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取向

2017-12-29 14:45颜雄心
求知导刊 2017年28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

颜雄心

摘 要: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在其历史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歌,这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并形成了各自民族的代表风格和审美取向。为加强对民族声乐的研究,文章作者对我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作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有利于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也有效加快我国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民族的情感、语言、音乐风格乃至民族审美观等综合方面都会影响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其脉动、韵律乃至其独有的韵味均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特征。我国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第一审美准则是可以精准地演唱,想要更进一步传达我国音乐的神韵则需具备声情并茂的表达方式,即以声音为基础传达自身的情感。由此可见,韵味、情感、语言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独有魅力,我国民族声乐特有的审美感受以及审美标准也恰恰以这些为准则。透过声音表达歌曲内的情感,在心灵中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取向

1.字正与腔圆的有效结合

“字正腔圆”是指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仅发音圆润,还能做到吐字准确、清晰,即要吐正字,使声音圆滑。“字正”是“腔圆”的基础和前提,字若不“正”,腔就无所谓“圆”,声乐演唱的内容就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字正腔圆”的审美取向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已经成为民族声乐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也成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特有的审美取向。可以说,语言美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声音美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声音美缺乏语言的制约,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词情、曲情、声情三情的融合

词情指的是通过歌词来传递情感。创作者在观察外界事物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某种感情,并用诗词将这種感情描写出来,听众就可以通过歌词体会到歌词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通过与曲谱和声音的结合,歌词所传递的情感将会更加深刻,更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曲情指的是通过曲调来传递感情。曲谱的创作者通过节拍、节奏、旋律等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法来向听众传递情感。带有曲调的歌词和普通的诗词是有区别的,曲调往往更有助于词中感情的抒发。因此,词与曲的相互融合更能够满足声乐的要求,更能向像听众传达情感。

在同化和顺应审美心理原则的指导下,词情和曲情形成了一定的作品情感内容,“声情”在此之上应运而生。作品是以非音响形式存在的,要想使作品转化为音响,传达到欣赏者的听感中,必须通过演员的二度创作,即演唱。而要想完美表现声情,必须首先对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有准确的感知和把握,然后表达词情、曲情蕴含的丰富内容。

3.声乐语言的审美取向

词章、节奏和曲调是我国民族声乐语言审美的三大特点。随着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优美的辞藻和动人的旋律的结合已经成为声乐语言的重要审美取向。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美感,这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文化的基础。在演唱时可以根据需要对任何一个字进行声音的延长而不影响整体的意思,节奏的需要是歌词诗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诗化的语言能够更加浓缩简练,更加整齐统一。

4.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我国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是由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不断演化和传承形成的。例如,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注重“字正腔圆”,现今的民族声乐艺术依然保留了这种出色的审美取向,这就是古为今用。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民族声乐家有了新的创作模式,他们的目光更加长远,创作出了具有中西共同特色的声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好评,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的声乐艺术也不断地传入中国。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家开始广泛借鉴他国的经验,以此来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这就是洋为中用。这种洋为中用的方法,让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能够迈向世界,吸取国外声乐艺术的优点,提高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听众,使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妙之处。

参考文献:

[1]僧文莉.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思考[J].大舞台,2013(2):94-95.

[2]滑静.略论当代民族唱法音色审美的多元化发展[J].中国音乐,2011(4):93-196.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艺术
纸的艺术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