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言传身教,教育的最佳结果是知书达理

2017-12-29 00:19徐民彦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7年12期
关键词:江歌校训棋盘

徐民彦

我的稿子似乎一直在比较到底是中国式教育好,还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更加完善。说来争去,其实,教育如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最佳方式是言传身教。

我上班经常路过一所建在繁杂社区的小学——济南市棋盘街小学,学校建在棋盘街上,小学名字因此而得。我没有研究棋盘街的来历,但是看到棋盘街两侧的墙上,画满了中国象棋的著名残局,估计这街名应该和下棋或者棋盘有些关联。有时候走到这里,驻足墙边观棋布阵,模拟几步,也是兴趣盎然。与这条街名十分契合的是每天街坊邻居摆在路边的棋局,那是相当热闹,下棋人被里三层外三层围在里边,根本不知道对局者何许人也。身处纷杂之境,还能稳坐如山,走出取胜妙招,不愧是棋盘街走出来的高手。

棋盘街小学就生活在这样的市井文化之中,很矮的透明围墙,占地不多,除了一座主教学楼,还有一个看上去就眼晕的小操场。孩子们上体育课,课间休息,学校的公共活动都在小操场。一片孩子们的嬉笑欢声,很像早晨林子里的鸟语伴着花香,朝气蓬勃。每有此景,我便停下脚步,听听孩子们的嬉笑,看看孩子们的欢快,常有回到自己童年的幻想。而与孩子们一起映入眼帘的,还有镶嵌在主教学楼墙体之上的四个大字:知书达理。这应该是棋盘街小学的校训,联想到时下的读书风气和那些艰涩难懂的所谓校训,我认为这是我见到最好的校训,很是喜欢,可谓一语中的,说出做人之准则,道出读书之真谛。

就像父母一言一行對孩子的示范作用,一所小学的校训,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出现较早的家训,如颜氏家训,因为中国的正规学堂形成于清代后期,校训来的要晚很多。一般认为,校训一词是上个世纪初从日本舶到中国来的,首先进入的应该是大学,以后慢慢进入到中学、小学。

193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百科词典》,首次在汉语词典中出现“校训”,并做出符合汉语行文规范的解释:“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由此可见,初来乍到的校训,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一个统一的口号,让他们记住这就是“我们学校”要求你做的事。之后学校渐盛,校训日臻普及,要求和释言逾加深奥,以至于被灌制拔高成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以及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简单的校训变成复杂的文字游戏,导致校训开始走偏,云山雾罩,断章取义,掐头去尾,凑字拼句,词不达意。如此校训既难以成为学校的灵魂,也看不出人文精神被凝练的有多高,更看不出与学校历史与文化的沉淀的任何关系。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那么老师就是学生灵魂塑造的工程师。顺手翻了一些名校的校训,像美国斯坦福大学是:“让自由之风吹拂”,清华大学则是一句我们熟悉的名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北京大学更是出现了四个版本,估计是四位权势名重的大人物各有主张,学校又难以取舍,只得允其并存,喜欢哪一个自取就成。

当然,无论中外,办学理念不同,历史与文化存在差异,办学层次不尽相同,很难对校训做出简单评价。知书达理,好就好在言简意赅,方向明确,非常贴近我们的实际样式。在老祖宗那里,读书学习是人生之第一要事,也是第一快事。《论语》凡20篇,500章,11705字,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就是这样一部旷世大书,开头第一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经常学习和温习并在实践中将学到的东西用上,那是多么愉快的事啊。孔子之高明就在老人家对事物优劣短长的洞察,一个人不仅要学习,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现实生活当中将其精髓知行合一。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在其著名的《示宪儿》家训中,提出“勤读书,要孝悌”,通过读书呼唤自己内心的良知。王阳明认为读书不必死记硬背,只要理解就行,知书还要致良知,在实际行动中将知书变为知行,乃至达理。理,礼也,其实就是规矩,志存高远,心有礼数。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也。

开辟“域外育见”专栏的初衷,是要把作者在国外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所见所闻转述给大家,予以借鉴,取长补短。或许有一些做到了,还有很多属于个人之见,甚至包含了不少的偏见。

要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样式的教育,爱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德是知书之本,理是教育之首。不得不承认,时下我们所面临的教育总是给人隔着一层窗户纸的感觉,没有把教育的真谛注入受教育者的内心,接受的仅仅是技能和书本的知识。没有因为接受教育而筑起一道强大的内心世界,已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应对无法预测的挫折和失败,甚至连基本的行为准则都非常模糊。

“域外育见”曾经涉及很多话题,比如女孩子的教育和自我保护,家庭的爱与孩子的成长,公共场合的行为举止。近期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江歌案”,一个让人悲伤、同情和愤怒的惨剧。这个在异国他乡因个人问题而发生的悲剧连环案,江歌的善良和敢于助人令人尊敬,那个被男朋友追的走投无路投靠到江歌门下的女孩子,也无可指责。唯独对杀害江歌的凶手,就是那个需要江歌保护的女孩子的男朋友,亮出必杀之剑,法律也终究会惩处这个凶残之徒。但是,仅仅这样了解此案,恐怕不足以阻止类似悲剧的再发生,案件的背后暴露出或者说隐藏着很多一言难尽之苦,折射出我们教育的单一性和功利性。而之所以把国外的一些教育理念和经验做法介绍给大家,是想在教育方面给予更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于教育的探索,无论中国还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直在路上。毫无疑问,教育是一个全人类关注的社会问题,但教育不是单一的社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家庭的责任重于社会、重于课堂,父母的责任重于老师,两者互为补充,两者之间的作用却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症结,什么时候把这个疙瘩解开了,就一定会达到教育的最佳结果——知书达理。

猜你喜欢
江歌校训棋盘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刘鑫式冷漠,配得上一切指责
江歌案的不了局
当“江歌遇害案”变成“江歌刘鑫案”
棋盘人生
棋盘疑案
棋盘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