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玲
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巴西在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近年来,巴西政治经济局势持续动荡,虽然导致中巴间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中国对巴西投资规模则快速增长。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巴西是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中巴经贸合作稳步发展,形成贸易、投资和金融三驾齐驱的格局。2016年,中巴贸易额超过580亿美元,在巴西外贸总量的占比超过18%。中国在巴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并快速增长,成为中巴合作的新亮点。就未来中巴经贸合作潜力及前景,本刊记者专访了前中国驻巴西大使陈笃庆。
“中巴关系仍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且更加务实”
中国对外贸易:您曾经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中巴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您现在还坚持这句话吗?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巴关系现状?
陈笃庆:2015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分别对巴西进行了访问,因此在官方和民间智库中形成“中巴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的说法。我认为如今这种说法仍然成立,2015年以来,两国除了在经贸关系上,在政治上的互信和高层的交往都一直保持着。1974年中巴建交之初,两国的贸易额只有172万美元,2015年,中国一跃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并一直保持到现在,这说明中巴两国的经贸关系十分密切。近两年,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造成两国贸易额下降,但是贸易量和我们采购商品的种类增多,比如石油、铁矿砂、大豆、糖、牛肉等,尤其是牛肉,我国已成为巴西最大的牛肉出口市场,因此,中巴两国的经贸状况仍保持良好的势头。
从巴西方面看,巴西对中国市场看得很重,目前巴西的贸易顺差大头来自对华贸易额。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包括多边合作,自由贸易问题及金砖机制下的合作问题,巴西近年虽然政局变动,但巴西朝野在发展对华关系上基本保持一致,并未因为政权更迭而有所改变。
因此,可以说,“中巴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句话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比原来更加实在。
中巴基金发挥其“催化剂”和“助推器”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您曾经谈到,中巴应该在全球生产链重组中一块儿想办法。首先是产能合作;其次是在贸易方面,双方采取进一步的便利化措施;此外,是金融领域的合作。您认为,到目前为止,中巴双方在这三大领域都取得了怎样的进展?未来合作的潜力在哪?
陈笃庆:金融合作成为拉动中巴经贸合作的重要保障。两国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各种投融资方式,为中巴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融资保障。随着巴西经济复苏,前不久,中国加强对外投资和中巴扩大产能合作基金(简称中巴基金)已经正式启动,根据协议,中方向基金出资150亿美元,巴方出资50亿美元,基金由双方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同決策、共同受益。基金的启动为双方务实合作带来了新机遇,也体现了中方对巴西发展的信心。作为全面战略伙伴,巴西是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对巴投资不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巴基金应运而生,将为两国深化产能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机制化融资保障。
中巴基金是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首个双边产能基金项目,对中巴、中拉务实合作具有示范意义。中巴基金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一是体现了互利共赢的新理念。产能合作是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背景下推出的国际合作举措。2015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巴西期间,中巴达成设立产能合作基金的共识。双方着眼于对接两国发展战略和需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拓展两国经济增长空间,提升国际竞争力;二是采取商业运作的新模式。中巴双方商定对基金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共同决策、共同受益。中巴基金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主权基金,既尊重市场规律,又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体现了“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原则,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三是代表了投资合作的新方向。经过多年发展,中巴合作已经到了新的历史时期,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中巴基金将助力中拉“1+3+6”合作框架和“3×3”产能合作模式在巴西落地实施,打造以投资促进新发展、以金融合作提供新支撑、以产业对接催生新动力的中巴合作格局。
巴西的学者也认为,中国和巴西分别处于全球生产链的不同阶段,巴西更多处于上游阶段,中国处于中间阶段,这为两国实现产业链上的合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目前,中国在巴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企业有200多家,增速较快。今年前4个月,中资企业对巴西投资并购总额将近60亿美元。有机构预测,2017年中国对巴西投资将达到200亿美元。无论是从投资增量还是存量来看,巴西都位居中国对外投资目的地、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前列。中巴投资合作也在不断向高端制造业、清洁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链高端攀升,华为、格力、TCL、美的、江淮、力帆、奇瑞、长城、三一重工、徐工等都在巴西进行投资,华为正在与巴西方面商谈5G的合作,徐工正布局其工程网络。巴西里约奥运会时,某些中资企业抓住了其中的机会谋得了发展。中企在巴西正实实在在地将优势产能推向巴西,以补巴西产业的短板。除传统产业外,如今也有不少互联网领域的中国企业进驻巴西,它们将先进技术和最新产品带到巴西,成为中巴两国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
中国企业向巴西投资,希望与巴西企业开展进一步的合作,阻力来自巴西的跨国企业,这一点在汽车业的表现更为明显。
巴西经济的“大船”不会沉
中国对外贸易: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拉美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在目前的情况下,您如何评价目前的巴西经济现状?
陈笃庆:金砖国家生命力强大,金砖国家中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等在内,这两年发展都遇到了困难。国际上有人认为金砖国家开始走下坡路了,对此我不同意。
首先,经济上的困难并非我们想象得那么大。中国人有个思维定势:经济困难就是难到揭不开锅。去年11月初,我去巴西正好赶上万圣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的高档餐馆顾客照样排长队,这难道说明巴西未遭遇经济危机吗?答案显然不是。所谓“经济危机”常常是这样:对有钱人来说无伤大雅,生活不受影响;对中产阶层来说,出国旅游次数可能从一年两次变成一年一次;而对于一般人来讲,去海边旅游度假可能一周能去一次,现在变成一个月去一次。他们管这个叫“过苦日子”,绝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的困难,更不是揭不开锅。endprint
巴西经济的“大船”不会沉。巴西整体经济量比较大,国民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巴西经济2015年可能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2016年仍可能出现下降,中国有句话,东边不亮西边亮。巴西作为一个大型经济體,回旋余地还是很大的。比如,巴西金融体系非常健全,其监管制度甚至股票交易制度的成熟程度已超过中国。
导致巴西经济出现问题的因素中,政治大于经济。从历史上看,巴西军人交权后,民选政府通过了1988年宪法。正是这部宪法为目前的问题埋下了“祸根”,或者说巴西经济中很多问题与它有关。1985年前,军政府实行独裁和专制。新宪法实施后,政策彻底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很多民粹做法。新宪法制定者和历届文人政府——尤其是劳工党政府希望所有人的利益都被照顾到,这对下层老百姓确实有好处,但却不可持续。巴西经济的体量很大还表现在,近几年农业一直是大丰收,畜牧业不断向前发展,我对巴西未来有信心。我认为中巴合作潜力不容质疑,但对国内投资者而言,在目前巴西政局不是很清晰的情况下,一些大项目的投资应当谨慎,在投资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调研,切忌盲目。
中国对外贸易:您对未来中巴合作机制,尤其经贸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何期待?
陈笃庆:中巴合作现在有很好的机制,比如中巴高委会,中方现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持。在此机制下,双方在合作的畅通上仍需要更多磨合。现在的问题不是缺乏合作机制,而是如何用好现有机制,为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推动企业的务实合作上,我比较欣赏巴西设立的中巴企业家理事会的工作,这个机构通过举办研讨会等为推动服务巴西企业家做了大量工作,增加了巴西企业家对中国的了解,中国在这方面需要向这家机构学习,以切实发挥现有民间机构的作用。
中国对外贸易:您如何看待金砖机制的现状?对九月的金砖峰会有怎样的期待?
陈笃庆:金砖国家组织横跨几大洲,虽然社会制度不同,但却多次协调一致,对重大国际问题发出共同声音。因此,我们不能光看经济这一个维度。
比如在2015年的G20会议上,金砖五国领导人举行会晤,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金砖国家再度走到一起,都体现出了这种立场的一致。美国人奥尼尔提出了金砖国家的概念,但他也许没有想到这几个国家真走到一起。西方国家唱衰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发展遇到问题,这都是事实。但金砖机制仍有强大生命力,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五国共同协调立场,影响力依然很大,这恐怕谁也没办法否认。
今年是金砖峰会的第二个十年,是个重要的节点。金砖机制肯定要继续向前推进,毕竟在动荡的世界,几个发展中大国坐在一起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出声音当然非常重要。希望今年的峰会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陈笃庆,前中国驻巴西大使,1974年首赴巴西并参与了中巴建交的过程,在巴西累计工作时间超过13年,经历了中巴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现为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巴西研究中心主任)endprint