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痤举荐商鞅有猫腻

2017-12-30 10:23杨志昆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魏王名声魏国

◎杨志昆

公叔痤举荐商鞅有猫腻

◎杨志昆

魏国相国公叔痤以“相人荐士”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向魏惠王举荐商鞅。他的那句“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的荐士名言让商鞅在历史上名声大振,公叔痤也因此博得了知人荐士的好名声。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公叔痤对商鞅的举荐大有问题。公叔痤虽然发现了商鞅“有奇才”,但他一直到临死前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并直言“愿王举国以听之”,而这个时候商鞅的职位不过是相国府中的中庶子,位卑职轻—魏王再怎么糊涂,也不可能把国家大事全部交给一个自己不了解的小侍从吧?因此,魏王的默然不应并不是如后人所说的昏庸,相反倒是很现实的选择。而导致这个结果的便是公叔痤。

公叔痤正确推荐商鞅的办法应该是渐渐委以他重任,让商鞅慢慢在魏国的官场上打出名声,为其最终得到魏王的认可做铺垫。可惜,商鞅在公叔痤手下一直是中庶子,并未得到提拔与重用。因此,公叔痤后来的那句荐言看上去就像是个笑话。

其实,原本默默无闻、后被举荐担当重任的并非没有成功的例子,后来的韩信便是一个。但萧何的荐士方式与公叔痤大不一样:他先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后不惜擅离职守、月下相追,更是极力维护韩信的威望,足见其荐士的诚意。对比之下,公叔痤的荐士方式就拙劣多了。

公叔痤后面说的话更显示出他的拙劣,他告诉魏王,如果不用商鞅就杀掉商鞅,绝不能让他到别国去,可当他得知魏王不一定会录用商鞅后,又故意告知商鞅,让其快走,理由是什么公私分明。表面看来,公孙痤是在设身处地为魏国、为商鞅考虑,可最后的结果呢?荐士没有成功,商鞅还是去了秦国,最后帮助秦国打得魏国狼狈不堪。这绝对是公叔痤留下的错误,而他临终前举荐商鞅则更多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最后再给自己博一个好名声罢了。

当然,这个故事并非吴晗原创,最早载于明人王文禄的《龙兴慈记》,原文只有短短两行字。

那么王文禄的这本《龙兴慈记》是一部什么书呢?王文禄在自序里说了:我外公知道很多本朝初年掌故,告诉了我妈妈;我妈妈又把这些告诉了我;我现在快五十岁了,也忘得七七八八了,还是把记得的写下来吧。一句话:出处不可靠。

书中除了朱元璋和小伙伴们玩上朝的游戏、偷杀地主家牛犊的故事外,还有:朱元璋的爷爷葬在了风水宝地,所以朱元璋后来做了天子;朱元璋可怜常遇春是个“妻管严”,就把常遇春的老婆肢解,吓得常遇春得了癫痫……

这些故事虽不靠谱,但仍然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朱元璋“黑历史”的边角史料,且信者众。

朱元璋为什么屡屡被黑,尤其是被说成用各种花样残害功臣?原因其实不难猜测:朱元璋出身贫寒,没有门荫可依,没有背景可靠,却以布衣取天下,后亲手创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影响后世长达五六百年,可谓目光独到、施政老练,连一向眼高过顶的康熙也说出了“治隆唐宋”之类的赞语。可是,因为朱元璋力纠元朝之弊、大力反贪反腐,差不多得罪了整个文官士人阶层,所以个人形象惨遭文人抹黑,“朱元璋”三个字也成了蛮横凶残、充满神经质的暴君的代名词。

编 辑/安 楠

猜你喜欢
魏王名声魏国
名声和荣誉
三人成虎
名声和荣誉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如何看待谎言
背道而驰
抱薪救火
问答
名声
三人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