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树刚在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题演讲

2017-12-29 07:18
丝绸之路 2017年23期
关键词:丝路敦煌一带

尊敬的各位部长,尊敬的各位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尊敬的林铎书记、唐仁健省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九月,我们欢聚在“丝路明珠”——敦煌,共同出席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首先,我代表中国文化部,向敦煌文博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远道而来的各国嘉宾和朋友表示诚挚欢迎!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扬帆远航,开辟了横跨亚欧、贯陆通海的丝绸之路,其厚重的历史、多姿的文化历久弥新,不仅为中华文明的绵延提供了滋养,也为世界文明的丰富多彩注入了活力。今天,和平、合作与发展仍然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主题,不同国家,虽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但古老的丝路精神启示我们,通过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的对话交融,可以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搭建起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顺应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蕴含着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构想。今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强调,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助力国际经济繁荣,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中转站,是世界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之处。在绚丽多彩的敦煌文化遗存中,我们更多地看到因文化的多元而五彩缤纷,因文化的包容而融合发展,因文化的互鉴而携手共进。如今,这一丝路重镇正闪耀出新的魅力,致力于打造丝路新走廊、合作新通道、人文新纽带。我们在聆听悠扬的驼铃,唤醒历史记忆的同时,对新丝路的美好蓝图充满期待!

2016年9月,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成功举办,通过了《敦煌宣言》,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形成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开展了一系列交流对话和经贸洽谈活动,其巨大的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影响和帶动着丝绸之路的发展。可以说,“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正在新的时代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并赋予新的内容,恢宏图景正变成美好的现实。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深化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切实推进民心相通,增进沿线各国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已成为我们的首要议题和努力方向。让我们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来自51个国家、3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124位代表又一次齐聚敦煌,群贤毕至,参加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展示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共商交流合作大计,这是贯彻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张,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合作共赢理念的生动体现。我期待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让这一世纪工程造福更多民众,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历史告诉我们,思想上认同、观念上融合、情感上贴近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而其根源就在于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认同与相互包容。今天,我们传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共商“一带一路”建设,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抉择。敦煌文博会正是一个以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国际盛会,我们愿与在座各位同仁一道,在文化、经贸、旅游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为丝绸之路文化交融搭建相通之桥,为沿线国家携手发展增添动力之翼,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借此机会,我愿就此谈一谈看法,同各位嘉宾交流。

——加强文化思想交流,助力世界和平发展。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的沧桑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在与包括丝绸之路沿线在内的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长期友好交往中,中华民族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努力推动世界的和平安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胸襟接受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差异,以讲信修睦、博施济众的义利观共享文明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这些固有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古代《中庸》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今天,我们积极寻找各种文明间深层对话、沟通与理解的文化路径,坚持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真诚愿意同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合作,真诚愿意兼收并蓄、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繁荣发展。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丰富多彩,各有千秋,都是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绚烂的花朵,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并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愿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在求同存异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精神世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树立文化创新意识,继承弘扬优秀文化遗产。“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文化遗产弥足珍贵,富含深厚、丰富的文化因子,是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有力物证。它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产是丝路精神的载体,是各国共建“一带一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文化纽带。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深入挖掘丝绸之路遗产内涵,联合开发丝绸之路特色创意产品和旅游产品,联手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平台,探索文化遗产统筹保护和合理利用模式,产生积极富有活力的合作成果,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民众服务。endprint

——堅持走文明和谐之路,共同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主张、“和谐共生”的发展观点和“天下为公”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这契合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关切和期盼。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立足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等元素,充分挖掘其中适合于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为推动全球治理提供有益启示,推动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相互理解信任。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签订了300多个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备忘录、项目执行计划及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在地区组织框架下的文化部长多边会晤机制也富有成效。文化艺术机构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方面主动作为,分别发起、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联盟,各国近百家艺术机构加入其中。图书馆、美术馆和艺术节领域的丝绸之路国际联盟也在筹划建立中。这些合作机制将为沿线国家文化机构之间开展业务交流、信息共享、人员往来、人才培训等提供便利。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设立了11个中国文化中心,2020年之前还将再设立13个。2017年,文化部在5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举办表演、展览、庙会等“欢乐春节”活动300余项。自2014年以来,我们先后创办了西安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和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三个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我们还将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联合艺术创作、动漫游戏开发、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领域的合作,此外,我们还将邀请丝绸之路沿线更多的学者参与在华举办的汉学家座谈研修等活动,共议文化合作与发展的路径与前景。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个时代的主题就是合作共赢,我们愿与各位同仁一道,携手前行,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丝路文明再创辉煌、世界文化百花竞放,把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和睦交往、和谐发展的美好梦想变为现实,共同迈向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祝本次博览会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参会期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文化部部长

雒树刚

2017年9月20日endprint

猜你喜欢
丝路敦煌一带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亮丽的敦煌
“一带一路”我的梦
绝世敦煌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