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学习生活质量研究述评

2017-12-29 00:14彭淑娜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孤儿策略

彭淑娜

[摘要]为了让孤儿快乐健康成长,对孤儿的学习生活质量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通过对现有学习生活质量的研究入手总结出目前研究状况,再结合孤儿现况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揭示现有研究的不足,对将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孤儿;学习生活质量;策略

两会提案:建议放宽孤儿收养限制。孤儿作为非常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应该得到我们共同的关心和帮助,然而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得知对于这个群体的学习生活质量研究却非常少。

一、首要任务就是梳理什么是学习生活质量

研究学习生活质量就不得不提唐荣德博士,他在2005年的博士毕业论文中提出从“学习质量”转向“学习生活质量”,2012年又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学习生活质量。首先他认为学习生活是生活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个人获得经验的过程,也是学生以学校学业活动为表现形式的特殊生存过程,是个人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自觉连续性的活动过程。要理解这个过程就必须明白学习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区别。文章中他还指出学习生活质量就是对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其生命存在状况的统一反映,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观感受、客观结果和现实行为表现。主观感受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我主观感受,是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全面自省式评价,它表现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收获意义;客观结果是学生的身心实际状况,是学习生活在学生身心方面引起的客观变化;现实行为表现就是在学习生活中潜能的发挥情况,是学生自我感受的外在表现,它主要表现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以及兴趣激活。

第二个要提到的就是王俊山、珂慧等的研究团队,他通过自编问卷和调查考察“学习生活质量”的概念,检索借鉴相关文献并积极思考和进行实践检验,明确了这一概念,包含过程愉悦度、负担承受度、资源丰富度、环境和谐度四个指标。王俊山团队通过调查法收集了上海市静安区3000多名3-9年级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数据,针对量表的四个因子逐一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质量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同,随着年级的升高,显示出一定的变化趋势。

两者对学习生活质量的概念下定义,各有千秋。苏秦,辛琳概括前者观点为“存在说”,指的是其生命存在状态的统一反映;后者为“水平说””指的是学习生活水平高低状况的集中反映。本研究认为学习生活质量是学生学业与身心发展的总体状况,它既可以是状况的好坏过程也可以是这个过程在某一阶段的结果。因为研究的对象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不能离开学业,包括进步与倒退;而要谈到生活质量就必须包含健康的概念,WHO对健康给予了非常清晰的界定“身体及心理上的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健康的过程并非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它可以是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帮助达到健康的结果;也可以因为社会、家庭、学校的不良影响而导致亚健康甚至病态。所以只有将学习生活质量与“学生为本”多维度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学习生活质量的内涵。

二、孤儿学习生活质量研究凤毛麟角

截至2017年3月通过中国知网检索题名、关键词、主题或者摘要为“孤儿”并包含“学习生活质量”结果均为“找到0条结果”。通过查阅文献得知学者们对孤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研究,心理状况研究、人格特点研究、社会支持关系研究,主要运用问卷法对孤儿进行调查研究。如果能从孤儿的学习生活质量着手来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就更能为其心理研究提供依据。

三、公认的“学习生活质量”量表有待编制修订

有些研究側重于从理论层面展开论述,这并不能满足我们对孤儿学习生活质量的关注。尽管也有研究使用量表进行实证研究,有些研究由于在内容及取样方面受到限制,调查很难为区域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持久深入的信息资源;更不能为社会关注的孤儿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孤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王俊山、珂慧等的团队是首先使用自编的问卷对学习生活质量进行研究的,通过文献可以知道是针对上海而编制的。由于没有做全国常模的研究,该问卷是否适合用于其他地区,比如偏远贫困山区;这还需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

四、本土化的学习生活质量研究亟待学者加入

本土化的研究取向要求研究者根据地方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及与当地文化、历史紧密相连的理论,并且要求研究者拥有与本土相符的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等等。然而国内关于本土化的学习生活质量研究还相对欠缺,我们认为研究学习生活质量应立足本土才能为提高孤儿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五、应对策略

在长久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探讨中,不仅仅简单地以教育过程取代了学习生活过程,而且往往没有区分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与教育过程。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学者的学术研究也越来越面向生活化,以此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从关注学生学习继而全方位探讨学生学习与生活,体现了关注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趋势和要求。1998年王建强最早提及提高学习生活质量,他总结了4种方法:趣味性的活动;多元性的目标;多样化的方式方法;高质量学习活动的反馈。从这四种方法可以看出王建强比较注重“学习”而忽略了“生活”。而唐荣德博士就更加全面地指出:树立潜能发挥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建立资源竞取与潜能激发相结合的新制度化学习生活是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较好策略。还有的学者从家庭、学校、政府三个角色论述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方面不同层面、不同主体要形成合力。

孤儿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学习生活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的构建,也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孤儿失去了父母已经很不幸了,他们更加需要人们关注关怀,不仅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更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本研究从上文提到的学习生活质量是学生学业与身心发展状况为准绳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全力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孤儿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从总体来看,孤儿的保障体系还极不完备,保障水平还亟待提高。为让孤儿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国务院办公厅在2010年正式下发《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这个《意见》强调要逐步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机制,真正做到保护孤儿的生存和权利,使其更有尊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2010年中央财政已下达2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为全国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志着孤儿问题已经提到我国政府最高层的议事日程。但是正如上文提到的数据,仍旧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可怜孤儿们还无法享受政府的福利,生存环境岌岌可危、甚至适龄儿童仍旧无法上学。这样才有了2015年3月两会上提案建议放宽孤儿收养限制。这就要从原始家庭关系,收养家庭,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福利院多方支持,提供饮食起居必需物质保障。

(二)打造更加贴心而专业的社区服务。孤儿是指失去父母的儿童或者是未成年人;按照程序无法找到亲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城市、农村每个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孤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主动求助的可能性比较低,只有外界的物质资金捐赠还远远不能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这就要求社区服务队伍的服务性和主动性较高。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社区服务吸引了大批需要重新就业的人员加入,这是积极的一面,其中不乏失业人员、家庭妇女、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及离退休人员等;而另一方面,专业社会工作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奇缺,这就导致了社区服务在孤儿救助的专业性难以得到提高。政府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规法、引导和促进社区孤儿救助事业发展。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应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专职助孤儿工作人员。

(三)营造轻松融洽的校园氛围和社会环境。孤儿面临的问题是“父母零关爱”引起严重的“情感饥饿”,由于缺乏爱,他们在适应社会和心理健康上更容易出问题。针对孤儿的特点和需要,采取对应的教育管理举措,把抓好孤儿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设计专业的管理方案等。对于一些孤儿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教师要及时处理,耐心教育并及时跟踪反馈相应信息;交流教育孤儿的经验,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中小学开展各类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提供孤儿倾吐困扰的对象和场所。同伴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孤儿更加需要得到同学的尊重和支持。有研究证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孤儿健康成长。还可以从社会支持系统的其他方面来加强孤儿的健康水平,这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地为孤儿提供正能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孤儿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海豚也会抚养“孤儿”
废墟中的孤儿
Passage Four
孤儿也感到好幸福
孤儿在这里健康成长
儿童村·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