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兵
甘肃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在文明的里程中长期占据着主流位置。甘肃大地为中华文明做出持续的、从未中断的贡献,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尘雾,在细致的梳理中还原其被掩埋已久的光华。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甘肃大地为中华文化奉献的精神产品,总是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牢牢镶嵌在民族记忆当中,成为中国人灵魂的一部分。
甘肃大地上的灿烂文明
在周口店“北京人”被发现的当年,沉迷于考古发掘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兴奋中沿黄河向西,继续他的仰韶文化探寻之旅。以兰州为中心,甘肃、青海河湟流域的二级台地是他的目标。在甘肃临洮马家窑,发掘出大量堪称绝品的彩陶,和仰韶文化年代相近(前3300~前2050)。这让安特生惊喜万分(1945年,我国学者夏鼐把安特生在马家窑的发现命名为“马家窑文化”),同样也是他与甘肃因缘的开端。随后,他于1924年发现齐家文化(前2100~前1600)和辛店文化(前1600~前600)。
单纯从时间意义上说,揭开中国旧石器时代研究序幕的功劳,还不应该归于安特生,而是另一个西方人——法国神甫兼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并且,中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标本的地点也不是河南仰韶,而是甘肃庆阳。
1920年6月4日,桑志华神甫在甘肃庆阳的庆城县辛家沟发现了一块石英岩石块,它的形状像一个锥状的手斧,高4.5厘米,称之为石核,年代为距今1.8万年。8月10日,他在赵家岔又发现了两件石片刮削器,石片距今约10万年。桑志华在庆阳的发现,比安特生在仰韶的发掘早了一年。
根据后来甘肃境内的大量考古发掘证明,远在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在这块地方生息、繁衍,利用简陋的石器顽强地同大自然作斗争。而在人类活动之前,这里就有蓬勃的生命记录:1947年,在兰州红古发现马门溪龙;1973年3月,庆阳合水县发现黄河象;1978年4月,庆城县发现环江翼龙;1973年,和政县发现和政羊;2000年,发现兰州龙、甘肃鸟、恐龙足印……
这些一直上溯到侏羅纪的发现,可以证明甘肃大地孕育生命的土壤极其肥沃。远古时期的甘肃,气候温暖、湿润。低凹地丰富的水源,高山茂密的灌木丛,台地上疏松的黄土、灌木,草地上生活的多种动物,为原始人类生存提供了天然、适宜的环境。正因此,这里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安特生将在中国收集到的大量彩陶带回瑞典后,与东南欧及中亚一带文化进行了简单类比,得出“中国彩陶源于西方”的结论,直到晚年才改变自己的观点。但他的说法最终被大地湾的考古新发现所推翻。
1978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发掘出比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更早的文化形态——大地湾文化。其中,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的三足钵等200多件紫红色彩陶,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从探究文明进程的角度来说,这一惊人的发现,让中华文明可以确切证实的历史提前到了8000年前。
大地湾的考古发现还有更多兴奋点,包括农业、文字、建筑、绘画等有关华夏文明进程的重要内容:
——中国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稷标本,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上推了1000年。
——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10多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与过去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相比,刻画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号与半坡符号基本一样。虽然这些神秘符号的意义至今未被破解,但专家们认为,它们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
——中国最早的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的一座编号为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开创了后世宫殿建筑的先河。
——中国最早的“混凝土”地面。F901宫殿式建筑主室,全部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这与古罗马人用火山灰制成的水泥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中国最早的绘画。大地湾编号为F411的房址地面上发现的一幅黑色颜料绘制的画作,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独立存在的绘画。这幅长约1.2米、宽约1.1米、保存大部完好的地画,改写了中国美术史,将其前推了2000多年。
令人惊叹的是,如此众多的惊人发现还只是大地湾遗址总面积1.34%的发掘成果。
甘肃境内的考古发现,从大地湾文化到马家窑文化,再到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火烧沟文化,所呈现的是甘肃大地上曾经灿烂的文明,是一个被湮没在历史记忆深处的文化源流。而敦煌遗书、居延汉简、西夏碑、天水秦墓等伟大发现,又使模糊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