理财教育,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比如投资课程,购物课程,债券课程,消费课程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2)加强理财师资队伍的建设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师之底蕴不足,育之大材无望”。不管学校理财教育的课程框架搭得有多好,内容体系有多完善,课程活动有多丰富,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师及其授课来落实。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再好的体系也会陷入困境,再好的内容也会贫于实质,再好的活动也会流于形式。因此,开设个人理财教育课程,师资培训是基本前提。所以,我国各级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培训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各科老师,要丰富他们的经济学知识和理财知识,为开展理财教育奠定基础。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设一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强有力的理财教师队伍。
(1)发挥理财服务机构在个人理财教育中的作用
据麦肯锡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已达到570亿美元,预计将以每年10%-20%的速度突飞猛进。作为个人理财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的理财服务机构在开拓个人理财业务,获取利润的同时有责任开展教育投资者的公益活动。
借鉴美国的做法,学校可以联合社会理财服务机构共同开展对学生的理财教育。1)可与银行、储蓄所或证券机构合作,建立不同阶段学生理财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银行、证券机构参观,增强感性认识。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指导学生尝试进行一些小型的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11]。2)理财服务,机构也可与各学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在互联网上举办定期讲座,由专业人员与投资者探讨有关个人理财的相关问题。3)在网站上开设网上理财教育课程,课程分成不同的层次,由浅入深地向投资者介绍理财相关知识。4)理财服务机构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经济实力,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理财教育活动。例如免费寄送投资宣传册、举办各种免费的学习班、开设专门的网址等[10]。
(2)改变传统的以储蓄为主的理财方式,多关注投资
2012年VISA公司对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万人进行调研,发现了人们不同的理财方式与理财习惯。其中,针对一千余名来自中国的调查对象的问卷结果显示,中国人延续了一贯的传统,储蓄金额很高。中国家庭教育更侧重于“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民族传承,使得当代学生的日常理财行为依然沿袭着传统美德和观念,这其中的积极意义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然而从现代理财经济的运行特征出发,也应该适时更新一些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利用理财体系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生活满意度,改善未来的生活质量。范辉在《发现》第252期(2016,09)中也谈到对一个普通白领来说,只有将眼光放在商业保险、投资收益上,才能保证退休之后不比上班的时候过得差。即便只是存余额宝(收益率约为3%),几十年后也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有研究显示,孩子一般是通过父母的指导,或者是自己的实际参与和观察获得理财知识的。父母有必要认识到何时是适合孩子参与理财决策的时机,从而有意识利用该时机创造有益的学习机会,直接教育或者灌输理财思想的强效指导所产生的影响力。家庭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方法具体表现在:
(1)让孩子参加劳动,使其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如虽然英围家庭普遍较富裕。他们的平均收入比中国要多几十倍,,但英国每年有50万报童;对于稍大一点的中学生,家长则鼓励其打工赚取自己的零花钱或生活费。这样既使学生明白钱是辛苦工作换来的,又教育孩子学会了自立,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2)为孩子开设银行帐户,让孩子记账。开设帐户后,不管存钱或是领钱,最好让孩子全程参与,藉此使其明白银行的功能。让孩子自由运用零用钱的同时要求他们必须用小本子记录下每笔花费和结余,然后定期向家长报告他们的开支情况,是否有出现过于浪费的不必开销或太过节省的状况。
(3)端正孩子的理财行为和信用管理行为,教育孩子正确对待金钱
俞姗(2009)在对基于福州市某省属高校F大学关于(现金管理行为、储蓄行为、投资活动及信用卡使用情况)的调查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A)TCAI消费教育研究所2007年的一份针对该校学生理财行为的调查报告进行校际比较,得出F大学理财情况的以下结论:第一,财务独立程度较低,F大学95.2%的被调查者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出资生活。第二,缺乏积极健康的个人理财行为和信用管理行为[18]。近段时间发生多起女大学生以“裸条”为担保参与校园贷,以致高额利息逼到走投无路甚至自杀。这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案件大都源于学生群体缺乏积极健康的个人理财行为和信用管理行为。从国外研究来看,Chen 和 Volpe首次对美国大学生进行的理财素养调查的实证检验表明,低水平的理财素养不仅影响了学生对理财问题的认知能力,而且还会限制了他们做出适当的理财决策。还有研究认为,许多大学生消费行为不当引发的大量债务,既导致了他们学业的失败,也造成了他们未来的财务困境[19]。
父母应扮演好理财素养、理财态度和理财行为领路人的角色,在孩子的教育中有意识地增加理财知识的教育。尤其应该在适合孩子参与理财决策的时候,创造有益的学习机会,直接教育或者灌输理财思想,经常进行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或者是帮助孩子养成记账等健康的理财习惯,从而增加理财知识,培育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财态度和理财行为。赵海风的《授之以渔:孩子教育理财一书》明确指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直接给孩子钱不如教给他赚钱的技能,培养孩子的正确理财观念。
总之,对于已经进入新世纪的中国来说,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和借鉴美国实施个人理财教育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我国个人理财教育全方面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持审慎的态度:就我国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本土特质来说,应取其合理之处为我所借鉴。
[1] 瞿葆奎, 马骥雄. 美国教育改革[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61-62.
[2] 高佳.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的四个发展阶段[J]. 外国教育研究, 2008, (7): 34.
[3] 高佳.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实施路径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0).
[4] 美国理财教育委员会官网http://councilforeconed.org/.
[5] Lucy Harr, If financial literacy is so important, surely it’s taught in school January [J]. Financial and managerial economics, 2000, 25(6): 32-35.
[6] 美国教育部官网http://www.ed.gov/.
[7] http://money.sohu.com/s2008/lcgn/.
[8] 李真. 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课程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17.
[9] 肖璐. 美国个人理财教育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 金融与经济, 2006, 4.
[10] Carolynne L J Mason and Richard M S Wilson:Conceptualising Financial Literacy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Research Series Paper 2000:7lSBN 1 8590l 168.
[11] 郭清娟. 国外理财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8, (11).
[12] http://www.jumpstart.oi/statejegislation/index.cfrn
[13] Karen P.Varcoe, Allen Martin, Zana Devitto, Charles Go. Using A Financial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Feens[J]. Financial Education For Teens, 2005, (1): 18.
[14] 温金燕.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0, 9.
[15] Franklin Iris E. Financial Literacy Program Prepares Youth for Living on Their Own[Ea/OL].
[16] 乔晓丽. 国外中小学校的理财教育及其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06, (10): 80.
[17] 刘丹. 朱涛. 大学生金融态度与金融行为研究—基于家庭教育的视角[J]. 教育学术, 2015, (6): 176-177.
[18] 俞姗. 大学生金融行为及其对金融教育的启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
[19] Chen, Hai yang, Volpe, Ronald P. An analysis of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Financial Services Review, 1998, Vol. 7, No. 2.
Research and Inspiration of American Youth Financial Education
HE Miao*, WANG Dong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Gansu Lanzhou, 730070, China)
Financi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growing concer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in this area for a positiv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and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reference.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respectively, from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 school financial education cour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financi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etc.,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education. China in this are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young people is extremely urgent,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others, understand an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is essential.
young people; financial education; policy; financial courses
何苗, 王东. 美国青少年理财教育研究及启示[J]. 数码设计, 2017, 6(5): 99-103.
HE Miao, WANG Dong. Research and Inspiration of American Youth Financial Education[J]. Peak Data Science, 2017, 6(5): 99-103.
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7.05.041
G434
A
1672-9129(2017)05-0099-05
2017-02-15;
2017-03-09。
何苗,女,(1990-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制度史。王东,男,(1989- )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国史。E-mail: 4044241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