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力
为11月中方领导人赴越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预热,前不久,中国—越南经贸合作委员会第10次会议在越南河内召开。会议认为,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两国领导人为深入发展中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两国经贸关系指明了方向。双方同意本着“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落实两国领导人在经贸领域达成的重要共识,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规划的战略对接。越南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阮得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越经贸合作越来越热。
中越加快发展战略对接
中国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越南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7年1—8月份,中国企业在越投资项目已有176个注册,投资总额达12.7亿美元,比去年上半年的投资额增长3倍以上。
在由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与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陈国庆共同主持的中国-越南经贸合作委员会第10次会议上,双方就落实中越经贸合作五年规划、推动双边平衡发展、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国在越经贸合作区以及金融、大项目、多边区域等领域的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表示,近年来中越双边贸易额连创新高,中方企业对越投资额大幅增长。中方愿与越方一道,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与“两廊一圈”规划合作框架,不断深化两国经贸合作,打造中越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使中越“合則两利”的观念更加深入民心。越南工业贸易部副部长陈国庆表示,两国经贸合作成绩显著,为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越方愿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双方经贸关系发展。
双边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商处介绍,近年来,中越经贸合作快速发展。2015年双边贸易额为959.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4%。2016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206.7亿美元,越南已超过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超过10万人在越南从事商务和旅游等活动,仅越南芒街市就有超过1000家中国各类贸易企业。随着越南市场不断开放,进一步加深融入国际经济,特别是2015年越南与韩国、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签订了一系列自贸协定,以及完成与美国等11个成员的TPP谈判,并于2015年底最后一天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越南事实上已经打通了赴欧美、欧亚等重要经济体的自由贸易通道,这给越南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中越两国经贸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新契机。
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主要类别包括: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音响设备及其零部件;钢铁制品;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车辆及其零部件,但铁道车辆除外;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棉花;钢铁;针织物及钩编织物;肥料。中国自越南进口商品主要类别包括: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食用蔬菜、根及块茎;橡胶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零件;电机、电气、音响设备及其零附件;棉花;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木及木制品;木炭;鞋靴、护腿等。
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商处介绍,目前,中方对越南投资主要集中于加工制造业、房地产和建设行业,在配套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等越南政府鼓励外资的领域投资不大。较大的投资项目包括:铃中出口加工区、龙江工业园、深圳-海防经贸合作区、圣力(越南)特钢有限公司、河内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永兴一期火电厂等。据不完全统计,中方对越南投资项目已吸纳当地员工约8-10万人,占越南外资企业吸纳当地员工总数的5%-7%,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就业的紧张状况。
从承包劳务方面,越南是中国在东盟重要的工程承包市场。目前,中方承建的部分大型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其中,锦普热电厂一、二期项目已于2011年9月正式移交越方;金瓯化肥厂已于2012年1月30日建成投产;宁平煤头化肥厂已于2012年3月30日建成投产;“三线一枢”一期和“荣市—胡志明市”通讯信号改造已于2014年8月完工、永兴二期火电已移交越方、沿海三期火电厂等项目进展基本顺利。
双方合作有待深化
中国驻越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胡锁锦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越经贸合作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贸易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中越边境贸易通关尚不够便利,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二是两国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方对越存在较大顺差;三是两国海关部门统计双边贸易额存在巨大差异。投资合作主要问题:一是在越中资企业地域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边境省份、河内及周边地区,中部和南部省市相对较少;二是赴越投资人员成分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对当地法律法规了解不够,融入当地的意识有待加强。
他提醒中国公民赴越开展投资合作,一是要充分了解并尊重越南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二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在此前提下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三要注重融入当地社会,将企业自身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四是积极参加越南中国商会活动,随时关注驻越使(领)馆和中国商会发布的各类信息,同时注意日常言行举止,自觉维护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