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11月27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三个阶段发展目标:到2025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不断健全并规模化推广,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到2035年,建成国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工业互联网全面深度应用并在优势行业形成创新引领能力,重点领域实现国际领先;到本世纪中叶,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能力、技术产业体系以及融合应用等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意见》明确了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主要任务:一是夯实网络基础,推动网络改造升级提速降费。二是打造平台体系,提升平台运营能力。三是加强产业支撑,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四是促进融合应用,提升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和应用水平。五是完善生态体系,形成中央地方联动、区域互补的协同发展机制。六是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七是推动开放合作,鼓励国内外企业跨领域、全产业链紧密协作。
《意见》还部署了7项重点工程: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工程、标准研制及试验验证工程、关键技术产业化工程、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工程、区域创新示范建设工程、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工业互联网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
干部离任将审计自然资源资产
2018年起进入全面推开阶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1月28日公布《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这标志着一项全新的、经常性的审计制度正式建立,2018年起进入全面推开阶段。
《规定》强调,审计机关应当根据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地区或者主管业务领域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结合审计结果,对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客观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
《规定》要求,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负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工作部门应当加强部门联动,尽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共享平台,并向审计机关开放,为审计提供专业支持和制度保障,支持、配合审计机关开展审计。
这对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强制造业竞争力三年计划印发
聚焦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等九大重点领域
发改委网站11月27日消息,发改委近日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提出了总体目标,到“十三五”末,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业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中国制造的知名品牌,创建一批国际公认的中国标准,制造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质量大幅提高、综合素质显著增强。
《计划》明确,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计划》还提出,创新资金使用方式,积极运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扶植创新发展的骨干企业和产业联盟,推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
《计划》旨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突破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
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水资源紧缺地区地下水税额要大幅高于地表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水利部11月28日联合发布《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决定自2017年12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宁夏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
根据《办法》,水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与现行水资源费制度相衔接,明确对一般取用水按照实际取用水量征税;对采矿和工程建设疏干排水按照排水量征税;对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贯流式(不含循环式)冷却取用水按照实际发电量征税。
《办法》提出,对取用地下水从高确定税额,同一类型取用水,地下水税额要高于地表水,水资源紧缺地区地下水税额要大幅高于地表水。超采地区的地下水税额要高于非超采地区,严重超采地区的地下水税额要大幅高于非超采地区。在超采地区和严重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的具体适用税额,由试点省份省级人民政府按照非超采地区税额的2—5倍确定。
《办法》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对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
11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计划》提出了部署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并从互联网应用、网络和应用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和关键前沿技术角度,安排了实施步骤。
根据《计划》,用5到10年时间,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成为全球下一代互聯网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
《计划》还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加快互联网应用服务升级,不断丰富网络信源;开展网络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网络服务水平;加快应用基础设施改造,优化流量调度能力;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突破关键前沿技术,构建自主技术产业生态。
加快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加快网络强国建设、加速国家信息化进程、赢得未来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紧迫要求。
提升水泥质量保障能力
水泥生产企业均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12月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提升水泥质量保障能力的通知》。《通知》提出,作为大宗原料生产企业,水泥生产企业要认真执行国家强制性产品标准,确保出厂产品质量达标,同时要确保出厂产品质量性能稳定,在明晰产品组分结构和提高组分结构一致性上下功夫。
《通知》还强调,水泥生产企业,不管是有自产熟料的,还是无熟料产能的,均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增强水泥质量保障能力,确保出厂水泥产品达标合格、稳定可靠。水泥检验验证机构要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行业量值传递、量值溯源以及企业质量保障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有关行业组织要引导水泥生产企业,自觉履行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强化行业自律,增强责任担当,补齐业内质量技术基础短板。
《通知》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水泥生产企业质量保障能力,提高水泥质量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